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村为春秋越国大夫范蠡的故里,即史书上所谓的“楚宛三户”。春秋时期的宛城为著名的冶铁中心,也是楚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范蠡,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和大商人。字少伯,楚国宛城三户(南阳)人。曾扶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辞官入齐、陶、卢等处,经商赢利巨万,成了中国的大商人。每到一处发财后,都把大部分资财散发给好友和乡邻们,人们把他奉为财神。
历史发展
范蠡青年时和宛令文种入越后,深得越王重用,先任大夫后为重要谋臣,文种为相,越王兵败投夷,文种守国,范蠡随勾践入吴为质。二年中,范蠡为勾践倍受屈辱,忠心耿耿,出谋划策使勾践化验为夷,获释返回后,与文种同心协力为越国共谋良策,促进越国强盛,范蠡训练兵将,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戳力奋斗,越王“卧薪尝胆”把国家建设得强盛起来灭了吴国,吴国夫差自杀,报了会稽之耻,越国成了中原霸主,周策封为伯。范蠡为上将军,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只能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向越王“辞呈”,勾践不允,范蠡即携带重宝乘舟浮海入齐,一去不返。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为范蠡奉邑。
入齐后改名换姓,自谓“邸夷子皮”,在海边选了一片土地,父子们开荒种地,并引海水煮盐,苦身戮力,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不几年光景,致产数十万,成为当地一名巨富。齐国国君获悉此事,觉得此人有奇才,就任他为相。没过多久,无不感慨地对周围的人说“我本来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平民,当从事耕织积攒几十万家财,走上仕途,则官至将相高位,可谓达到顶点。若长期处于优越的地位,享受崇高的荣誉,并非好事”。停了不久,范蠡就把相印交还了齐君,把大部分资财散发给乡邻好友,一家人又重新迁居。
一天,他们来到了宋的陶邑(今山东定陶县),看到这里位置适中,交通发达,客商云集,店铺鳞次栉比,十分繁华。这正是他们理想的好地方,就先定居下来,又改名“陶朱公”,这次除了耕作养殖之外,在城市就以主要精力从事商业活动,他特别重视物资信息,市场动态,采取薄利多销的原则,一般不超过十分之一利润。只要他看准了的项目,经营起来都是购销两旺。财源滚滚,生意越做越好,又只有几年的功夫,创造出了奇迹,靠商业经营积累了亿万家财。几乎成了天下的大富翁。这下陶朱公真是名扬天下。生意人家一听说陶朱公的大名无不敬佩称赞,成了商人们的楷模。
相传,范蠡这时觉得自己年岁已高想歇歇心,就把行店的生意交给长子继续经营,随带上夫人和小儿一起游山玩景,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顺着黄河逆流而上,一路经过汴梁、郑州、洛阳等各大城市,游游转转,停停住住,即观风景又了解市场信息,再西行跋山涉水,好容易爬过了九岭十八坡,又沿着羊肠小道上了十八盘坡,汗流浃背,身耸入云,如上了西天一样,站在青龙背上西望“啊,好大的一个湖呀!真是碧水青山,气象万千,太美啦”只见沿湖的周围山上森林茂密,松柏苍翠,下面显露几处村庄,靠南岸的房屋较多,像似一个集市,各种店铺门前人们熙熙攘攘,大树底下摆满了杂货小摊,有皮毛肉类,各种山货,山区小吃,和城市相比,真是别有情趣。
他们进到一家饭店,喝过开水后随便吃了点东西,又出来随意游游转转,觉得这里犹如人间仙境一般,不由得找了个较干净的地方店铺住了下来,夫人和儿子休息,他即找老农聊天,或坐打渔小舟湖中游游,又觉得好象在江南湖上一样,这里很适合他们。经访问老者,才知道这儿就是昔日洪水横流时,大禹治水的熊耳山下古莘卢邑,那时禹王带领民工在山的东北角处劈山开石,疏通河道,使洛水东流后水位下降留下这几十里的大水湖,人们才在这里安居乐业。他看到农夫们在山坡上耕耘,渔船在湖内撤网,湖边有牲畜交易,集市上买卖秩序良好,人们勤劳朴实,好客厚道,心里不胜欢喜。了解到当地盛产核桃、木耳、山珍野味、肉类皮毛,粮食药材等等,土特产品,但是农民缺少食盐,葛麻布衣,日用杂品等。范蠡的心动了,不如为这里的人们办点好事,倒也舒心,他和夫人、儿子多次闲谈议论,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随后说干就干,经过几天的接触了解,大多数人都说刘掌柜心眼好,人实在,买卖公平,讲信用,到他铺里来买卖物品人多,范蠡就和刘掌柜交谈几次,知道刘家缺少资金做不成大生意,范蠡表示愿意承担所有投资两家合伙做生意,双方达成了协议,买了一块较大的土地,请工匠们盖起了一座较大的山货行骡马店,雇用了几个生意能手,买了十几头骡子,找到赶脚,就做起了收购山货的生意来了。
