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属
豆科下的一属
苜蓿属(Medicago L.)是豆科下的一属。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边缘通常具锯齿。总状花序腋生,有时呈头状或单生,花小;苞片小或无;萼钟形或筒形;花冠黄色、紫色、堇青色、褐色等。荚果螺旋形转曲、肾形、镰形或近于挺直,比萼长,背缝常具棱或刺;有种子1至多数。种子小,通常平滑,多少呈肾形,无种阜。
植物学史
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创立了苜蓿属,1873年Urban将苜蓿属分为11个组46个种,1963年女科学家Heyn将27个一年生苜蓿物种归入为1个组(Spirocarpos)4个亚组,1979年Lesins K A和Lesins I出版专著《Genus Medicago(Leguminosae),A Taxogenetic Study》将苜蓿属分为4个亚属14个组56个种,1988年Quiros和Bauchan首次提出紫花苜蓿复合体,将苜蓿属分为54个种。1987年,加拿大植物分类学家Ernest Small将24个胡卢巴属一年生物种划分至苜蓿属。Small在全球苜蓿属研究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以第一作者发表苜蓿属有关的论文62篇。2011年,Small出版苜蓿属分类经典专著《Alfalfa and relatives:Evolu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edicago》,认为苜蓿属包括87个物种14个组,其中3个组进一步分为10个亚组;依据时间梯度划分,在1753-1800年、1801-1850年、1851-1900年、1901-1950年和1950-2000年,人类发现苜蓿属新物种数量分别是26、28、17、5和11个。
中国苜蓿属植物资源的分类仍较混乱,已出版的文献中关于苜蓿属植物种数的记载不尽相同,《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972年版)记载中国苜蓿属植物6种;《中国苜蓿》(1995年版)记载了12种3变种6变型。1998年版的《中国植物志》将中国苜蓿属植物分为13种1变种。卢欣石等考察研究认为,中国苜蓿属植物种数(包括亚种和变种)总计46个,其中中国苜蓿属野生多年生种数为30个(12个变种,1个亚种),一年生种5个,由中国国外引进种数为11个。
早在公元前490年,罗马作家Pling和Strabo就描述了苜蓿作为马和其他动物的食料。之后,苜蓿由入侵者、探险家、传教士等传入欧洲,后进入南美洲。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第二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苜蓿种子,先在长安附近种值,后由宫廷逐渐扩散到黄河流域及整个西北地区,现已遍布中国并形成适应各类气候及不同环境条件的多个品种。苜蓿由殖民者首次引入美国东部是在1736年,此后又从南美、欧洲、俄国、秘鲁、印度、非洲、阿拉伯半岛、地中海地区、伊朗、阿富汗等地引进多个资源类型的苜蓿,形成美国今天栽培苜蓿不同品种的资源基础。在19世纪初,苜蓿由欧洲传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使世界各地都有了苜蓿分布。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无香草气味。羽状复叶,互生;托叶部分与叶柄合生,全缘或齿裂;小叶3,边缘通常具锯齿,侧脉直伸至齿尖。
总状花序腋生,有时呈头状或单生,花小,一般具花梗;苞片小或无;萼钟形或筒形,萼齿5,等长;花冠黄色,紫苜蓿及其它杂交种常为紫色、堇青色、褐色等,旗瓣倒卵形至长圆形,基部窄,常反折,翼瓣长圆形,一侧有齿尖突起与龙骨瓣的耳状体互相钩住,授粉后脱开,龙骨瓣钝头;雄蕊两体,花丝顶端不膨大,花药同型;花柱短,锥形或线形,两侧略扁,无毛,柱头顶生,子房线形,无柄或具短柄,胚珠1至多数。荚果螺旋形转曲、肾形、镰形或近于挺直,比萼长,背缝常具棱或刺;有种子1至多数。种子小,通常平滑,多少呈肾形,无种阜;幼苗出土子叶基部不膨大,也无关节。
产地生境
分布于地中海区域、西南亚、中亚和非洲。在中国,苜蓿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西起新疆,东到江苏北部,东北地区也有少量种植。苜蓿的种植和分布主要和土壤、气候条件有关。在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是中国最适合苜蓿种植和生产区域,主要包括甘肃、陕西、新疆、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青海和江苏等省、自治区。云南、贵州个别海拔1000-1800米的中高山上也有种植。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地区缺少苜蓿是由于不适于苜蓿生长的温热多雨的环境和酸性土壤条件;北方45°N以北地区,由于气温低,春季温度波动性大,不利于越冬度春,苜蓿同样种植较少。
下级分类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苜蓿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其营养价值为各类牧草之首。经过加工的苜蓿干草、草粉、草粒便于贮存和运输,是畜禽配合饲料很好的原料。苜蓿干草在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加拿大的奶牛饲养中已成为一种基本的日粮组分。
苜蓿作为豆科植物其根系具有固氮作用,当年生苜蓿可结合土壤中的氮约35-305千克/公顷,是轮作倒茬的重要作物。苜蓿根系发达,可以防风固沙,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苜蓿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是中等耐盐植物,种植苜蓿可降低土壤含盐量,对盐渍化土壤具有很好的改良作用。因此,苜蓿也是中国西北地区保持水土,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作物。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苜蓿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
食用价值
苜蓿的食用价值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在中国乡村,人们采摘苜蓿嫩芽作为蔬菜。由于苜蓿花期较长,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药用价值
历代农医类书籍中对苜蓿多有记载,陶弘景著《名医别录》将苜蓿列为菜部上品,其“味苦,平,无毒,主安中,利人”;《本草衍义》记载苜蓿“利大小肠”;《重修政和经史政类本草》谓:“苜蓿茎叶平,根寒,主热病烦满目黄赤小便黄酒疸,捣取汁服一升令人吐利即愈”;《本草纲目》谓其有“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之气,通小肠诸恶热毒”之功效。苜蓿全草、根在民间用于治疗肠炎、菌痢、消化不良、肺热咳嗽、黄疸、尿路结石等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苜蓿中所含的黄酮、异黄酮成分具有雌激素、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活性,其重要作用在于可以改变体内自身激素的生物作用;苜蓿皂苷具有抗胆固醇、抗动脉硬化的活性,能够防止内、外源性胆固醇在肠中的吸收,促进胆固醇降解,以及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而加速LDL的非受体清除途径;苜蓿多糖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11:51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