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士,汉语词语,拼音是ruò shì,一般指仙人,出自《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
典源
《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
「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于蒙谷之上。见一士焉,深目而玄鬓,泪注而鸢肩,丰上而杀下,轩轩然方迎风而舞。顾见卢敖,慢然下其臂,遁逃乎碑。卢敖就而视之,方倦龟壳而食蛤梨。卢敖与之语曰:『惟敖为背群离党,穷观于六合之外者,非敖而已乎!敖幼而好游,长不喻解,周行四极,惟北阴之不窥,今卒睹夫子于是,子殆可与敖为交乎!』若士者齤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宁肯而远至此。此犹光乎日月而载列星,阴阳之所行,四时之所生。其比夫不名之地,犹窔奥也。若我南游乎冈㝗之野,北息乎沉墨之乡,西穷窅冥之党,东开鸿濛之光。此其下无地而上无天,听焉无闻,视焉无眴。此其外,犹有汰沃之汜。其余一举而千万里,吾犹未能之在。今子游始于此,乃语穷观,岂不亦远哉!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上,吾不可以久。』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东汉·高诱注:「卢敖,燕人,秦始皇召以为博士,使求神仙,亡而不反也。」
释义
典源译文
卢敖漫游到了北海,经过太阴,进入玄阙,到达蒙谷山。发现有个人在那里,此人眼眶深陷,鬓发乌黑,脖子粗短,双肩耸起像老鹰,上身丰满,下身瘦削,正迎着风翩翩起舞。此人回头看见了卢敖,慢慢放下手臂停止舞动,逃避到山脚后面。卢敖走近去观察,此人正蹲在龟壳上吃蛤蜊。卢敖于是上去与他搭话:“唯有我卢敖离乡背井,远离人群,观览遍六合之外的所有地方,这样的人恐怕难找第二个吧?我卢敖从小喜欢周游四方,长大以后这种兴趣也没改变。我游遍了四方极远的地域,只是还没见过北阴。今天我在这里突然与你相遇,不知你愿意与我为友吗?”这时这位人士露齿而笑说:“嘿嘿,您是中原人,竟然远道来到这个地方。不过这里仍然日月照耀,满天星辰,阴阳运行,四季变化,这儿与那个叫不出名称的地方相比,还只是个小角落。像我向南游过的无边无际的空旷之地,在北方休息在寂静幽暗的地方,向西跑遍幽深边远的地方,往东一直来到日出之处。这些地域是下无地而上无天,听不到任何声音,看不清任何物件。此外还有水天相连的海洋的边岸,我尽管一动就是千万里,但我还是无法达到那里。现在你才游历到这里,就认为看尽了一切地方,与我上述说的那些地方比,你不觉得差远了吗?不过你呆在这里好了,我与汗漫先生已约好在九垓之外会面,所以我无法在这里久留陪你。”说完,若士一举臂、一耸身便飞入云端。
大概释义
“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后因以“若士”代仙人。
示例
唐唐彦谦 《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 壶公 。”
元 顾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东海招若士,西池访 阿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