范蠡还以陶朱公的面目出现,他和刘掌柜谈的很投机,就让儿子参与经营管理,并授意刘掌柜:“咱们收购各种商品的价格都要比以往收购的价格高一些,让卖主多占点利益,生意就好一些。”刘掌柜照办了,来卖货的人都说新来的陶掌柜家行店收购价高,一传十,十传百,供货人都往这里跑,还不满一个月时间,各种山货就堆满了几个大库房。夫人见货越来越多,就主动到库房找几个有经验的人指导着让大家把每种货物都进行挑捡分类打包,把上等货另放。按陶朱公掌握的销货信息与各地商贾的需求,先把各类上等货用牲口驮运出山,送往各要货的地方出售,各处见到陶朱公的手信都给个好价钱收购。得款后,他们再到市场购回食盐、葛麻布衣和各类日用杂货等运回。陶朱公又授意刘掌柜:“出售时,要低于以往市场价”。这样回来的这些货很快地销售一空。刘掌柜把这次往返一来回的利润一盘算,惊喜若狂,获得了想不到的收入,没有买到盐的人都找掌柜的再给进盐,没有买到布的人要求再给进布,刘掌柜忙的应接不暇。陶朱公深解民意,按着不同的需求进货,尽量让大家满意。远近的商贩们闻风而至,供货的,进货的络绎不绝,商贩们到山区购回的大宗货送来,按一般收购价再加价付款,提高了他们供货的积极性。食盐回来时优先批发给他们些食盐让他们到山区以盐换货,商贩们见利更大,他们变成了行店的收购员一样,也充实了人力,就这样当地的农民也都纷纷来批发些盐和日用杂品下乡去卖或换货,学着做转运生意,渐渐地也都富裕起来。原来这里的几家收购行店的人们看热了眼,见陶家的生意做得活道,生意兴隆,也都用陶家的同等价格到远处收购大批货物运回交给陶家,陶掌柜和刘掌柜商意再给他们提价收存,他们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货源越多,光靠骡子驮运也不适应了,陶掌柜就和刘掌柜商意利用洛河有利条件采取水运办法运货,买了些木料请上游稍工下来给连木筏,用牛皮装粮货通过洛河运往洛阳等地销售,加快了转运速度,几个月后,派人到洛河上游的龙驹、徐家湾一带买了几只运货大船,载货量大更加合算,水陆并用,生意越做越红火,陶朱公的名气越来越大,又吸引了外地购货的骡马驮运队,陶掌柜把各种中等货都便宜供给他们,让他们再来时带进行店需要的商品货物,如此又为行店增加了运货力量和速度,店内常期掌握着大量存货,洛河上游的人们收些大批货物用木筏或木船运来后交了货把木筏也卖给陶家,再批发些食盐和各种杂货,装船逆水运回销给农民,这个集镇的生意做大了,来往的人多了,各家客店住客吃饭,各种生意都好做,有货不愁销,人人有利可图,大家也都随着渐渐地富裕起来,许多人家扒掉草房盖瓦房,真正形成了一个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大集市。
陶朱公的经商有计划,有预见性,他随时了解农业生产和粮食价格的变动情况,他认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贸易的物质以将来迫切需要者为最有利可图,夏天要预测皮毛商品,冬天要预测葛麻商品,手中还要经常掌握着实物的积蓄,手内不要多存钱,要加快资金周转,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见《南阳古今范蠡(陶朱公)的经商之道》,他经常和他经营的好伙伴讲这些道理,要求大家薄利广销,大家都乐意静听,并跟着他学做生意。
住的时间长了,来为行里帮工的妇女们与夫人熟了,也都跟着她学缝衣服。夫人也下地教他们种桑养蚕,抽丝织布,男女老幼的衣着也有改观,像个集市装束,干净利落。
陶朱公父子们在卢氏经营了几年收购转运生意,为山区人民闯出了一条致富路,给商户传播了经营之法,又积累了几十万家财,他们把绝大部分资财都留给他的好朋友和乡邻,又散发许多钱给穷苦人,人们都感谢不尽。他临回陶时,只带了些卢氏的土特产品等装了一船,来向他们送行的人在湖边就约一二百人,有的送活鸡活鸭,有的送煮熟的鸡蛋,有的送腊肉,有的送核桃,还有的拉羊,乡亲们热情欢送拿来东西不要也不行,大家只管往船上装,都恋恋不舍,许多人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当陶掌柜的船离岸时,刘掌柜说陶掌柜不姓陶,他的真实姓名是范蠡,就是当年扶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的领兵大将军,越王封他高官他不坐,给福他不享,却来山窝帮助咱们做生意,使大家发财致富,要大家过好光景,范蠡才是咱们的活财神,大恩人,我们都要永远记念不忘,大家齐呼“范财神一帆风顺,平安富贵”。
