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民,男,山西人,正高级工程师 ,保水采煤、矿井地质专业,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范立民先后在陕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质勘探队、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陕西省煤炭地质测量技术中心、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从事地质勘查与研究工作。
1995年晋升工程师,1997年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2006年晋升正高级工程师,2014年被核准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高级工程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范立民长期在煤炭地质工程科技创新一线工作,提出了保水采煤的科学理念及实现途径,创建了以含水层结构保护为核心的保水采煤科学技术体系。研究了西部矿区矿山突水溃沙等地质灾害和防控技术,为西部浅埋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了支撑。主持建成大型煤炭基地地下水监测预警网,保障了黄河流域煤炭基地地下水位的实时管控。
2024年获批为陕西秦创原特厚煤层保水开采“科学家+工程师”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2024年12月,范立民教授负责的保水采煤创新团队入选《煤炭学报》创刊60周年突出贡献团队。
2015年获我国地质科学领域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范立民,一种潜水含水层水位水量协同控制的保水采煤方法,ZL 201611045182.X,2018-7-24授权
范立民等,一种保水采煤DCS监测预警系统,ZL 201610329585.0,2018-12-11授权
范立民等,一种地质位移监测设备、方法及系统,ZL201810934886.5,2021-5-18授权
范立民等,一种煤炭开采生态潜水扰动程度评价方法,ZL 202410474986.X,2024-9-13授权
范立民等,一种煤层顶板含水层保水采煤分区方法,ZL 202410475493.8,2024-9-13授权
范立民等,一种煤层底板含水层保水采煤分类方法,ZL 202410475614.9,2024-10-22授权
范立民等,一种保水采煤效果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ZL 202211534866.1,2024-12-31授权
范立民,武强,李涛,等. 一种基于煤层分层开采的保水采煤方法,ZL 202411401033.7,2025-2-25授权
先后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
范立民,论保水采煤问题,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5):50-53
王双明,黄庆享,范立民,等. 生态脆弱矿区含(隔)水层特征及保水开采分区研究[J]. 煤炭学报, 2010, 35(1): 7-14.
范立民. 保水采煤的科学内涵[J]. 煤炭学报, 2017, 42(01): 27-35.
范立民,马雄德,蒋泽泉,等.保水采煤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煤炭科学技术,2019,44(7):1-30.
范立民,孙强,马立强,等. 论保水采煤技术体系[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3,51(1):196-204.
荣誉表彰
2006年被授予首届陕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9年被授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2015年获得全国地质科学最高奖——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7年当选陕西省劳动模范
2024年陕西省煤炭学会成立60周年煤炭科技创新人物
人才培养
在地勘单位工作期间,团队培养的青年人才已经有7人晋升正高级工程师,30余人晋升高级工程师。
指导毕业博士1名、毕业硕士8名
社会任职
2024年8月至今,《矿业科学学报》第三届编委;
2023年12月至今,《绿色矿山》第一届编委;
2020年1月至今,《煤田地质与勘探》第六届编委;
2017年至今,《中国煤炭地质》第七届编委;
2016年1月至今,《煤炭科学技术》第五届编委,2023年9月担任第六届编委;
2015年1月至今,《煤炭学报》第四、五、六届编委;
2000年至今,《陕西煤炭》编委;
2024年1月起,第八届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告2024年第1号)
2022年至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矿山采动损害与生态修复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2013年至今,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连续四届);
2017年至今,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学术委员;
2019年至今,陕西省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
人物评价
范立民教授及其团队通过30余年艰苦创新,研发一系列保水采煤技术,创建保水采煤科学技术体系,为西部煤炭基地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找到有效途径!(凤凰网)
30多年来,范立民团队在保水采煤领域的原创性成果,成功地解决了西部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地下水与生态环境保护“卡脖子”技术,为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凤凰网)
2022年以来,范立民团队主持起草了《保水采煤技术规范》(T/GRM 054-2022)、《保水采煤术语》(T/GRM 078-2023)、《煤矿导水裂隙带探测技术规范》(T/GRM 056-2023)和《煤矿采区含水层监测规范》(T/GRM 078-2023)等地方、团体标准,并发布实施,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自然资源部官网)
由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范立民教授团队制定的《煤矿区含水层结构保护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获准立项,这将是“保水采煤”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
保水采煤系列标准的制定是煤炭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推动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