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猪笼草
热带食虫植物
苏门答腊猪笼草(Nepenthes sumatrana)是特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一种热带食虫植物,所以它因此而得名。
形态特征
苏门答腊猪笼草的茎可长达15m,宽至0.9cm,为圆柱形。节间距可长达20cm。叶片革质带柄。叶片为披针形至倒卵形,可长达55cm,宽至9cm。在中脉两侧各有6~8条纵脉,羽状脉明显。笼蔓可长达60cm。
地面笼为卵形或下半部为卵形,上半部为圆柱形。可高达10cm,宽至4cm。每个捕虫笼前都有一对宽至8mm的翼。唇呈圆柱型,宽4mm,唇齿不明显。盖子为圆形,没有附属物。在盖子基部的后方有一条不长于15mm的笼蔓尾。
下位笼为完全为卵形,在唇下不远处有一个笼肩。捕虫笼可高达20cm,宽至10cm。在每个捕虫笼前部都有一对可宽达6mm的翼。唇为圆柱形,宽10mm。盖子为圆形。没有笼蔓尾。
上位笼为漏斗状。是苏门答腊猪笼草可以长出的最大的笼子,可高达30cm,宽至15cm。翼缩小为两个凸起。唇前部凸起,类似于莱佛士猪笼草(N. rafflesiana)的上位笼。
苏门答腊猪笼草的花序总状花序。雄性植株的花梗可长达20cm,花轴可长达70cm。雌性植株的花梗较长,可达30,而花轴较短,不超过40cm。小花梗带有1~2朵花,长达15mm。萼片为卵形,长6mm。
苏门答腊猪笼草在幼苗时期覆盖着稀疏的短毛,成熟后脱落,只在叶片边缘还存在棕色的短毛。
目前尚未发现苏门答腊猪笼草的变种。
生长环境
苏门答腊猪笼草经常生长于陡峭的斜坡上。常在开阔的悬崖上发现苏门答腊猪笼草的小苗,这些小苗也许已经是成年的了,因为只有在森林中才能看到巨大的植株。它的茎可以支持它们攀爬至树冠。
分布范围
苏门答腊猪笼草是苏门答腊西北部特有的物种,并首次发现于实武牙附近的一座山上。苏门答腊猪笼草分布零散,分布范围还未确定。苏门答腊猪笼草生长于未被伐木和农业开发的茂密原始低地森林中。苏门答腊猪笼草更适于生长空气潮湿高,阴暗,土壤为砂质的环境中。它对环境的高要求可能就是导致其分布分散的原因。因此苏门答腊猪笼草比以前面临着更严重的灭绝威胁。
苏门答腊猪笼草在海拔0~800m的地区都有发现。
植物学史
苏门答腊猪笼草由约翰·埃利亚斯·特朱斯曼(Johannes Elias Teijsmann)于1856在实武牙(Sibolga)附近发现。特朱斯曼写道: “在今天和前天(2月1日及3日),我们收集到了四种猪笼草。它们生长在海岸边的灌木丛中,基质只是薄薄的一层腐殖质,在腐殖质下就是海砂了。它们也会生长于海岸的陡崖上,在那里只有少量的泥炭和青苔。苏门答腊猪笼草在这都很茂盛,上面有大量的花和果荚。但在向茂物(Buitenzorg)引种的过程中,只有种子成功发芽长出了新的植株。但这些幼苗生长得非常的慢,且只能结出很小的捕虫笼。”
1858年,弗里德里克·米克尔(Friedrich Miquel)认为苏门答腊猪笼草与包希猪笼草(N. boschiana)是同一个物种。1886年,奥多阿多·贝卡利(Odoardo Beccari)又认为它是苏门答腊特有的大猪笼草(N. maxima)的一个变种。之后,冈瑟·冯·曼那哥塔·勒驰奈·贝克(Günther von Mannagetta und Lërchenau Beck)才提出苏门答腊猪笼草的一个独立的物种。
在约翰·缪尔黑德·麦克法兰(John Muirhead Macfarlane)1908年的著作中,提出将其归为新几内亚特产的托易布猪笼草(N. treubiana)。B·H·丹瑟(B. H. Danser)在他1928年出版的著作《荷兰属印度的猪笼草属植物(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中也支持这个观点。
1986年,罗斯朱迪·塔明(Rusjdi Tamin)和堀田充(Mitsuru Hotta)注意到了苏门答腊猪笼草与托易布猪笼草(N. treubiana)的巨大不同,而再次建议讲苏门答腊猪笼草归为一个独立的物种。
马修·杰布(Matthew Jebb)在1991年也认为应该将苏门答腊猪笼草独立出来。之后的1994年,约阿希姆·那兹(Joachim Nerz)和安德烈亚斯·维斯图巴(Andreas Wistuba )发现苏门答腊猪笼草与长叶猪笼草(N. longifolia)有着近缘关系。1997年,杰布(Jebb )和奇克(Cheek)正式修订了猪笼草属中关于苏门答腊猪笼草的分类,将其归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尽管关于苏门答腊猪笼草的分类有许许多多的观点,但是现在看来这些观点都不是建立在对一个活着的苏门答腊猪笼草的观察得到的。
保护现状
苏门答腊猪笼草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濒危物种名录(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等级为无危(Least Concern)。2001年,根据对野生分布的第一手观察,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标准建议将苏门答腊猪笼草列为濒危(Endangered)。克拉克认为苏门答腊猪笼草不能在人类打扰的原生地中生存。因此,实武牙的快速发展对苏门答腊猪笼草的野外分别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相比之下,苏门答腊猪笼草受到过度采集的威胁较小,因为它常常生长于不可触及的陡峭悬崖上。对于苏门答腊猪笼草和与它有着近缘关系的贝卡利猪笼草(N. beccariana )和长叶猪笼草(N. longifolia)之间的分类十分的混乱,导致了新的保护项目无法正常的开展。
其他相关
猪笼草形态特征
直立或攀援草本,高0.5-2米。基生叶密集,近无柄,基部半抱茎;叶片披针形,长约10厘米,边缘具睫毛状齿;卷须短于叶片;瓶状体大小不一,长约2-6厘米,狭卵形或近圆柱形,被疏柔毛和星状毛,具2翅,翅缘睫毛状,瓶盖着生处有距2-8条,瓶盖卵形或近圆形,内面密具近圆形的腺体;茎生叶散生,具柄,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0-25厘米,基部下延,全缘或具睫毛状齿,两面常具紫红色斑点,中脉每侧具纵脉4-8条;卷须约与叶片等长,具瓶状体或否;瓶状体长8-16厘米,被疏毛、分叉毛和星状毛,具纵棱2条,近圆筒形,下部稍扩大,口处收狭或否,口缘宽约0.2-0.4厘米,内壁上半部平滑,下半部密生燕窝状腺体,有距1-2条;瓶盖卵形或长圆形,内面密生近圆形腺体。总状花序长20-50厘米,被长柔毛,与叶对生或顶生;花柄长0.5-1.5厘米;花被片4,红至紫红色,椭圆形或长圆形,背面被柔毛,腹面密被近圆形腺体;雄花:花被片长0.5-0.7厘米,雄蕊柱具花药1轮,稍扭转;雌花:花被片长0.4-0.5厘米;子房椭圆形,具短柄或近无柄,密被淡黄色柔毛或星状毛。蒴果栗色,长0.5-3厘米,果爿4,狭披针形;种子丝状,长约1.2厘米。花期4-11月,果期8-12月。
参考资料
猪笼草 Nepenthes mirabilis (Lour.) Merr..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0:4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