从此,卢氏县令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大商人,就把莘川村命名为“范蠡”,这个湖叫“范蠡湖”,载于清朝《卢氏县志》书上。虽然范蠡走后距今两千四百多年啦,范蠡这个地方仍以范蠡的名字叫“范蠡街”、“范蠡镇”,不论商户和农民在过年(春节)时都要请财神,敬财神。祭祀这位范蠡财神,以求发财致富。
由来
为了更好地开发范蠡故里,在
宛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三十里屯村正式改名为范蠡村。该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境内,西临白河水,东接黄台岗,北达勾营村,南连罗庄村。村民近3千,分10个小组,南林北稼,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为豫西南滨水明珠。
寻范蠡
范蠡村相传为春秋越国大夫范蠡的故里,即史书上所谓的“楚宛三户”。春秋时期的宛城为著名的冶铁中心,也是楚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著名的“五羖大夫”百里奚就是在宛城被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回的。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始设南阳郡,宛城为南阳郡治。宛城只是南阳的一部分,至于用宛代指南阳,是后世历史演进的结果,且时间未久。明清以降,争名人之风渐起,至于民国,其风渐炽。有好事者以宛代南阳,以内乡淅川境内各有三户为名,遂言范蠡故里在彼。岂不知春秋之时,淅川乃楚国古都丹阳所在,风头甚至盖过宛城,宛淅互不统属,何来宛辖淅川之说?且看东汉版图,宛城为南阳郡治,淅川为南乡郡属。而历史上公认的权威的范蠡籍贯的记载为“范蠡,字少伯,楚宛三户人也。”明确说出这句话的人有《史记》的作者太史公西汉司马迁以及《吴越春秋》的作者东汉赵烨。此二公乃两汉人士,若范蠡故里在淅川,断不会加宛字于三户之上。内乡为西周郦国所在,春秋为楚国郦邑,距宛数百里之遥,宛郦乃平级,亦非统属。最有说服力的是南北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详细记载了内乡淅川境内的三户及其由来,却始终不提范蠡一事,至于宛城境内,则大书特书,并肯定地说:“蠡,宛人;祠,即故宅也。”今日部分学者认为范蠡在三十里屯村住过不假,但他们认为那是范蠡得遇文种后应文种之邀而去的。且看《吴越春秋》的记载,当时的宛令文种寻访的是“邑人范蠡”且第一次访问即“少顷,种至”。这说明范蠡一开始就住在宛邑,且离宛城很近。淅川内乡各近三百里之遥,宛令文种焉得少顷而至?且“文种得蠡而悦,”文武之才相伴去越,时间匆匆,怎得从容迁住址而留下如此多的记载和传说?至今存于世间的“古范蠡乡”石碑和康熙时期的南阳地图,都是范蠡在宛城境内的铁证。
范蠡祠故址在村西,旧小学之内,西望为古之码头。白水滔滔千年,一路东来,至该村曲折成湾。臂膀所抱,风水上佳;宝地贵人,不可胜数。诗仙太白留诗
宛城寻范蠡,将军范曾戎马倥偬祭先祖。夏侯风雅,亲建村内范蠡庙;郦公谨严,村内点点注水经。古诗云:“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功成名就的范蠡,在一个风淡云清的夜晚急流勇退,荡舟五湖,不管那绝色的佳人是否真的相伴左右,那份飘然,那份淡泊,却永远纠结在文人士大夫的心头。二千多年来,无数的诗人骚客,在范蠡留下的足迹旁流连忘返,咏叹不已。而三十里屯,那个春秋时期的宛城三户里,作为范蠡出生的圣地,更是留下了无尽的诗篇。西晋著名文学家,亲建范蠡庙的夏侯湛赞曰:“悠悠范子,求仁在己。进报危国,退弘妙理。身与勋偕,名与身否,逸群远游,永齐始终。”唐李白言:“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清人曹文萃在其《范蠡庙》一诗中感叹:“扁舟飘泊五湖间,遗庙空存白水湾。剩有西风招不得,寒烟落日苎萝山。”清人何晋锡在《范少伯庙》诗中也颂扬说:“霸气葱茏见越封,英雄由此渡江东。廿年辛苦同湖水,片楫风波傍晚虹。三徙名高芬简帙。半途身隐道天同。于今白水读边庙,黄石瞻依礼未终。”此外,唐代诗人张宾作有《经范蠡旧居诗》。清朝赵土麟有《范少伯故居诗》等。
