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时期。
[5]鲂(fáng):鳊鱼。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鲂,今伊洛济颖鲂鱼也。广而薄,肥恬而少力,细鳞,鱼之美者。”
[6]昊(hào)天:即上天。昊:大,常用来指天。《
尔雅·释天》:“夏为昊天。”灵雨:好雨。《诗·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命彼倌人。”笺:“灵,善也。”
此诗写伏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天灾人祸下的苦难生活,流露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深同情。诗歌前十四句描绘了伏旱的惨状。由于连月不雨,土地干裂,苗叶生虫。秧田已可骑马,见出干旱之严重。由于干旱,米价腾贵,河滩扬沙,井水干涸,林焦鸟啼,鱼虾干死,人也气喘皮黑,热病而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个令人心酸的画面。当时水利条件极差,农民靠天吃饭,天不下雨,农民束手无策。其悲苦情状历历如在目前。后半部分写诗人的愿望和感慨。希望天能下雨,解除干旱,使百姓稍有收成。然而纵有收成,也仅够交租税,否则谁能经受得往官吏的严刑毒打?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全诗用通俗的语言,不加雕琢地描绘了旱灾之年的农村景象,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叙写之中流露出诗人的忧民情怀。
张纲孙(生卒年不详),字祖望,钱塘人。
沈德潜论其诗曰:“古诗得杜一体,时武陵诸子,以祖望为最。”可见诗人曾长期生活在武陵(今
湖南常德)一带。钱塘可能是他的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