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号子
江苏兴化市茅山地区的传统音乐
茅山号子,流行于江苏省兴化市茅山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茅山位于市境南部,坐落吴头楚尾,民间文化既饱蘸吴楚文化的浸润,也惠临过中原文化的渗透。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孕育了独具品味的民间音乐,尤其是劳动号子,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实用性强,音乐形式独特,号词表达质朴,富有较高的艺术品位,是兴化乃至里下河地区影响颇大,最具代表性的劳动号子之一。茅山号子就是其中之一。
《兴化县志·胡志》中泰伯建勾吴并“以歌为教”时,作为里下河“锅底洼”南边沿熟田区和兴化方言东南片区中心位置的茅山,劳动伴歌的习俗得以更完整的延续和流传,从此,礼乐与乡歌这两朵艺术奇葩竞相开放。东晋义熙七年(411年),毗邻的边城镇侨置建陵县后,其语言、文化等方面更多地融入了中原文化的因素,所谓的“南柔北刚,南圆北方”在这里得到了完美而和谐的统一。其民歌号子的音乐元素也带有一定的兼融性,既传承兴化农耕文明的乐章,又吸纳南北乡歌俗曲的精髓,最终汇成了兴化民歌号子里最具质朴甜美味道和充满野性特质这条独特的“音河”,茅山号子也得以完善
基本特征
号子门类
兴化地区多稻田湖荡,因此具有水乡特色的里下河劳动号子一直是民间歌曲的主体,并且具有数量大、题材丰、形式多的特点。茅山号子从内容上分为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牛车号子等;从音乐结构上分为长号子、短号子。这些各具特色的劳动号子,以不同的音调、旋律、风格、韵味纷呈,各臻奇妙。代表性和影响力大的主要有:车水号子、牛号子、挑担号子、栽秧号子。
调式
茅山号子基本以五声调式为主,以具有大调、明亮色彩的宫调式、徽调式最多,反映了兴化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状态,其次也有少部分的商调式。除了无声调是以外,也有少部分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旋律的骨干音以曲折级进为主,旋律的骨干音跳动相对较少。
演唱技巧
茅山号子多数是一人领唱众人和、一问一答、一唱一和。在演唱风格上,茅山人打号子行腔稳健,咬字有力,男人嗓子粗,女人嗓子柔,吐音清晰,整个曲调富有弹性,既有江南一带的柔美委婉,又有苏北地区的粗犷高亢。
演唱的环境主要是劳动环境。舞台演出每段演唱的时间有五分钟左右。演唱要求男声粗犷豪放。女声甜美细润。茅山号子以舒缓平实的音调旋律、明快有力的音乐节奏、快慢自由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形式,形成了高低协调、咏叹自如的独有民歌特色。
代表作品
茅山号子的代表曲目包括《啊里隔上栽》《小妹妹》《都是龙车会上人》《哎嘿哟呺来》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一)实用价值:
人们在劳动期间哼唱号子,心旷神怡,减少疲劳,增添劳动劲头。现搬上文艺舞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增添生活情趣。
(二)历史价值:
早在秦代茅山号子应运而生,千百年来演唱不衰。对研究兴化农耕文化提供佐证。
(三)艺术价值:
茅山号子曲调优美,行腔稳健,高低曲调咏叹自如的民歌特色,为音乐创作提供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元素。
(四)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茅山号子是茅山人回望历史的通道,茅山号子已成为兴化文化品牌,充满着乡音乡情,体现了朴素的情感。茅山号子作为音乐教材已走进中、小学校园。
传承人物
陆爱琴,女,汉族,江苏省兴化市人。2011年5月,陆爱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该人物所申报的项目名称为:茅山号子。
保护措施
2012年兴化茅山举办首届特色文化艺术节。在此之后,江苏省兴化政府将茅山号子与茅山会船、东岳庙会、清明时期的菜花节等有影响力的活动融合在一起,举办了很多特色的文化艺术节。通过这些艺术节,让更多外地的游客领略兴化原生态民俗文化,也让茅山号子走出茅山,走进了中国,甚至走进了世界。
2008年,电影《号子茅山》参加了第十四届马赛国际电影节。
兴化市当地政府还要求茅山号子进课堂,注重对少年和儿童的培养塑造,同时开设茅山号子的专业培训班,邀请传承人和民间优秀歌手来教唱,让茅山号子广泛推广,代代相传。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兴化市茅山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获得“茅山号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茅山号子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兴化市关注文化传播中心。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1956年,茅山镇民歌手朱香琳的茅山号子唱到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接见,并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银质奖。
社会活动
2018年江苏省文化厅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在淮安市共同举办“秧田飞歌—苏浙皖秧歌号子邀请赛”,来自浙江、安徽、江苏等地15个项目同台竞技,茅山镇文化站代表泰州地区应邀参赛,新编排的茅山号子《小妹妹》获得一等奖。
文化轶事
传说茅山号子与孟姜女寻夫到长城的故事有关。相传,孟姜女行至山海关,看到老弱病残者背石扛土,不堪重负又不敢在监工面前喘气呻吟,遂教他们用“哼号”一问一答的方法来顺气省力,并逐渐形成了劳动号子,茅山籍民夫将孟姜女所传的号子带回到家乡。
参考资料
茅山号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0 14:55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