范蠡故里
后汉初司徒邓禹衣锦还乡途中路过此村,里人设宴,流连忘返,佳话频仍。
后汉末大将军范曾村内祭祖。
西晋夏侯湛亲建范蠡庙,并赋诗。
大唐诗仙李太白赋诗南阳追慕范蠡的足迹。
南北朝郦道元注水经,记载村内甚详。
1994年,时任南阳地区文化局副局长的王建中率社教工作组来村驻队,经过考证他提出:
三十里屯就是范蠡故里,
著名军旅作家、范蠡研究界的权威夏廷献先生力挺三十里屯范蠡说,不仅在其长篇小说《范蠡传》里点明范蠡故里的方位和名称,还写了大量的论文,从各方面论证了三十里屯即为范蠡故里。
宛城区地方史志办主任于金献从数年前就不遗余力地为澄清范蠡故里,开发范蠡故里而发奋著述,为澄清范蠡故里在三十里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南阳晚报》观点碰撞的开通,给了于先生一个大展才华的舞台。此外,余杭、高君平等人也在公开出版物上宣扬范蠡故里在宛城区三十里屯村。
南阳市宛城区区委书记马瑞平在各种公开场所不遗余力地介绍范蠡在宛城,介绍宛城区开发范蠡的决心和努力。在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黄台岗镇政府以及三十里屯村委积极行动,群策群力,为开发范蠡故里添砖加瓦。
大河报首席记者,南阳站站长郭启朝勇挑重任,并一度担任三十里屯村村委书记,他利用省市媒体的便利,用他的文笔和深情向社会各界推广范蠡故里,用他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蓝图。
在此,范蠡村的村民深深感谢为开发范蠡故里而不遗余力的社会各界人士。阁下的功绩将永远隽刻在村人的心头。在范蠡村内部,无数的热血儿郎,也早在数年前就开始为范蠡呼吁,比如铁匠闫中文,吴波江,范蠡村(网名),鄙吧主胡某等。此外,尚不清楚籍贯的网友周知府也在网络上为范蠡故里热情欢呼。
硕果累累
《南阳晚报》观点碰撞栏目开通,经过层层的辩论,从源头上澄清了范蠡故里在宛城区黄台岗镇三十里屯。
黄台岗镇在互联网上打开舆论宣传战,取得了商圣范蠡故里的域名,广泛而深远地宣传了三十里屯。
2009年7月10日,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进忠在三十里屯宣布:“范蠡大道正式开工!”该道路北接中心城区伏牛路,南连三十里屯范蠡祠。
2009年10月25日,在南阳市第八届张仲景医药节签约仪式上,宛城区人民政府与河南恩大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达成战略协议,河南恩大投资集团决定投资2亿元建设三十里屯范蠡故里旅游文化产业项目。该项目分三期工程,其中一期为范蠡祠工程。
2010年5月28日,创意大师陈放在南阳市南阳宾馆一号会议室为南阳2012年农运会激情陈词,其中重点提到了开发范蠡故里,开发范蠡村,以项目所在地具体特征为依托,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市场打造国内规模最大、
品牌影响力最大的“中华商圣”—东方财神范蠡故里主题旅游景区,向世界展示南阳“大商故里,财智圣地”的品牌形象。 打造国内首个以“商圣-财富-成功”为主旨和主线,汇聚中外财富故事和经典商业文化旅游、体验旅游、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商务旅游、
精英教育培训基地一体化的景区。将范蠡故里打造成代表南阳市形象第一品牌的旅游景区,使之成为涵盖郑州-武汉-西安金三角,辐射中西部乃至世界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吸引世界商界、政界等人士前来朝圣膜拜和观光。
历史
此村乃古楚三户里,汉代三公城。唐时置镇曰中雷,明本中雷堡,(明南阳十三太堡之一)后改曲水屯,又号白水湾,清朝寨名号永安。此地即《郡国志》所谓“南阳宛县南就聚者也。”三十里屯名始明朝,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封地南阳,号曰唐王,因其护仗仪队驻扎该地且距宛三十里,所以号称三十里屯,至今村落内部尚有唐王桥等遗址。2010年,三十里屯村正式改名为范蠡村。解放前,范蠡村的地位一直是乡镇级别,李岗亦在其管辖之列。解放后,行政区划调整,范蠡村作为行政村,隶属于黄台岗公社(后改名黄台岗乡,黄台岗镇。)除村本部外,尚辖一个自然村,即新村。
