茶俗(白族三道茶)
云南省大理市民俗
茶俗(白族三道茶),云南省大理市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三道茶”是大理白族人民的一种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南诏时期即作为南诏王招待各国使臣的饮茶礼,是对宾客的最高礼遇。后流传到民间,保留并发展延续至今。
白族三道茶起源于唐朝,当时南诏国的白族人民就有了饮茶的习惯,尤其是每逢有重大祭祀、作战凯旋、迎接国宾、南诏王出巡等各种盛典,都要举行“三道茶歌舞宴”。唐代天宝年间,西南节度使郑回奉命出使南诏国,南诏王就以盛大的“三道茶歌舞宴”为郑回接风。而且南诏王为了强健身体,延年益寿,每天清早都喝三道茶。三道茶在南诏中期,才开始从宫廷流传到民间的大户人家。最初专供长辈60岁生日时在寿宴上饮用,以祝老人吉祥。后来,也用于婚礼。到了宋元时期,白族民间普遍风行三道茶,用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三道茶的冲泡方式,也渐渐形成了一套程序。
民俗内容
白族三道茶,即:头道苦茶、二道甜茶、三道回味茶,“一 苦,二甜,三回味”就是三道茶的特点。
白族三道茶中第一道“苦茶”,就是烤茶,是把晒青毛茶放在砂罐中烤煨,让茶叶在砂罐内翻滚,待茶叶嫩茎发泡,冲入开水即可饮用。这种烤茶的方式,自古沿袭至今,也是白族三道茶礼仪的核心。头道茶其味酣苦,生津止渴,醒脑提神,寓意人生首先要敢于吃苦,方可获得兴旺与发达。
第二道“甜茶”,在烤茶的基础上,在茶汤中加入乳扇片、核桃仁、芝麻、红糖等配料,清香可口,品味丰富、寓意甜滋滋。乐融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往前走,前程似锦。
第三道“回味茶”,即在茶水中加入肉桂末少许、花椒数粒、生姜数片、蜂蜜数滴、红糖少许。其味甘甜,还有肉桂和花椒的气息,很有回味感。此道茶寓意人生和事业,对前进的道路要经常反思与回味,有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文化特征
白族三道茶也称三般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属于茶文化的范畴。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艺早在明代就已成了白族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白族三道茶的制作要求严格。概而言之,有 “三道”“六则”“十八序”。其中“三道”指众所周知的一苦、二甜、三回味;“六则”则为烹茶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准则:选上等好茶、道道皆烤、铜壶烧水、木炭生火、砂罐焙茗、专用佐料;而“十八序”则是从制作到品茗应遵循的十八道顺序,即:宾主就座、主宾寒暄、品尝点心、赏茶观形、精心焙烤、佐料制作、备水烧煨、分道冲泡、进具温杯、分盅冲茶、按客奉献、主宾互敬、观其汤色、闻其香气、品其滋味、论茶述艺、祝福吉祥、拱手道谢。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白族三道茶是中国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具有鲜明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理白族三道茶在包括接待外宾、欢迎游客等方面,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征而使得世界人民印象深刻,为白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理白族三道茶,在坚持和弘扬区域民族文化上,以茶为媒介,引导各族人民及世界人民来到大理白族,感受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业等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其特有的重要的贡献。
传承状况
白族三道茶的传承方式以家庭传承为主,这种传承方式的显著特点是口传身授。老一辈围绕三道茶的原材料选取、生产加工过程和制茶敬茶时需要注意的礼节习俗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地讲解示范。而学习者则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体会总结使这项技能熟练,主观能动性较强,会在教授和学习的过程中因个体差异而产生变化。其次,传承人的数量较少,老龄化严重,分布区域较为聚集等问题较严重。再次,白族三道茶的开发利用仍没有一个很好的模式,政府实施的政策也很难确保执行到位。云南省大理白族三道茶被重视的时间不长,易受外来文化、社会变革和经济变动的影响,易变同质化。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获得“茶俗(白族三道茶)”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01年4月5日,在中国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上,大理苍山感通旅游有限公司茶艺表演队把改编后有茶、有食、有歌、有舞的白族三道茶奉献给了与会代表,赢得了代表们的一致好评。谢幕后,当即就有马来西亚以及俄国和香港、台湾、山东等地的朋友相邀前去献艺。
荣誉表彰
2003 年11月11日,白族三道茶在中国武夷山首届茶文化艺术节上夺冠。
文化轶事
关于三道茶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大理苍山脚下,住着一位老木匠。一天,他对徒弟说:“你要是能把大树锯倒,并且锯成板子,一口气扛回家,就可以出师了。”于是徒弟找到一棵大树便锯了起来,但还未将树锯成板子,就已经口渴难忍了,徒弟只好随手抓了一把树叶,放进口中解渴,直到日落,才将板子锯好,但是人却累得筋疲力尽。这时,师傅递给徒弟一小包红糖笑着说:“这叫先苦后甜。 ”徒弟吃后,顿时有了精神,一口气把板子扛回家。此后,师父就让徒弟出师了。分别时,师父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去后,问道:“此茶是苦是甜?”徒弟答:“甜、苦、麻、辣,什么味都有。”师父听了说道:“这茶中情由,跟学手艺、做人的道理差不多,要先苦后甜,还得好好回味。”
自此,白族的三道茶就成了晚辈学艺求学时的一套礼俗。随后三道茶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的一种风俗。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9 21:47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