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道院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的著名道观
茅山道院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著名道观。
简介
建国后,茅山原来的三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崇禧万寿宫)五观(德佑观、仁佑观、乾元观、玉晨观、白云观)合并为“茅山道院”。“文革”期间,宗教活动被迫中断,后仅存九霄万福宫与元符万宁宫殿堂房舍20余间。1982年起,茅山道院开始重修,形成两宫一观的格局,即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葛仙观(位于句容市葛仙湖公园,不属于茅山传统上的“三宫五观”)。2010年,开始恢复重建崇禧万寿宫。
茅山道院自1980年对外开放以来,游人香客络绎不绝。特别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至第二年春季三月十八日茅山香期庙会期间,每日前来参观游览、烧香还愿的多达万人,有时达数万人,香火旺盛,热闹非凡。人们一致称赞茅山道院环境幽美,宫观庄严,不愧为“神仙之府”,
主要宫观
九霄万福宫,又称顶宫,位于茅山大茅峰上。元代初创时名圣佑观,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称九霄万福宫。历史上该宫有毓禅、绕秀、怡云、仪鹄、穜壁、礼真六房道院。现殿堂共四进:灵宫殿、藏经楼、太元宝殿、二圣殿。
元符万宁宫,简称印宫,始建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清朝有13座殿堂房舍:东秀、西斋、观云、启明、野隐、勉斋、栖碧、东斋、乐泉、览秀、云林、真隐、监斋等。太平天国时遭战火后尚存4座殿堂,抗日战争时又遭兵火,现仅存灵宫殿、太元殿和一房道院。1986年修复的“睹星门”乃为古时道士观察星象之所,1991年重建了一座东岳殿,1992年修复了三天门和万寿台。
葛仙观,古名葛仙庵,青云观,为古代道教仙家、医学家葛玄、葛洪故宅,后毁于战火。2004年在葛仙湖公园复建落成。
经忏和音乐
茅山道院的主要经忏“三茅宝忏”,是赞颂茅山祖师的科仪,如上表、请将、焰口、降妖等金箓、黄箓科仪,与其它正一派科仪在唱腔和仪式上都有区别。
茅山派道教音乐也很有特色。茅山派道教音乐形成于唐宋时期,经道士代代相传,沿习至今。它吸收了苏南和苏北地区的音乐特色,又继承了道教音乐激昂高亢的特点,伴奏、诵唱较为朴素,唱词中每一字有较长的拖腔,与北宋时的道教音乐特点相近。明正统年间(1436—1449)版《道藏》的《茅山志》、明嘉靖年间(1522—1566)《茅山志后编》中都详细记载了茅山派道教音乐所用法器、乐器、唱曲、节目次序、演奏人员配备等,是研究中国道教音乐的重要文献数据。
重要文物
因文物众多,茅山道院已在复建好的崇禧万寿宫内建成“茅山道教博物馆”,把所有收藏的文物、碑刻、拓片等陈列展出。
茅山道院现收藏碑刻24通,保护修复文化古迹6处,其他有唐代石刻三官像、金龙玉简、明代石雕香炉和清代字画等文物多件。其中,北宋真宗皇帝赵恒撰文并御书的《御制观龙歌并序》碑最为珍贵。
九霄万福宫珍藏了一套珍贵文物,为茅山的镇山四宝。这四宝是宋哲宗所赐,原藏元符万宁宫。宋哲宗在位时(1086—1099年),相传皇后孟氏误吞针于咽喉中,无法医治,后召茅山道士刘混康以符咒治愈,宋哲宗遂赐《辽王诗简》一卷、玉剑一把、《上清大洞卷简诗》12卷轴、《上清大洞秘录》12轴、玉印、玉圭、呵砚、玉符等八件珍宝,作为镇山之宝。前四宝在历代兵祸中丢失,后四宝于1985年被收回,现珍藏于九霄万福宫。
被毁的乾元观中尚存明万历年间(1573—1620)《乾元观天心庵碑记》,另一面刻有《乾元观祀》,碑高1.80米,宽1.01米,是茅山道院重要文物之一。 元符万寿宫保存石雕石刻古迹较多,如“上清宗坛”巨额碑,石刻“三官”神像及康有为手迹“众妙”之石刻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3:12
目录
概述
简介
主要宫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