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村民外出打工成风,村南耕地大都改作林地。空巢家庭日渐增多,以至于“守家者非老即少,年壮者谋生四方”。其外出目的地主要有一南阳城区,此类外出做生意者甚多;二广东深圳广州惠州等,此类打工以服装绣鞋电子为主;三浙江温州湖州,江苏苏州一带,此类打工以模具、车床为主。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此类打工以高学历者为多。
风俗
村内有大事,辄搭戏台,请名班,不唱数天誓不罢休。至于家庭之事,则以书帖为重点。婚丧嫁娶,无不修书,古风至今传承。
婴儿出生后家人会广发传贴,于出生第十二天大宴宾朋。周岁时,家人放婴儿于满置物品比如秤砣、书本、钢笔、直尺、鸡蛋等等的地方,以预测婴儿将来的成就。
结婚还是以举办婚礼仪式为重,这是村人承认婚姻合法性的重要一环。结婚前请司仪安排好一切,买好该买的东西,写好喜贴,必须送至其家,不得有漏。然后有擅笔墨的人士写好喜联,于婚礼前一天贴上。另外,还有喜字,除贴于家中的大喜字外,还有无数的小喜字,贴于婚车必经之路,谓之迎亲喜,有指路的意味。是日,一拨拨的人前来帮忙,至夜不休。迎亲、放炮、洗脸、压轿的人俱在此日安排得当。迎亲的一般是能说会道的妇人,嫂子居多,村里新郎一般是不亲自迎亲的,此外,还有个说法叫“姐不迎姨不送。”迎亲的另有数个男人,负责抬嫁妆让喜烟放喜炮之类。本地风俗,迎亲时有一小孩相随,俗称压轿娃,其所收之礼应比他人贵重,一般是他人两倍。洗脸的人一般是最小的兄弟,如果有辈分更低的小孩,也可以。另外,此日夜,由已生育过的嫂子铺新床置新被,下面放有枣、桂圆、核桃、筷子之类(喻早生贵子、快生贵子)铺好后有数人睡于新床之上,但不能有新郎本人且辈分应比新郎低,谓之压床,虽盛夏亦不能免。结婚当日,迎亲人持方形猪肉一块,挂于女方门下,谓之敲门砖;黄豆一小袋,送至女方家,谓之金豆。女方需回礼。女方辞别娘家,过去需要哭哭啼啼,如今虽说少了,但两行热泪却难免。女方母亲一般留守家中,有女方父亲、舅父、姑父等长辈陪同,这是要坐尊位的;此外还有从人,即古代的马夫随从角色。座次之分,事关酒席能否成功,需谨慎对待。新娘至婆家后稍事休息,即在司仪的安排下举办婚礼仪式,主婚人证婚人家长相继登场,新郎新娘需跪拜家长或者鞠躬。在仪式上,新娘需喊男方父母爸妈,而男方家长会给新娘一个红包,俗称:“改口费”。古俗:姑娘至婆家三天不食婆家饭,如今通常是折中的做法,在书帖里放一些钱,写上乞食,意思是还算是吃娘家的饭了。新婚三天内晚上要闹洞房,俗称“三天无大小,越热闹越好”。一般是新婚第三天回门,称小回门。
丧葬以土葬为多,在政府的要求下实行火葬。丧帖也得写,亲属不能有漏,对死者跪拜时应先手仰天再向下合什。子孙守夜时香烛不能灭,另外不能让猫狗等宠物接近灵堂。出殡前一天晚上要报庙,盖棺时有德高望重之人手持烙饼,在棺盖上滚一个来回。孝子孝孙亲戚朋友依辈分相继送行,头戴孝巾,手持哭丧棒,一路痛哭,跪拜于所经过的每一个路口。孝女孝媳则跟坐灵车,哀恸达于上天。鞭炮哀哀,唢呐凄凄,人声呜咽,先人已远,相会只在梦中。近葬坑时要快速奔跑,孝媳孝女,各兜一铲土。人生百年,转眼已逝,唯余荒冢一堆、黄土一抔,静穆在天地之间。头七为六天,五七、一二三十周年要分别待客。这是范蠡村内的丧葬习俗。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纪念我国先贤屈原。习俗有绣香袋,吃粽子鸡蛋蒜瓣,戴五色线,涂雄黄于耳中等。
小满会:端午节前后,村人或坐船或淌水(近几十年白河水浅)穿越白河,达于河西陆营镇,大约是冢头境内,购买农用品等的一次盛大集会。历时数天,热闹非凡,熙熙攘攘。
方言
卖慌:别慌的意思,疑是古汉语“莫慌”的方言。
气门紧:即书面语气门嘴的方言。在村内,紧却念二声。
鸡皮:并非吃的鸡皮,村内方言指气门芯下的橡胶部分。
晌午错:已过中午的意思。
坚庄:东边一村子,书面语是金庄。同样,罗庄村蒋庄组被村民称为景庄。
簸起:即簸箕。
笤竖:即扫帚。
妗子:即舅母。
魏爷魏婆:即外公外婆。不知道是否是伪,假的意思。但音魏,四声,某些地方民俗专家说是和汉献帝晚年在魏国当安国公时的经历有关。
村里街或者屯里街:对外村人说本村时的称呼,此外,还对河西岸的人说姊妹街。
寨外:古寨墙之外的地方。清朝时村名一度叫永安寨,比较知名的有东寨门和南寨门。
上岗位:尊位,酒席座次的尊位,一般为北方左边之位,但根据大门朝向略有不同。
抓哩:干什么。
名人
范蠡村名人辈出,代表的如商圣范蠡;汉末灵帝何皇后;大将军何进;南海太守孔嵩;著名玄学家、曹操养子、曹魏驸马何晏(何进之孙);清道光时期陕西西凤营参将阎(同闫,下同)丕敏;少年烈士闫耀东,
优秀共产党员闫寄超等。以上都是出生于村里的名人。此外,周得标烈士的故乡亦很可能就是这里。何晏母尹夫人也是从三十里屯走出去的。
