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茶叶节
英山县传统节日
自1992年以来,英山县(英山地处大别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故里,现代著名作家刘醒龙、熊召政、姜天民也生长在这里。)每年谷雨节(4月20日)隆重举办茶叶节。早在唐代,英山生产的“团黄”、“蕲门”和安徽生产的“黄芽”并称淮南三茗,被列为贡品运往京都长安。享有“鄂土茶称圣,英茗味独珍”之美誉。每年英山茶叶节,中外茶商蜂拥而来,茶叶拍卖价曾创全国茶叶斤价颠峰——每公斤“春笋”单价高达3.96万元。2002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到了900万公斤以上,居全国第三、湖北省第一。
创新之举开先河
“绿借高山云雾染,茶同幽谷惠兰香”。虽然英山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一直是当地人接待宾客、馈赠亲朋的佳品,但是长期以来,英山茶叶在市场上基本没有名气。就是在本地,茶叶也只是农民种在田边地头的农副产品。
1992年初,英山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为提高农民种茶积极性,发挥特色农业优势,推动茶叶产业发展,更好地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专题向县委、县人大提出举办英山茶叶节的建议。县委、县人大及时采纳了这一建议,并由县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确定从1992年4月20日起,每年4月20日(谷雨节)为英山茶叶节。
当年4月21日至23日,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英山茶叶节在县政府宾馆隆重举行。各级领导、有关专家、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茶商共750余位嘉宾应邀参加。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社、湖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纷纷派出记者进行宣传报道。
开幕庆典为来宾们奉上了一道道精品大餐: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画家们现场巧绘丹青、令人叫绝;书法爱好者当众挥毫、翰墨飘香;群众游行阵容整齐、声势浩大。最为精彩的是“十佳名茶”、“十佳茶场”、“十佳制茶能手”的评选,竞争激烈、悬念不断;茶叶交易会热闹非凡、购销两旺,成交额高达1380万元。
本届茶叶节上,英山名优茶崭露头角,杨柳湾镇水口桥茶厂生产的“羊角春”跻身“湖北十佳名茶”,国营长冲茶场生产的长冲绿茶被载入《中国茶经》。
首届中国英山茶叶节的举办,开创了全国绿茶办节的先河(根据可以查到的资料,云南省凤庆县早于英山一年开始举办茶叶节,但该县出产的是滇红茶),竖立了英山茶叶发展的丰碑。
科技支撑畅销路
英山县地处大别山南麓,境内群山起伏、气候温和、日照充分、雨量丰沛,种茶历史悠久,盛产名优茶叶。
从1992年4月第一届茶叶节起,中国英山茶叶节已连续在英山、武汉、北京等地成功举办了二十届。茶叶节是英山人民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的一项创举。通过一届又一届茶叶节的举办,以茶会友,以节为媒,在促进茶产业发展壮大、茶农增收致富的同时,推动了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开放了山门,繁荣了经济,取得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效益的丰收,为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英山茶叶节即将盛大开幕之际,让我们对历届茶叶节进行一次精心盘点,再现那些精彩的瞬间。
春茗一两值千金
1998年4月20日举行的第七届茶叶节,震动了英山,震动了英山人民,40万父老乡亲为之欢声鼓舞,热血沸腾。
茶叶节来了外国人。受本届茶叶节组委会邀请,国家部委、省政府领导、专家学者等各界嘉宾,以及新闻记者,演艺明星和知名企业老总纷至沓来。贵宾的队伍中,居然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宾,他们是欧盟驻华科技参赞、希腊和芬兰等国的驻华使节。身处大别山腹地的英山人民,看到他们是那么的新奇。而英山又是那样让他们神往:美丽的茶园如画,醇香的清茶如酒,灵秀的山水如诗,一切都让他们流连忘返。
茶叶价格堪比黄金。英山茶叶经过几年的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在名优茶生产加工上,涌现出了春笋、春茗、春蕊等系列精品。为检验英山茶叶提档升级的成效,也为打造精品名牌,本届茶叶节别开生面地举行了极品名优茶拍卖。十余家茶厂选送的精品名优茶,面向中外茶商和茶叶爱好者公开拍卖。竞买人互不相让,报价一路飙升,在围观者的惊叹声中,随着拍卖师一锤落下,全场轰动:由雷家店镇汪家山茶厂制作的500克春笋以1.18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一锤,敲开了当时绿茶交易单价的新纪录;这一锤,敲实了英山人民坚守茶业的大决心;这一锤,敲响了英山茶业蓬勃发展的战鼓声。5月22日,《人民日报》对此以《斤茶万金》为题进行了报道。
