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根
茄科茄属植物
茄根,中药名。为茄科茄属植物茄Solanum melongena L.的根。遍及全国。具有祛风利湿,清热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热痹,脚气,血痢,便血,痔血,血淋,妇女阴痒,皮肤瘙痒,冻疮。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至亚灌木,高60-100cm。茎直立、粗壮,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刺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4.5cm;叶片卵状椭圆形,长8-18cm,宽5-11cm,先端钝尖,基部不相等,叶缘常波状浅裂,表面暗绿色,两面具星状柔毛。能孕花单生,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花萼钟形,顶端5裂,裂片披针形,具星状柔毛;花冠紫蓝色,直径约3cm,裂片三角形,长约1cm;雄蕊5,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喉部,花药黄色,分离,先端孔裂;雌蕊1,子房2室,花柱圆球形,柱头小。浆果长椭圆形、球形或长柱形,深紫色、淡绿色或黄白色,光滑,基部有宿存萼。花期6-8月,花后结实。
生长环境
原产于亚热带,Sendtner认为原产阿拉伯。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味甘、辛,性寒。
功效
祛风利湿,清热止血。
主治
用于风湿热痹,脚气,血痢,便血,痔血,血淋,妇女阴痒,皮肤瘙痒,冻疮。
相关配伍
1、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茄子根15g,水煎服;或用茄子根90g,浸白酒500ml,浸泡,7d后取服,每服药酒15ml,每日2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久痢不止:茄根(烧灰)、石榴皮等分。为末,以砂糖水服之。(《纲目》引《简便单方》)
3、治女阴挺出:茄根烧存性,为末,油调在纸上,卷筒安入内,一日一上。(《纲目》引《乾坤秘韫》)
4、治痔肿肛垂:茄根60g,苦参15g。煎水熏洗,并温罨托上,纳入之。(《食物中药与便方》)
5、治口中生蕈:用醋漱口,以茄母(烧灰)、飞盐等分,末,醋调稀,时时擦之。(《纲目》引《摘元方》)
6、治牙齿龋痛:①茄根捣汁,频涂之。②陈茄根烧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汤漱过。(《海上名方》)
7、治夏月趾肿,不能行走者:九月收茄根悬檐下,逐日煎汤洗之。(《简便单方》)
8、治冻伤:茄子根120g。煎汤熏洗患部,每日1-2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汁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炮制
一、采集加工
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
二、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须根,洗净,闷润,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鉴别
商品多已切成小段。主根通常不明显,有的略呈短圆锥形,具侧根及多数错综弯曲须根,表面浅灰黄色。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茎近圆柱形,直径1-2cm,有分枝,表面黄白色至浅灰黄色,有细密纵皱纹和点状皮孔;叶痕半月形,并有枝条残基或枝痕。体轻,质坚硬,断面不平坦,纤维性,黄白色,中央有淡灰绿色髓部或呈空洞状。气微,味微咸。
为不规则的椭圆形或圆形厚片。根细小而弯曲,质坚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茎表面棕灰色,光滑,具细密的纵皱纹和黄白色点状皮孔,有的可见微隆起的半月形叶痕;质轻而坚硬;切面黄白色,纤维性,可见膜状的髓或中空。气微,味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8 23:4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