正史有明文记载在这里留下圣迹的村外名人有:越国大夫
文种;东汉二十八星宿之首的司徒
邓禹;后汉末大将军范曾;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代枭雄魏武帝
曹操;西晋著名文学家
夏侯湛;唐朝诗仙李白,唐代诗人张宾,南北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
郦道元;清朝诗人赵土麟;中共中央巡视员郭树勋;中国开国将领陈赓;当代著名作家
二月河等。此外,村内口头代代相处清朝道光皇帝曾驾临本村。三国
赵子龙的衣冠冢在村南。
未证是否来过但笔文明确涉及本村的还有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
王国维。此外,臭名昭著的日本将领冈村宁次在他的日记里明确提到三十里屯。
旅游资源
三十里屯的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名人故里,文化圣地,红色热土,自然风光等。
名人故里:此地为商圣范蠡;汉末灵帝何皇后;大将军何进;南海太守孔嵩;著名玄学家,曹魏驸马何晏(何进之孙);清道光时期陕西西凤营参将阎丕敏;优秀共产党员闫寄超;少年烈士闫耀东甚至周得标烈士的故里。
文化圣地可分为以上将军范蠡大夫文种为代表的吴越文化;以商圣范蠡和清朝
山陕会馆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何皇后、何进、尹夫人、何晏、赵子龙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范蠡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何晏为代表的玄学文化;以历代诗人咏叹为代表的诗歌文学;以闫家大院为代表的建筑文化。(可惜毁于上世纪60年代末)
红色热土可分为中日大决战遗址和中共抗争热土等。
1929年5月,中共中央巡视员郭树勋(郭述申)在南阳县三十里屯主持召开各县代表会,将南阳特委改为中共唐河工作区中心县委(亦称唐河健全委员会),郝久亭任书记。机关设在南阳县三十里屯,领导豫西南各县党的工作。
1930年4月,
三十里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捐税斗争,激起来驻宛杨虎城部的哗变,枪毙了
南京国民政府委派的南阳县公安局长耿纯和三十里屯分局长胡正元,推动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深入开展。
1945年3月,日军骑兵旅团和炮兵第4联队欲从这里下白河向南进发却遭到中美空军的袭击,全军覆没。
自然风光主要是沿白河风光带,尤其是
三十里屯与
勾营村万湾交汇处的自然风光,为近郊所罕见。规划中将建橡胶大坝,把白河游览区延伸到这里。
名词大字典:
三户里
今南阳市宛城区三十里屯村附近,见《南阳地区志》
三公城
今南阳市宛城区三十里屯村,见《南阳地区志》、《水经注·卷三十一》
南就聚
今南阳市宛城区三十里屯村,见《郡国志》、《水经注·卷三十一》
三十里屯反捐税斗争
1930年3月,南阳县三十里屯党组织发动附近52个村的群众,在黄台岗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农民协会。4月,农民组织轮流打更护青,胡正元借机向老百姓摊派护青捐,引起农民群众的强烈愤怒。南阳党组织决定发动群众,开展反捐税斗争,组织当地群众捣毁了三十里屯公安分局,并捉拿分局长胡正元进城请愿。当农民请愿队伍行至城南白河岸时,遭到县公安局长耿纯的开枪镇压,打伤群众数人,10余名共产党员和农民积极分子被逮捕。三十里屯党支部遂发动农民数百人到县政府请愿。南阳中心县委及时组织宛中、五中、女师等校师生和印刷工会职工及市民2000余人游行示威,予以声援,强烈要求严惩耿纯、胡正元。在这种形势下,杨虎城和南阳县政府(县长米暂沉,系杨的秘书,地下党员)借助公众气势,释放了被捕人员,枪毙了耿纯和胡正元,抗捐税斗争取得了胜利。三十里屯农民反捐税斗争的胜利,在豫西南产生了巨大反响。
三十里屯四县代表会议
1929年4月,中央巡视员郭树勋主持召开,决定恢复整顿各县党的组织。
中共唐河工作区中心县委员会
1929年5月,作为中共信阳中心县委的派出机关,该组织在南阳县三十里屯成立,下辖5个县委、3个特区委、2个支部、3个小组。
中共南阳中心县委员会
1929年9月,由中共中央巡视员郭树勋主持,在南阳县三十里屯召开南阳各县(4个县)党员代表会议,将中共唐河工作区中心县委改为中共南阳中心县委员会,下辖5个县委、直属两个特支、1个支部。1933年6遭破坏。该会议遗址在三十里屯小学内部,现有革命先烈纪念碑一通。上书:中共豫西南党员代表会议旧址
