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褐纹病
植物病害
茄子褐纹病又称褐腐病、干腐病,俗称轮纹病,是由茄褐纹拟茎点霉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茄子上的病害。茄子各生长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危害茎、叶。茄子褐纹病是日光温室茄子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从苗期到果实采收期都可发生,常引起死苗、枝枯、果腐。严重时果实腐烂率可达40%以上,影响产量和商品价值。
病原特征
病原为真菌界半知菌亚门茄褐纹拟茎点霉(Phomopsis vexans (Sacc .Et Syd.) Harter.),有性世代为茄间座壳菌(Diaporlhe vexans Sacc .et Syd.),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很少出现。分生孢子器黑色至黑褐色,近球形,孔口突出,壁厚,大小55-400微米×45-250微米。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分生孢子有两种类型:一种纺锤形,或椭圆形,含2个油球,孢子大小40-80米×2.0-3.0微米;另一种线性,一端常弯曲呈拐杖形,不含油球,大小12.5-28.0微米×1.5-2.0微米。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在新鲜茄汁液中萌发很好。
发病环境,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苗期、开花座果盛期至采收期中后期。分生孢子器形成适温为30℃,分生孢子形成适温为28-30℃,发芽适温为28℃。
危害症状
茄子各生长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危害茎、叶。幼苗染病,茎基部出现梭形褐色凹陷斑,并生有黑色小颗粒,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幼苗猝倒、立枯。果实染病,初呈现浅褐色圆形凹陷斑,后扩展为黑褐色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上有明显斑纹,出现同心轮纹,着生许多小黑点。许多病斑常连片,使整个病果落地腐烂或仍挂在枝上干腐。茎多在基部染病,出现梭形浅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中部淡褐至灰白色凹陷,病斑绕茎扩展形成干腐溃疡斑,密生小黑点。病斑环茎一周时,整株枯死。叶片发病先发生在成株期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扩展,叶片上出现灰白色水渍状圆形斑点,后期扩展为不规则形,边缘渐变褐色,中央呈灰白或浅褐色,其上轮生许多小黑点,后期病斑扩大连片,常造成干裂、穿孔、脱落。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及堆肥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吸附在种子上越冬。在病株残体和休眠种子种皮内的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能存活2年以上。种子带菌和土壤中的病株残体是主要的初次侵染源。种子带菌在苗床内引起茄子幼苗发病,秧苗上的病菌和土壤中病残物上的病菌,常造成植株基部的溃疡,病苗及溃疡上产生的病菌是再侵染的主要病源。在潮湿情况下,分生孢子经水滴分散,靠风、雨水飞溅,以及昆虫或农事操作等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流行规律
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茄子褐纹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2-9月。年度间早春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夏、秋季多台风暴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上苗床湿度过高、种植过密或生长茂密、通风透光差、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品种上条茄、白皮茄较圆茄明显抗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40%百菌清悬浮剂800倍液、60%多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百菌清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防治1次,连续2-3次,效果较好。结果后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500倍液、1:1:200倍波尔多液防治,视天气和病情每周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6:42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