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是丛书一册,本套丛书以叙述文学事实为主,包括所有重要流派,作家、作品。尽量利用国内外新资料,表述注意可读性,结合形式分析内容,附有大量引文和译文。各卷的编撰人都是长期从事英国文学研究的学者,资料掌握详尽,研究透彻、到位,这使本丛书成为大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扩展文学视野、加深文学理解的良师益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多卷本《英国文学史》的第二卷,所涉及的范围是1500――1660年,即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本卷的编写原则一如已在先出的第五卷(二十世纪卷)序中所阐明的,包括下列几点: 1.读者对象:我国的大学生、研究生和一般文学爱好者。 2.着重叙述性,以说清事实为主。评论包含在叙述之中,要有中国观点。 3.以
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4.着重作品本身,因而较多地引用原文段落,加以翻译。 5.写法也要有点文学格调,文字清楚,简洁。 至于史的本身,则既要有大的发展脉络,主要是文学品种发展的脉络,又要有足够的具体细节;重要作家和问题则作“特写式”处理,专章讨论。 总起来说,就是想写出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 这当然只是一个奋斗目标。实行起来,困难很多,目标究竟达到了没有,或达到什么程度,都有待读者检验。不过有目标还是比没有好,可以使努力有个方向。 具体到本卷,我们面对的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为关键的一个发展时期,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两大巨人都在里面。作为编写人,我们时时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使写出的东西多少对得住这个伟大的文学时代,而又对我国读者有点帮助? 由于这个时期的文学牵涉广,需要掌握的材料也多,我们时感学养之不足。然而我们也作了努力,大致是在下列方面: 1.由于这是一个意识形态上斗争激烈的时期,我们把文学史的范围略为扩大,谈到了社会、政治、宗教、哲学、科学的兴起等问题。 2.突出文学品种的演进,诗剧的兴衰一连用八章叙述,使其有首有尾,发展的轨迹明显。 3.诗也占八章,把“黄金时代”各家及其后的两大诗派都包括了,又加弥尔顿一个整章。 4.各体散文占七章,其中十七世纪占五章,覆盖面广。 5.这也是一个翻译繁荣的时期,也有一整章专门论述。 执笔者二人的分工是:戏剧部分11――12、14――18章由何其莘担任;戏剧的第13章即莎士比亚章和全书的其余部分,即1――10与19――26章由王佐良担任。两人时时交换意见,并互相审稿,虽然各人所处理的文学品种不一,因而写法也不尽一致,但由于事先有总规划,又在叙述中注意联系,相信全书仍是一个整体。 卷中引文甚多,除有关语言本身的几则外,一般都有译文,译文部分由执笔者自译,部分来自下列各书: 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卞之琳译《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杨周翰著《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王佐良主编《英国诗选》(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何其莘 何其莘,男,出生于1947年7月,62岁。广东大埔县人。英语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西宁军工厂工人,
西安外国语学院英文系助教、讲师,
美国阿克伦大学及
肯特州立大学英文系硕士生、博士生,西安外国语学院英文系主任、副教授、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系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国英国文学学会会长,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理论和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专业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英语组组长。199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2006年11月,
【简历】
1980年晋升为讲师。
1981年自费赴美国攻读研究生学位;
1984年在阿克伦大学英语系获硕士学位;
1986年在
肯特州立大学获英美文学博士学位,主攻方向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英国戏剧和莎士比亚;
1986年底返回西安外国语学院任教;
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
198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英语系系主任;
1990年调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
曾任英语系系主任,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现任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英语组组长,中国英国文学学会会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006年11月起,受聘担任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
英语、英美文学
【主要科研成果】
2.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与王佐良合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1998年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199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3. 《英国戏剧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译林出版社,1999
4. Listen To This(《
英语听力教程》共6册),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93;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 《新概念英语》(新版)(共10册),与亚历山大合著,朗文公司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出版,1997-2000
6. 《特罗伊罗斯和克莉西达》,前言与注释,商务印书馆,1995
7. 《飘》,前言与注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8. 《儿子与情人》,前言与注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9. 《印度之行》,前言与注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10. 《双城记》,前言与注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获奖情况】
1989年获优秀教学成果奖陕西省一等奖,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被授予'人民教师'勋章,1996年被确认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学术团体及社会团体任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英语组组长
中国英国文学学会会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佐良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
1929年至1934年,在
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
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
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
英国牛津大学为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
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
目录
第1章 总图景
第2章 社会景象
第3章 莫尔
第4章 16世纪散文
第5章 翻译家们
第6章 诗歌序论;华埃特与萨里
第7章 锡德尼
第8章 斯宾塞
第9章 黄金时代的其他诗人
第10章 马洛与莎士比亚的非戏剧诗
第11章 戏剧序论
第12章 马洛、基德和其他先驱者
第13章 戏剧家莎士比亚
第14章 琼森
第15章 鲍蒙特和弗莱彻
第16章 马斯顿和其他喜剧作家
第17章 韦伯斯特和后期悲剧
第18章 一个戏剧时代的结束
第19章 诗歌续论;琼森和他的“儿子们”
第20章 多恩和玄学派诗
第21章 17世纪前半散文序论;“钦定本”《圣经》及其影响
第22章 培根的科学哲学和散文
第23章 诸家风格和风格之争
第24章 随意文体
第25章 小册子及其他
第26章 弥尔顿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大事年表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