水经注关于三十里屯范蠡故里的原文
《水经注·卷三十一》淯水之南,又有南就聚。,《郡国志》所谓南阳宛县,有南就聚者也。郭仲产言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汉时邓禹等,归乡饯离处也。盛弘之著《荆州记》以为三公置。余案淯水左右,旧有二澨(音室 ),所谓南澨北澨者,水侧之渍,聚在淯阳之东北,考古推地,则近矣。城侧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故宅也。”
风水
中国文化向来称颂紫气东来,喻吉祥之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而白河水却是例外,是自东向西流,此紫气东来之兆也。
风水学上是非常忌讳“镰刀割”的,也就是说弧形弓形的地物背对(箭头射向)的方向是非常凶恶的,认为它散气,而与之对应,被弧形弓形地物所环抱的地块却是非常吉利的,为养气之地。而范蠡村就坐落在白河的臂弯里。如果说白河是母亲,那么范蠡村就是母亲臂弯里那睡得香甜的婴儿。
人口组成
范蠡村近三千人,汉族居多。现任村委书记郭启朝,村长苗明星。历史上曾经担任村支部书记的还有刘辛德、胡振全、闫金中、闫文停、闫天顺等;村长还有郭长明、闫天顺等。村内第一大姓是闫姓,该姓自清初迁来,族内曾出武状元之类的名人,家族势力甚大,为附近一等一的大地主。据《南阳地区志》记载,解放前,三十里屯的闫姓大地主坐拥一千多亩良田(好田,上等田地)。此外,村内还有郭、范、王、吴、胡、黄、张、韩、秦、赵、宋、龚、苏、董、苗、陈、余、贾、周、杨、薛、孟、尚、齐、吕、裴、李、乔、卢、代、谢、马、许、聂等姓。据考证,范蠡村的村民同今日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一样,明清山西移民后裔较多,至今仍流传着:“谁家的小脚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下的孩。”
教育卫生
早年不仅有三十里屯小学,还有三十里屯初中,附近很多学子求学三十里屯。三十里屯衰落后,只余小学一部。在八十多岁的老人间,还流传着高小和初小这两个名词。外公说,初小就是初级小学,小学三年级以下;高小就是高级小学,小学三年级以上(含)五年级以下。他本人就是高小毕业的。村内无幼儿园,入学最先上的是育红班。小学鼎盛时期,每个年级都是两个班,包括育红班也分大班和小班。通常是先上小班后上大班,但也有只上一个育红班就升一年级的。据不完全统计,三十里屯的校长先后有陶文进、闫运堂等。曾执教鞭于三十里屯讲台的老师有:陶文进、王华芝(蒙古族)、尹应兰、闫运堂、闫保朝、闫振林、闫振垄、闫振芳、闫振梅、闫文虎、闫玉敏、周建泽、龚天荣、胡振付、胡连杰、胡连海、张书奇、张文华、李文阁、毕守印、薛显发、薛金华、陈风梅、刘东玲、郭金霞、吕国忠、贾志玲等。音乐教育以木风琴为主。笨重的木风琴,需要四个人抬四边,发声时还需用脚踏。经典的教学歌曲有《卖报歌》、《月亮湾》、《王二小》等。
二十多年前,六一儿童节是学校的一大要事。一进五月,各个年级都被迅速动员起来,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训练。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高大的男生,负责扛大旗,紧跟着一个健壮的男生,负责敲大鼓。再后面是两个打镲的。一个年级一个队,各有一色旗,两个同学负责敲小鼓。此外还有很多小旗,分散于各年级小队之间。学生们唱着《打靶歌》,服装都是统一的,上白下黑,步伐整齐一致。六月一日那天,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黄台岗镇,同各路诸侯一决雌雄。
小学三年级(不含)以前,是没有早自习和晚自习的。三年级到五年级则需要上早自习。时间大约是早上六点到七点。晚自习则是五年级的专利,升学的压力,使得学校选择了晚自习。那时间村里虽然家家用电,但学校却似乎稀缺。汽灯是最亮堂的,没有汽灯,学生会自带煤油灯或者蜡烛。通常是用一个玻璃小瓶,如药瓶,里面盛一些煤油,用废弃自行车轮胎的气门嘴(去掉气门芯)穿过金属瓶盖,再把一团棉线拧紧,穿过气门嘴,煤油灯就成了。蜡烛刚开始是直接用蜡烛油熔接在桌上,后来出现了用蜡烛座的风潮。此外,还有点松木,甚至有人用铁丝穿了一长串的花生米,直接点火了。
