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堤遗址,江苏风景名胜著名文化古迹,位于江苏省
南通市
吕四港镇至
盐城市
阜宁县。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监西溪(今属
东台)盐仓时,为阻挡海潮,发运
通州、
泰州、
楚州、
海州4万多
民工兴修海堤,并于天圣六年(1028)筑成。堤长181里,脚宽3丈,面阔1丈,高1丈5尺。南宋时,筑通、泰、楚三州捍卫堰;元代续筑,起自通州吕四港,迄于
庙湾场,长700余里,
阜宁境内近40里。后人因感激范仲淹,称其为“范公堤”。遗址处现存有纪念范仲淹的寺庙和石像等,是江苏著名文化古迹。
历史沿革
在
唐代,古镇庙湾“飘浮海上”,是
射阳湖的出海口;雄关北沙是淮河的出海口。其时,沿海地区屡受大海肆虐,汹涌澎湃的海潮冲没田地和房屋,毁坏亭灶,淹没人畜。旧县志崔桐有诗云:
今岁东隅厄,伤心北海翻。
万民葬鱼腹,百里化龙门。
海潮给沿海居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唐大历年间,淮南黜陟使李承率众筑北自楚州盐城,南至海陵泰州的捍海堰,全长250公里。从此,沿海地区稼禾收成成10倍增长,居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可是,斗转星移,年深日久,捍海堰逐渐残破湮没,失去了捍海的功能。到了宋代, 已“颓废不存”,海潮又恢复了它昔日的狂暴,肆虐民田亭灶,沿海居民再次陷入灾难之中。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监西溪(今属东台)盐仓。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文学家,目睹沿海居民的深重灾难,主动向他的上司
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建议“移埝稍近西溪,以避海潮冲激,仍叠石以固其外,延袤迤逦,各坡形不与水争,再修捍海堤。”张纶同情并支持范仲淹的主张,上书宋仁宗,以仲淹任兴化令,主持修筑海堤。范仲淹历经艰辛,终于发运通、泰、楚、海4万多民工兴修海堤,并于天圣六年(1028)筑成。堤长181里,脚宽3丈,面阔1丈,高1丈5尺。南宋时,筑通、泰、楚三州捍卫堰;元代续筑,起自通州吕四港,迄于庙湾场,长700余里,阜宁境内近40里。后人因感激范仲淹,称其为“范公堤”。范公堤象一条巨龙横卧在大海之滨,雄伟壮观。它拒万顷汹涛于大堤之外,护千顷良田于大堤之内。堤上广植柳树,不几年便成气候。每逢春日,万株新柳,软碧嫣青,依依可爱,与串场河粼粼清波交相辉映,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历代文人墨客慕名来此游览,感叹赞美之余,还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
明代盐城知县杨瑞云曾赋《范公堤》曰:
吴陵持节日,沧海设重关。
寒日低淮浦,高祠遍楚山。
草深沙脊在,鱼鳄徙市廛。
我欲穷遗迹,徘徊烟树间。
到了明正德年间,黄河又决口,夺淮河水道。淮河因“淤沙汇注”,支渠湮没,海滨日浅,海滩渐涨,于是海岸线不断东移。
到了
清代,海岸线已东去120华里,范公堤也便失去了它的功能。如今范公堤已荡然无存,堤址早就成了通榆公路的路基。但值得庆幸的是,范公堤的“头”还在,这就是县境三灶乡的丰赐墩。今此墩尚存,惜年久日深。
遗址考究
《
阜宁新志》认为:范公堤“址起县治射阳河南岸中渡口”。光绪本《阜宁县志》也认为范公堤在场境者,南至新兴场界,北至射湖之滨。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而乾隆本县志之范公堤“南接泰州、
海门,北至阜宁城北门外”一说则是合情合理的。乾隆本比民国本早186年。编纂《阜宁县新志》时,范公堤已经无实迹可看了。而乾隆时期“霪潦之年,西水下注,堤外一片汪洋,难民多徙集堤上”。
由此可见,此时堤址尚可辨认,乾隆本的记载毫无疑义。再说范公堤是个巨大的水利工程。宋时淮南路“发九郡人夫”兴建,因此大堤不可能只建到射阳河南岸,留下庙湾至淮河这么一截,成为“半拉子”工程。还有,县境冈脉由北沙起,向南有于冈、吉家冈、潘家冈、蒋墩、绿杨冈,一直延伸至丰墩,连绵起伏,沙碛隆起,和范公堤之高不相上下。也就是说,丰墩至淮河岸这段无须再筑海堤了。
