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褐斑病
植物病害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是由苹果双壳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苹果上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果实和叶柄。
病原特征
病原在有性态为称苹果双壳菌(Diplocarpon mali Harada et Sawamura),属子囊菌门真菌;无性世代苹果盘二孢菌(Marssonina mali (P.Henn.)Ito.),属半知菌类真菌。
形态特征
子囊盘肉质,杯状,淡褐色,大小120-220微米×100-150微米,侧丝有1-2个分隔,约与子囊等高,宽2-3微米,顶部稍宽。子囊阔棍棒状,大小55-5微米×14-18微米,有囊盖,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香蕉形,直或稍弯曲,通常有1个分隔,有的在分隔处稍缢缩。子囊孢子顶端圆或尖,大小24-30微米×5-6微米。无性态产生菌索。菌索多分枝,粗20-40微米,细胞深褐色,穿行于表皮下,交叉点上方着生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初期埋生在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直径100-200微米。分生孢子梗栅状排列,单胞,无色,棍棒状,大小1.5-2微米×3-4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双胞,上胞大且圆,下胞窄且尖,分隔处缢缩,内含2-4个油球,大小20-24微米×7-9微米。偶尔产生单胞分生孢子。
生理特性
菌丝生长适温为20-25℃。分生孢子在水中才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0-35℃,最适25℃,最适pH6-7。10%叶片浸出液及1%葡萄糖可增加孢子萌发率,琼脂促进萌发的效果最好。 该种病原除侵染苹果外,还可侵染沙果、海堂、山定子等。
为害症状
苹果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果实和叶柄。
叶片症状:褐斑病在叶片上主要有针芒型、同心轮纹型和混合型3种。①针芒型。病斑呈针芒放射形向外扩展,斑点小且多,形状不固定,病斑上有很多隆起的小黑点,后期叶片渐黄,病部周围及背部仍保持绿色。②同心轮纹型。发病初期叶面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中心黑褐色,周围黄色,病斑周围有绿色晕圈,直径1-2.5厘米,病斑中心出现轮纹状黑色小点,病斑背部中央深褐色,四周浅褐色,无明显边缘。③混合型。病斑暗褐色,较大。近圆形或数个不规则病斑连接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直径0.3-3厘米,其上散生黑色小点,但轮纹状不明显,后期病叶变黄,病斑边缘仍保持绿色,时间长了病斑中间呈灰白色。上述3种症状一般难以区分,品种不同发病症状不同。3种症状共同特点: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变黄,周围仍保持绿色晕圈,且病叶容易脱落。
果实症状:果实染病初期果面有淡褐色小点,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褐色斑稍凹陷,直径4-6毫米,表面散生褐色小点,病斑表皮下果肉褐色,组织疏松不深,呈干腐海绵状。
叶柄症状:叶柄染病后,产生长圆形褐色病斑,常常导致叶片枯死脱落。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团或分生孢子盘在落叶上越冬,第2年春季降雨后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冲溅至树冠下部的叶片上,成为初侵染菌源,继而进行多次再侵染。一年内有多次再侵染,其周年流行动态可划分为4个时期。4-6月为病原菌的初侵染期,其中落花后至6月底是子囊孢子侵染期,也是预防褐斑病的第1个关键时期。7月是病原菌累计期,初侵染病斑于7月发病,并大量产孢,进行再次侵染,不断积累侵染菌源,防治病害的第2个关键时期。8月、9月是褐斑病的盛发期和大量落叶期,病原菌若在7月底累积至一定的数量,再遇连续阴雨,可导致病原菌的大量侵染,引起严重落叶。10月、11月随着气温下降,病叶不易脱落,病菌在病叶内不断生长扩大,为越冬作准备,10月底果园内的病叶数量直接决定了越冬病菌的数量。凡春季多雨、夏秋季多雨、高温潮湿的年份,病害就会流行。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潜育期一般为6-12天,最长可达45天,发病至病叶脱落历时13-55天。气温高时,潜育期短,发病进程迅速,病叶脱落快。
流行规律
适宜的气候条件是褐斑病发病较重的主因,不同年份褐斑病发生早晚和发生程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当年雨水来得早晚和降雨次数多少、降雨量大小而定,降雨早、次数多、雨量大,褐斑病发生早且严重,降雨次数少且雨量小,褐斑病发生晚且轻。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药剂可选择戊唑醇、丙环唑、宁南霉素、多抗霉素、农抗120等,喷药时要兼顾叶片背面、树体内膛及树冠下部叶片,力求均匀周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6 10:06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