作弊是可耻的,也是学校明文禁止的。但那些愚顽的学生,将作弊的手段发挥到极致,倒也令人匪夷所思。记忆中印象中最深刻的作弊手段是94年左右,有学生临考前,在墙上(未及桌面)布了数枚铁钉,用绳子作传送带,用瓶盖作容器放作弊用的纸张,还配有一个特别小的简易的铃铛(用绳子连接螺丝帽,螺丝帽坠在一金属瓶盖下做成的)。有问题时,放问题于纸张之内,传送至所需问的学生身边,再一拉铃铛。回答问题的学生写完问题后再用同样的方法传送至有问题的同学。往事如烟,当新的小学在村东拔地而起的时候,旧小学的一切都淹没于历史的潮流中。
旧小学有一株千年老柏树,当年党组织就是那老柏树下指点江山,建立了中共豫西南中心县委会组织,指导了三十里屯人民的反捐税斗争。上世纪90年代初,小学院内立革命先烈纪念碑一通。这里是南阳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无尽的热血儿郎在这里缅怀革命先烈。学校则会把墙壁刷的雪白,望之如玉。
范蠡村内部有两个诊所,分别是北头的董家和张家。其中以董家最为出名。但村内条件有限,头疼发热小毛病尚可,稍大的毛病一般到黄台岗镇和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村内缺乏文化大院,一个可以学习各方面知识的小型图书馆,村民对文化卫生各方面了解有限,对治病的认识还仅限于有病治病的初级水平,很多老人一发现得病已到晚期,药石无力。百岁老人鲜有耳闻,,但九十多岁老人以及八十多岁的老人也不少,七十多岁的老人更是司空常见,但也有一些人英年早逝,于四五十岁的壮年撒手归西。致命疾病主要有食道癌、肝癌等癌症以及脑溢血、偏瘫、中风、心衰、心脏病、冠心病等
心脑血管疾病。另外村内缺乏有组织的锻炼和运动,甚至连可供锻炼的器材都没有。但古语说:“百炼走为先”,只要坚持每天多走路,就可收到良效。
传说
范蠡村内世代口头相传的传说有:
范蠡戏狗
王小砍柴(八百老虎闹北京)
三桥湾,鬼门关
道光皇帝宿村北头(很可能和阎丕敏有关)
寺庙
西晋范蠡庙至清朝仍有范蠡祠
唐朝文殊寺
宋代兴国寺
范蠡村的村歌(未定,初稿)
词:胡东伟,2010年3月10日
你可知道,我家在美丽的白水湾。悠久的历史悠远的赞叹。
青青残碑诉说着无言的沧桑,悠悠小巷勾起人无限的遐想!
牧笛横吹,吹一片行云流水;古柏苍苍,演一曲江山绝唱!
绝唱啊绝唱,你从吴越的风云里飘过,你从抗税的浪潮里翻来。多少痴情的儿女,已从这白水湾里走向四方! 啊!走向四方!
你可知道,我家在美丽的白水湾。深深的流水浓浓的思念。
大槐树上开满母亲的期盼,护城河中饱灌儿女的热忱。
鱼跃龙门,跃一片金碧辉煌;寨外日升,谱亿万天地绝唱!
绝唱啊绝唱,你从三国的悲壮里奏来,你从烈士的欢笑中流出。不尽的热血儿郎,正从这白水湾里奔向四方!啊!奔向四方!
啊绝唱,你从吴越的风云里飘过,你从抗税的浪潮里翻来。多少痴情的儿女,已从这白水湾里走向四方!啊!走向四方! 啊绝唱,你从三国的悲壮里奏来,你从烈士的欢笑中流出。不尽的热血儿郎,正从这白水湾里奔向四方!啊!奔向四方!奔向四方!奔向四方!
印象▪范蠡村
历史上南襄古道穿过范蠡村,村西为码头所在,船只可以直达汉口(外公语)。为历来水陆交通要道,街肆繁华,商铺良多,笔者祖父、外祖父都有在村内经商的经历。闫家大院为方圆百里内难得一见的集中国建筑文化之精华而建造的民居,可惜毁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其故址在今村南面厂一带。在村北闫磊家,至今仍保有典型的小型化的清朝民宅。
二十多年前,铁匠闫中文家,每天各地过往的赶马车者总要将马拉至门前,让铁匠给马打铁护蹄。这是历史传统在范蠡村内部的传承,也是范蠡村交通枢纽地位的一种历史延续。
村内遍布着石刻石碑,上年纪的人都在惋惜以往。很多石碑被炼石灰了,一些石碑被拉往临近的村庄,1994年左右笔者就亲眼看到有人拉了南寨门一车的石碑东行。
二十多年来,村内的文化娱乐以看电视为主,隔一段时间上级会下放电影。变压器和变电室都在面厂,逢上没电,总有人说老鸹头掉了,那老鸹头指的是变压器上的那条形的金属棒。然而很多时候也不是老鸹头的事情,有人为了看精彩电视节目,就自己用手扶烧了汽油发电。看电影时更是热闹,村内十个队,轮流放映,一般一个队放两天,一天是两场。中间休息的间隔,总听到一阵阵的嘘声。嗑瓜子是村民看电影时的一大嗜好,由此也带旺了小卖铺的生意。
总结
繁华的历史总是过往的云烟,辉煌还是需要今人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先贤已然远去,作为新时代的儿郎,我们有着更高的追求,有着更久远的目标,更火热的斗志。用一首诗来作结---《三屯儿女》:吴越风云如逝水,英雄一梦不可回。儿郎屯里三千在,勒马整装待号吹。
获奖记录
2019年9月27日,被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