这届茶叶节另有两大亮点,直接影响了以后英山茶叶产业的发展。
一是世界第一座以茶叶为主题的公园在红山镇乌云山村落成。乌云山茶叶公园是全国第一家以茶叶命名的公园,是茶园公园化、村庄花园化建设的典范。该村以茶叶为支柱,发展茶产业,挖掘茶文化、扩大茶旅游。2012年已建成示范茶园30公顷,仿古型建筑茶叶厂房1100M2,拥有各种制茶机械设备百余台套。掩映在碧水青山里的30多户农家乐,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2012年乌云山村已成为全省茶叶强村、湖北生态名村、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为英山茶叶规模发展提供了经验。
二是英山第一个商会——英山茶商会正式成立。一大批茶叶生产商、经销商和经纪人纷纷入会,广大茶商从此有了自己的家。在他们的推动下,英山茶叶走出英山,走出湖北,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第七届茶叶节,是英山茶叶发展新的里程碑。
誉满江城大市场
是关门念经,还是出门拜佛?
本届茶叶节刚刚开始筹备的时候,有领导建议,要改变以往“请进来”的模式,主动出击,瞄准大都市、搭建大舞台、融入大市场,到大城市去举办茶叶节,更加能够扩大英山茶叶的影响。但也有人担心在大城市搞活动花费太高,怕财政难以负担。
当时的情况是,以“春笋”、“春蕊”、“春茗”为代表的英山名优茶制作技术已经成熟,首个茶叶地方标准也经省技术监督局批准,在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产量显著增长,一度超过了普通绿茶。但在全国茶叶市场占据的份额没有明显的变化,价格也远远低于质量相当的其他知名茶叶。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对英山茶叶不甚了解。茶叶节邀请参加的人员有限,加之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英山,更别说英山茶叶。
英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多次研究商讨,决定为了广大茶农茶商的利益,为了茶业产业的发展,进军武汉,扩大影响,抢占商机。
2003年4月20日。
武汉。“中南第一茶市”京汉大道茶叶批发市场。
新茶飘香,高朋满座。沐浴着雨后初晴的灿烂春光,中国英山第十二届茶叶节在这里隆重开幕。
大城市孕育着大市场。许多得到信息的茶商自发参加节会,在亲自品尝了英山茶叶后,无一不赞口不绝。拍卖会再次爆出轰动新闻,一款100克春笋拍卖价高达8800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叶”,创下历年来省内绿茶最高单价。
走出英山的此届茶叶节,展示了英山茶叶的巨大吸引力。统一的茶叶地方标准的颁布实行,为名优茶品提供了坚强的质量技术保障。节会当天,签订茶叶销售合同350万公斤,销售额8860万元。本届茶叶节深深地留下了英山茶叶品质飞跃的印迹,开启了英山茶叶走出英山创新发展的征程。
云雾茶香北京城
2004年4月20日,中国英山第13届茶叶节在北京八大处公园和英山县城同时举行。
围绕“英山云雾茶·健康新概念”的主题,北京主会场主体活动丰富多彩:以英山云雾茶推介会、英山云雾茶供求见面会、英山同乡联谊会为主体,展示了英山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果;以英山茶文化展示、茶与健康知识讲座、茶文化博览、八刹品佳茗、茶诗茶画笔会、京城百姓茶趣谈征文为主体,展示了英山茶叶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北京茶馆茶艺风采大赛、鲜茶现场炒制为主体,展示英山茶叶制作的无穷奥秘。活动一个连着一个,风流尽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京城各大媒体,对节会的盛况进行了全面报道。作为毕昇故里的英山,因茶开始广为人知。《湖北日报》报道:英山把茶叶节办到了皇城根下。
英山分会场的特色活动,则是在鄂东茶叶市场内举行的英山云雾茶首届茶王擂台赛。十几口大铁锅一字排开,热浪滚滚;十几位各乡镇选派的制茶高手统一着装,跃跃欲试。随着一声令下,鲜嫩的茶叶倒入锅内,清香顿时弥漫了整个赛场。杀青、揉捻、干燥,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所有选手都使出看家本领,期待一举夺魁,获得首届“茶王”桂冠。
本届茶叶节会,将挖掘茶文化贯穿活动的始终。特别是茶王擂台赛的举行,激发了人们研究茶叶的热情,英山茶叶制作技术由此迅速提升。迄今评比出的八位茶王,是英山茶叶制作的明星,他们带动了全县茶叶制作技术的进步。英山茶产业发展中的茶文化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小小一片茶叶,凝聚了天地的精华;淡淡一杯清茶,饱含着人生的哲理。如果说本届节会在英山茶叶发展史上的地位,它应该是一座文化碑,英山茶叶从追求外在的美开始发掘内在的意。这项探索在今天仍在继续,永无止境,它引领着英山茶叶向更高更深目标进发。
携手旅游齐发展
从本届茶叶节开始,英山茶叶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2007年4月20日茶叶节开幕式上,“英山云雾茶”集体商标正式启用,一批龙头企业率先获得了使用许可证。原料来源、加工流程、管理体系、质量保证等环节都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行列,英山茶产业的发展进入了品牌塑造阶段。
