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
禾本科刚竹属一种植物
毛竹(拉丁学名: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ière) J. Houzeau),又名楠竹、龟甲竹,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为一种大型常绿散生竹。毛竹株高约20米,径可达20余厘米,呈直立状。毛竹生枝属二枝型分枝,叶片呈披针形。花枝单生,穗状花序,每小穗生两花,其中一朵成熟发育,子房三角形或圆锥形。果实较小,为颖果,不开裂,果实内仅具1粒种子,呈褐色,种皮薄。花期在5~8月,种子在8~9月成熟。
栽培历史
中国栽竹历史悠久,是毛竹的故乡。1736年,日本从中国引种栽培,是最先从我国引种竹子的国家。1880年,法、英等西欧国家开始引种栽培,1890年,美国开始引种栽培。毛竹在亚、欧、美等洲已引种栽培。如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俄罗斯、比利时、阿尔及利亚等世界上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栽培,丰富了欧美国家竹类植物种类,其引种栽培的毛竹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园林观赏的领域。
形态特征
毛竹是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株高约20米,径可达12-30厘米,呈直立状,基部节间长1-6厘米,中部节间长达40厘米,新秆上具细柔毛后脱落。
根与茎
毛竹地下的竹根向下生长,地上的竹秆往上生长,地下的竹鞭(地下茎)的横向生长。毛竹每个分枝节生枝二枚,无枝节间圆筒形,节长32~42厘米,最长可达50厘米。
竹叶深绿,呈披针形,长4~11厘米,宽0.5~1.2厘米,每2~3片生于小分枝上。边缘一侧有小锯齿,一侧平滑,叶片深绿色,叶背淡绿色,背毛,叶柄短。叶背被毛,叶舌隆起,具膜质状纤毛。叶耳不明显,具肩毛,后渐脱落。叶鞘紫褐色,叶耳小,缝毛长1-1.5厘米。
竹花为单生,花序穗状,每个穗上生有两朵小花,只成熟一花。其子房三角形或圆锥形,具有两个花室,雄蕊3~6枚,花柱1~3枚,柱头2~3裂,呈羽毛状,花期在5~8月。
果实和种子
毛竹的果实为颖果,长椭圆形,长4.5~6毫米,直径1.5~1.8毫米,果实较小,不开裂,果实内仅具1粒种子,种皮很薄,8~9月成熟,颜色为褐色。
分布范围
毛竹起源于中国,世界上约85%的毛竹长在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主要集中在长宁、江安、兴文等地区。现在在亚、欧、美等洲已引种栽培。如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俄罗斯、比利时、阿尔及利亚等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栽培。
生长环境
毛竹在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和山地皆能生长。其中以低山阴(半阴)坡海拔 500~800m最适宜,在山谷、山腰、山林麓生长最好。
生长习性
毛竹生长最适宜年平均温 15~21℃,最热月均温度 26~29℃,最冷月均温度1~12℃,无霜日 210~330d,年降水量 800~2000mm,年相对湿度为80%。毛竹对土壤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在湿润、肥沃、排水和透气性好、 pH4~7.0的微酸性砂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繁殖方式
毛竹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地下茎进行无性繁殖。人工条件下,人工繁殖技术可分为种子育苗和无性繁殖两种。
种子育苗
毛竹的种子育苗一般选择七年生以上,种植条件良好的竹林采种,一般在9~10月进行,选疏松肥沃的砂壤地翻耕,春秋两季均可播种。播种育苗尽量集中在最小的面积范围内,待原苗开始分蘖时,对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可移植大田进行常规培育 。
无性繁殖
毛竹开花结实不稳定,种子来源和数量受极大限制,故采取分殖、母竹、竹鞭等无性繁殖育苗。
分殖育苗
将种子培育的1年生竹苗或2年生留床苗,于次年2-3月份进行定植。栽植时不宜过深,根系要舒展,土要压实,覆土要高于幼苗原深度1cm为宜,栽后浇足定根水。种子育苗后,可在3-5年内连续进行分殖育苗。
母竹育苗
母竹育苗涵盖毛竹整地、母竹选择、竹种挖掘运输、毛竹栽植、和抚育管理。毛竹的母竹(或称种竹)应选择1~3年生,胸高围径在13~20 cm,结实、节密均匀、叶片墨绿、鞭芽饱满、没有病虫害的竹株作为种竹。育苗时,在实生苗造林的林地上,挖掘1-2年生长好的竹苗,剪去顶端,保留3-4轮枝叶进行定植育苗。母竹必须带有竹鞭和完好的鞭芽,保留竹鞭长度不低于30cm。
竹鞭育苗
毛竹的竹鞭育苗一般结合造林和分殖育苗进行。将造林和分殖育苗中过长的竹鞭剪下,切成20-30cm长的鞭段定距埋植,深度一般5cm,注意掩埋后要盖草,以保持士壤湿润和防止浇水后表士板结。
栽培技术
整地
毛竹整地包括砍杂、清山、翻土、打穴等工序,可采用人工或挖掘机进行全垦、条状带垦,或穴状整地。
竹种挖掘运输
在种竹挖取过程中,尽量不要损伤竹鞭及鞭上的小笋和鞭芽,每株种竹必需带宿土20kg 左右。竹种如需长途运输,要求必须做到轻装轻卸,保护宿土以及鞭芽,必要时需用稻草包扎,运到栽植点后需及时进行栽植。