范公堤对
苏中沿海地区人民作出过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千年以来,人民感激该堤的主建人,各地皆立三贤祠纪念。三贤者,范仲淹、
张纶、
胡令仪之合称也。庙湾场“三贤祠”在县城南门外,清康熙20年除夕毁于火灾。是时,阜城还有三贤巷。可见古来自有公道在。为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海滩撒糠确定新堤址 据《盐城市志》记载:“汉时,盐城境内的海岸线位于今通榆公路一线,线外辽阔的沙洲与浩瀚大海相连,线内以射阳湖为中心形成洼地。每当沿海强台风过境,狂澜掀起,席卷西侵,淹没盐灶、农田,漂泊人畜、庐舍,给沿海人民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后来“范公堤筑成,东御潮卤,西蓄淡水,沿海多年未出现潮灾的记载”。
盐城历史上从先秦时期开始零星煮盐,西汉至清代中叶,淮盐一直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到了宋代,中国盐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范仲淹在修建范公堤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保护盐业发展。他在修建海堤时刻意留下一些涵洞,海水可以通过涵洞流到范公堤的西侧,这样,盐民们煮盐就有了丰富的海水资源。
另外,范仲淹在修复“常丰堰”的过程中,便已有“植树造绿”的前卫意识。在河流穿堤入海处,范仲淹命人用砖石加以围衬,并且在堤内种植草皮和插栽柳树,不仅巩固了大堤,另一方面还使荒凉滩涂得以美化。堤的两旁栽满了
柳树,而堤的东侧临近大海,所以每当遇到下雨时,就形成了“范堤烟雨”的美景。明代诗人就曾以“参差万柳障遥天,翠拂芳堤捍海边”的诗句加以赞颂。
范仲淹带领泰、海、楚、通四州的民工4万多人开始了修复常丰堰,在盐民中留下了很多关于范仲淹修堰的传说。据说,范仲淹为了新堤址的选择颇费心思。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宋代,普测海岸十分困难。一日,他去海边勘察,在一个渔民家中喝水时,看到渔民喂猪的桶沿漂着一圈赫色的稻糠,灵机一动想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在大汛期间,范仲淹发动沿海百姓将喂猪用的稻糠遍撒海滩,大潮一到,稻糠随着海浪涌进。落潮后,稻糠则附着在沙滩上,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糠线。范仲淹于是命令
民工沿线打桩,新堤址就此确定。
现存状况
范公堤是我国古代海塘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也是盐城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后来经过历代的延伸和修缮,整个堤坝贯穿盐城全境。
据
盐城市博物馆考古部的专家俞洪顺介绍:在清光绪三十一年修筑通榆公路(
204国道前身)时,该公路的中段从东台富安到阜宁射阳河南岸全部利用范公堤为路基,60年代修建204国道,古堤被破坏得比较严重,在盐城境内仅仅剩下大丰市草堰镇境内的一段范公堤遗址。
但值得庆幸的是,范公堤的“头”还在,这就是阜宁县境内三灶乡的丰赐墩。乾隆本《
阜宁县志》载:范公堤“南接
泰州、海门、北至阜宁城北门外丰赐墩。”此墩尚存,只是年久日深,已变得很小了,长约16米,宽约15.6米,高约6米。墩上建一六角亭,位于前丰村东北,在丰墩初级中学校园内。镇里已经规划对丰赐墩采取保护措施。
范公堤晚霞
据介绍,在古阜宁县城南门外庙湾场建的“三贤祠”,不幸于清
康熙二十年除夕夜毁于火灾,阜城只有“三贤巷”的地名得以保留。而在大丰以前的北学堂,今天的白驹粮栈,也曾建有一座三贤祠,祠堂已经面目全非,现住着几名退休教师。另据史料载,在明朝
万历年间,盐城东门外建有纪念范仲淹的范公祠,但在解放前也遭废弃了。
于是有学者如此说道,距今千年的百里范公堤渐渐被历史埋没,而当年沿海盐民们万众一心与自然灾害抗争的精神,也许会成为另一道千年不朽的堤坝。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