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蒿分布于
中国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等地。形态特征半
灌木状草本。高20~60厘米,水分条件好时可达70~80厘米。根粗壮,褐色。茎单一直立,较粗硬,仅基部木质化,常带红紫色,被灰白色柔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于花期枯萎;中部叶椭圆形,指状3深裂,裂片狭条形,先端钝或锐尖,两面被伏贴柔毛;上部叶较小,不分裂或3全裂。头状花序宽卵形或矩圆形,直径1~1.5毫米,多数在茎上部,排列为扩展的圆锥状。总苞片3~4层,无毛,中肋绿色,具宽膜质边缘。边缘小花雌性,中央小花两性,管状。瘦果倒卵形,褐色,甚轻小。
茭蒿(别名吉氏蒿、蒿、灰蒿)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半灌木状草本。属喜暖性的旱生、中旱生植物。早春萌发甚早,营养期长,枯黄期迟。在内蒙古,7~8月开花,9~10月果实成熟,在宁夏南部,3月返青,6~8月为开花期,8~9月为果期,10~11月枯黄。宁夏干燥的黄土丘陵阳坡,实测的茭蒿平均高度为32.9(18~46)厘米;丛径5.9(4.0~7.1)厘米。单株鲜重3~10克,干重1~3.5克,干鲜比1∶2.85~3。平均每株有分枝30.5(26~35)枝;叶片总数236(205~267)片;花序分枝898.5(480~1317)枝;主根入土深140厘米,根系水平分布为75~90厘米,侧根20~50条,分枝细小,具多量根毛。华北米蒿每年的生长呈单峰式,4月底以前因气温低,生长缓慢,平均日生长速度仅0.62毫米,以后逐渐增加,5月至6月中旬为4.2毫米,进入9月又复降低,直至枯黄前,日生长速度平均为1.5毫米。
茭蒿习生于半干旱生境,具有较强的旱生性,是组成我国黄土高原干草原草场植被的重要建群种。常见与
长芒草一起构成
地带性植被,覆盖在黄土母质的丘陵、低山的干燥阳坡、半阳坡。分布地区海拔1100~1800米,在晋、冀南部、豫西北部和秦岭山地可下降到1000米以下,而在黄土高原西部,可上升到2000米左右,海拔再升高,则让位于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生长的土壤以黑垆土、浅黑垆土、湘黄土为主,在华北和西北区山地,也生长在灰褐土、褐土或棕色森林土上,也少量地生长在沙质淡栗钙土或山地灰钙土上。从其地理分布及生境条件分析,对温度、水分等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均较宽广。以对土壤质地而言,喜壤质土,但对沙壤质、沙质土也能适应,并且能生长在黄土高原石质化的山地和河谷陡崖上,有明显的嗜石特性。以茭蒿为建群种的干草原是处于中国温带南部和暖温带森林草原地带及典型草原带南部边缘地区的重要草原类型,它可以向南伸入
落叶阔叶林区,成为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在典型草原带,如晋西、宁夏南部,常与长芒草(Stipa bungeana)相结合;而在森林草原带,如华北西部、北部山丘陵地区、陕北白于山南麓以东、以南的广大丘陵沟壑区,常与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结合在一起。海拔较高的山地(多在1800米以上),则与万年蒿组成共建种。在森林草原带阳坡、半阴坡,万年蒿+茭蒿草场类型,常与万年蒿、白羊草等草甸草原呈复合存在,构成主要的山地、丘陵草场。在华北暖温带低山丘陵以及晋北、陕北黄土高原,作为伴生种出现在黄蔷薇(Rosa hugonis)、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沙棘(Hopophae rhamnoides)等落叶阔叶灌丛中,长期放牧过度的情况下,茭蒿十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群落可能成为沿途演替的类型。在华北、西北地区森林草原带的沙质撂荒地上,有时可见到它以少量伴生在中亚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群落内,组成一种很强不稳定的草甸草原类型。1983年,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阳坡长芒草一茭蒿+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la)干草原调查,长芒草与米蒿在群落中的盖度分别为10%,地上部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的比率分别为26%、20.5%。该地区属丘陵沟壑区,年降水量402毫米,年均气温6℃,海拔高度1800~1900米,土壤为浅黑垆土。群落总盖度83%,地上部生物量239克/平方米,相当于鲜草2391公斤/公顷;茭蒿属第一层,高34厘米,地上部生物量为50克/平方米,产鲜草501公斤/公顷。草场均因放牧过度,呈现严重退化。
良等饲用植物。春季返青早,是家畜的重要牧草,牛、马、驴、骡均采食,绵、山羊喜吃幼嫩的枝梢。夏季因具有特殊的蒿类香气,适口性降低,家畜多不采食。秋霜以后,适口性又提高,同时大量结籽,是家畜抓膘的牧草,羊和大家畜均喜食。冬春季保留较好,是家畜度过枯草季的重要保膘牧草。根据株高和株丛结构分析,适当封育的草场,宜作为刈草利用。茭蒿还是水土保持植物,在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对护坡固土有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