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水镇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下辖镇
苦水镇,隶属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位于兰州市郊,地处永登县东南,庄浪河下游,南邻西固区河口镇,北接永登县红城镇,西与红古区相邻,东连永登县树屏镇。区域面积454.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户籍人口33044人。
历史沿革
汉魏晋十六国时,金城郡枝阳县治在今苦水一带。
隋唐时,属广武县。
元代,属庄浪州。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建苦水堡,属庄浪卫。
清时,属凉州府平番县。
清末,属平番县李佛镇。
1949年,属永登县苦水区。
1957年,撤区建苦水乡。
1958年,成立苦水公社。
1967年,更名新华公社。
1970年,复称苦水公社。
1983年4月,改苦水乡。
1999年,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苦水镇下辖周家庄、大砂沟、寺滩、转轮寺、苦水街、沙湾、大路、胡家坝、十里铺、下新沟、上新沟、新屯川1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02个村民小组。
2020年6月,苦水镇下辖12个行政村:周家庄村、大沙沟村、寺滩村、苦水街村、转轮寺村、沙湾村、大路村、胡家坝村、十里铺村、下新沟村、上新沟村、新屯川村,镇人民政府驻大路村555号。
地理环境
苦水镇位于兰州市郊,地处永登县东南,庄浪河下游,南邻西固区河口镇,北接永登县红城镇,西与红古区相邻,东连永登县树屏镇。总面积为454.5平方公里。
人口
2011年末,苦水镇辖区总人口32286人。
2017年,苦水镇常住人口31268人。
2018年,苦水镇户籍人口32305人。
2022年,苦水镇有8064户33044人。
经济
2011年,苦水镇有耕地面积3.7万亩。农业总产值2.2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花卉、苗木等。玫瑰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90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畜牧业总产值42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名优特农产品有苦水玫瑰,产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玫瑰之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
2011年,苦水镇工业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和玫瑰系列深加工产品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商业网点183个,职工526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城乡集贸市场1个。玫瑰系列产品远销深圳、广州等地,财政总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各类存款余额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1亿元,比上年增长7%。
2018年,苦水镇有工业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家。
2021年底,苦水镇各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苦水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108个,创作完成的文化艺术作品有秦腔本戏30余折;各类艺术表演团体8个,演职人员500余人;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农家书屋12个,藏书4万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高高跷、兰州太平鼓、下二曲、二月二龙抬头社火、铁芯子等,其中高高跷在成都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获“太阳神鸟”金奖。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苦水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250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11所,在校生1300余人,专任教师15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960人,专任教师9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苦水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个,均为卫生院;病床10张,固定资产总值2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7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7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9/万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1万人,参合率96%。
社会保障
2011年,苦水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户,人数25人,月人均214元,比上年增长7.3%;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601人次,共支出45.4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88户,人数1512人,支出170万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4人,支出15.8万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医疗救助87人次,农村临时救济18人次,支出2.7万元,比上年增长5.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92人。社会福利费7.4万元。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86人,参保率29.6%。
交通
2011年末,苦水镇有铁路兰新线、312国道过境。有县乡(镇)级公路43条,总长52千米。
参考资料
2020年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20 13:5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