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小松饼),主要指两种以面包为原料的食品,一种用
酵母发酵而成;另一种更为“快速”的方法是用
烘烤粉或者
烘烤苏打对面包进行处理而制成。
早期的“快速”玛芬类似小蛋糕,也可能是玉米面包的改良食品。早期的玛芬相较于现代,口味没那么甜,而原料也不多。由于制作快又容易,往往被当作早餐。但因其放置时间稍长就会变得不新鲜走味,也妨碍了其成为架上食品来销售,所以在20世纪中期前很难在厨房以外的地方看到玛芬。当时玛芬的原料只限几种谷物(玉米、麦麸或是麦片)和少量的添加物(如
葡萄干、
苹果或
坚果等)。Farmer在1896年的时候列出了制作“快速”玛芬的15种食谱和原料:其中2种方法各需一个鸡蛋、“浆果”、麦片、全麦面粉和黑麦;一种方法需要玉米粉,一种方法需要熟饭,剩下的三种方法是简单的“一个鸡蛋式”的改良版。
Farmer在她的食谱中使用了一个词“珍宝”,此方法将松饼在菱形的盘(珍宝锅)中烘烤。随着纸模的发明,难清洁的“珍宝”盘不再流行,今日也难觅芳踪了。不沾锅的发明使得制作各种形状的玛芬(动物、节日吉祥物等)变得容易,但圆形仍是标准形状。
1950年代,在美国有几家公司推出了包装好的玛芬产品。1960年代后,有人将玛芬看作像甜纳圈那样的饮食商机,而尝试连锁经营。复合式咖啡店的出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玛芬。结果在美国形成了地区性的食品连锁,如座落在美国南新英格兰的ThepewterPot,但是没有一家店能够覆盖全美;而在大洋另一边的澳大利亚,贩卖美式玛芬的muffinBreak连锁店则扩展到了新西兰和英国。
1970和1980年代期间,
玛芬的制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是原来那种平凡简单的食物。其中的因素包括了家庭烘烤数量的下降、健康食物运动的影响、专业食品店的出现和咖啡美食店的风潮(星巴克为例),都影响到了当代玛芬的制作标准。
因为防腐剂的添加,使得玛芬在出炉后不因时间而走味,但是却不会比现作做的好吃。不过另一方面,即使加了防腐剂,也似乎比那些易胖的甜纳圈和丹麦糕饼好。而“健康型”玛芬采用了全麦和“天然”的成份,如酸乳酪和各种蔬菜等。但是为了让不含人工添加剂成份的“健康型”松饼能够多摆一会儿,不得不添加更多的糖和脂肪。伴随快餐业和快餐咖啡业的兴起,玛芬要比之前的玉米玛芬的成分更加多样化,很难看到一个写着“椰子-杏仁-樱桃-巧克力”的、不然就是有一个小婴儿头那么大的玛芬了。
对于需要制作更大玛芬、且不光是尺寸增加的市场潮流,导致了新型家用玛芬烘烤盘的出现。由于玛芬顶部到底部区域比例的相当大的变化——原先传统意义上的小圆顶变成了的大蘑菇头,顾客们意识到要做出不同松软质感的顶部、烘出不松垮的、粗些而坚实的底部的玛芬,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烘烤盘样式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