按照发展茶产业、打造茶品牌的思路,在仔细分析讨论后,英山县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了茶叶地理商标“英山云雾”的注册申请。商标注册成功后,邀请省农业厅和省农科院的专家学者,组织“专家论坛”,问诊茶叶发展难题,问计茶叶发展方向,迅速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对2002年制订的茶业地方标准进行了修订,在“春笋”、“春蕊”、“春茗”等系列产品基础上,新增了“碧剑”、“龙特”两个品种,形成了一个统一商标对外销售,多个系列产品齐头并进的茶叶产销格局,进一步提高了新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二是面向全国征集“英山云雾茶”商标标识和广告语,开通了英山云雾茶网站。朗朗上口、意味深长的宣传广告“英山云雾茶,一茶品天下”,在大江南北开始叫响,进一步提高了新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三是融合资源,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支持县内茶叶生产企业建设自己的高效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升茶叶种植水平,增加茶农生产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新品牌的市场带动力。茶叶专业合作社组建全面铺开,发展壮大翻身湾、志顺等10余家茶叶企业,催生了年销售额过100万元的销售大户62家,实现了全县茶农人均增收300元。
品牌的做强做大,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毕昇故里·云雾茶乡”生态旅游的发展。以乌云茶叶公园为主的高效生态茶业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采茶踏青、旅游观光的游客,显示出茶乡的巨大魅力。
4月21日,首届南武当国际武林大会在大别山主峰风景区隆重举行,掀起了英山旅游发展的高潮,也是本届茶叶节的经典之作。将茶产业、茶文化与旅游业、道教文化有机结合,为打造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夯实了英山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据资料统计,节会当天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节会期间全国共有20多家旅行社先后组团到英山。
第十六届茶叶节,是英山县茶产业发展壮大进程中的标志碑。它标志的是英山茶叶无牌无品、无名无姓甚至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时代的结束,标志的是英山云雾这一茶叶精品名牌的新生,标志着特色兴县与旅游活县两大战略的有机结合,标志着英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开始。作为毕昇故里、温泉名城、茶丝之乡、休闲胜地的英山,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结语
“意厚情深迎远客,山城茶节品鲜茗”。英山人对茶叶节有着特殊的感情,年年如期举行的茶叶节会已经成为山城40万人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一件不可或缺的大事。
二十年来,中国英山茶叶节见证了当地政府惠农为民、改善民生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山城儿女脱贫致富、创业创新的美好希望,折射出英山茶叶不断发展、争强创优的艰辛历程,展现了英山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老区精神。
年年岁岁“茶乡事”,岁岁年年“节不同”。中国英山茶叶节的内容和形式,每年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它不仅浓缩了英山茶产业发展的光辉历史,也见证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变迁。
过去的二十届茶叶节,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次惊喜,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回忆。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英山茶叶节还将与时俱进,继续续写新的传奇。
山城四月茶叶飘香,毕昇故里生机勃发。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的浩荡东风里,中国英山第二十一届茶叶节开幕在即,又一个精彩即将上演……
参考资料
中国英山茶叶节亮点回眸.黄冈新闻.2012-11-28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7 19:06
目录
概述
创新之举开先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