毛竹栽植
毛竹栽植时竹鞭在穴内要求舒展放平,栽植深度比竹种原深度略深5cm。填土要求不留空隙,鞭根的上部适当保持疏松。竹子不能栽得太深,否则影响当年发笋或出现烂鞭现象。栽植时勿将石块等杂质埋入土中,以免影响种竹成活。
栽植管理
毛竹栽植后,前两年需每年抚育2次,第1次在5、6月份间,第2次在8、9月份间进行,对毛竹进行扶正、培土、松土、铲除茅草杂灌并翻埋于土中。毛竹造林后需于7-9月及时修山,即将竹林内的杂草等砍除并分散在林地表面,以补充林间土壤中的有机肥。修山一般每年需要进行 1~2次,若只进行 1次修山,则宜在7月初进行。每年的秋冬季节进行垦复,。
肥水管理
毛竹的施肥量需要结合毛竹林地的土壤实际条件进行,若土层为 60~80cm,则施肥量适量增加;若土层在80cm以上,则施肥量可适量减少;若土层非常薄,则施肥量更少。笋用竹林需要重视氮肥的使合,笋材两用竹林以有机肥为主,材用竹林则应在每年3月、7月与 11月施农家肥。
病害
毛竹病害主要有毛竹基腐病、枯梢病,以及煤污病。
毛竹基腐病特征包括竹笋基部有非常明显的紫褐色病斑出现,笋箨脱落后,可清楚观察到褐色或酱紫色斑痕,并且能够闻到刺鼻的气味。进入5-6月后,会有分生孢子堆出现,表现为白色或粉红色。9-10月,病斑干枯。可在展叶时起,用多菌灵可湿性粉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喷施防治。
毛竹枯梢病一般出现在在7月中旬,会对当年新生幼竹产生危害,使枯梢断头,影响毛竹的质量。可采用从幼竹张叶开始定期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煤污病表现为寄主茎表面形成类似煤烟熏过的的不规则黑色煤层。防治措施是可通过适当对老竹进行砍伐,保证植株之间的通风透气距离,清除病株枝叶防治病害,亦可选择氧化乐果等药物进行喷洒,控制防治病虫。
虫害
毛竹病虫害主要有竹螟、竹舟蛾、竹卵圆蝽,以及毛竹基腐病。
竹螟主要包括鳞翅目螟蛾科的竹织叶野螟。其幼虫喜食叶,严重会造成毛竹大面积死亡,导致受害毛竹砍下后重量减轻35%-50%。冬季时,可通过竹林垦复松土,消灭越冬幼虫,亦或者在幼虫期喷洒苏云金芽孢杆菌或自僵菌,5-6月成虫高峰期采用灯光诱杀或蜜源地灭蛾,严重时可在竹腔内注射吡虫啉乳剂原液或杀螟松乳油原液。
竹舟蛾主要包括鳞翅目舟蛾科的竹箩舟蛾、竹篦舟蛾、竹镂舟蛾、拟皮舟蛾。同样在幼虫时期食叶为害。为防治竹舟蛾,可在冬季进行竹林松土抚育,灭除越冬幼虫和蛹,或者在 4-5月下旬用菊酯类农药喷杀防治。例如2000倍阿维苏云可湿性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如果虫口密度大,可竹腔注射。烟雾剂熏杀或利用幼虫上竹前在竹基部喷绿色威雷阻止其上竹。
竹卵圆蝽为半翅目蝽科。其若虫和成虫喜吸汁,危害严重时出现枯枝,直至整株枯死。4月上旬,用黄油1份加机油3份于竹竿基部涂10cm1圈可阻止若虫上竹,若已有虫害但未上竹,此时采用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剂喷施,若已有大量上竹,采用吡虫啉加菊酯类药剂,将液体集中喷于竹笁,比例按吡虫啉10毫升加菊酯类1-2毫升,危害严重时可进行竹腔注射。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毛竹因其生长周期短、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成材快、产量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建筑业、造纸业、农业及其它方面,不仅常被用作房屋建筑、家具组装、编织材料等用材,还能够制作各种用具及工艺品,例如竹席、斗笠、竹碗竹杯,竹椅竹凳等;竹浆经过加工是造纸的原料。还可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
食用价值
毛竹的竹笋、利用毛竹培植的竹荪食用菌,以及从毛竹竹秆中提炼的竹汁、从竹叶中提炼的提取物为原料开发出的系列饮料产品都是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竹笋富含蛋白质、多种营养物质及维生素,享有“素食第一”的美称。
观赏价值
毛竹姿态挺拔,叶片翠绿,四季常青,常栽于庭院曲径、池畔、溪涧、山坡及室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生态价值
毛竹固土力强,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大面积栽培毛竹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局地气候,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维系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发挥巨大作用。
药用价值
毛竹的根茎、笋或叶为皆中药材来源,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具有清热利尿、祛风活血的功效。其根茎主治关节风痛等;笋主治外用主治火器伤等;叶主治小儿发热、高热不退、烦热口渴、疳积等。
植物文化
毛竹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45
目录
概述
栽培历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