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评传》正文共六章,以产生文化巨人苏轼的有宋一代(又尤以党派之争、政治变革、学术源流及其关系为重)兼以对苏轼影响颇深的蜀地文化和家学渊源为背景,又不无必要地勾勒其人生轨迹与出处大节,然后重点论述其哲学和史学思想,并以此为支柱辐射苏轼的政治态度、美学思想等各个方面。最后一章既是总结,又是深化和升华,对苏轼一生作了概括。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由匡亚明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由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组织编撰,总计200部、6000余万字,是南京大学文科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凝聚了当代一批学有所长专家的集体智慧。丛书的学术顾问包括丁光训、王元化、安子介、赵朴初、冯友兰、张岱年、杨向奎、任继愈、苏步青、程千帆、杜维明等数十位学者。他们与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共同研讨,从2500年历史长河中选取了270多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作为传主,从整体组合上奠定了中华民族杰出人物思想研究的格局。2006年,该丛书全部编撰完成,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苏轼评传》即该丛书中的一本。
写评传不等同于写传记,因为这不但要为传主立“传”,还要对其进行评判,这就涉及到评价标准的问题。苏轼是产生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巨人,对他的理解和评价也应该立足于中国。因此该书在论及宋代哲学核心问题的时候,针对
冯友兰先生依据西方哲学的某些理念来看待道学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应该根据中国哲学史的实际情形”进行判断。从中读者可以窥见作者写作该书的立足点乃是本土文化。正是这个立场,使得该书在评判苏轼及思想时更为“地道”和科学。而在作者与传主的关系问题上,作者基本采取了平等的态度。一方面,既不过分主观地介入和夸大,即让传主和史实说话;另一方面,本着客观的态度,作者也以当代人的眼光指出了苏轼思想中复杂的矛盾、焦虑甚至迷茫,毕竟再伟大的人也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比如苏轼的人格魅力一直为知识分子所景仰,其对待逆境“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向为人们所称道,但是他的这种旷达并不是一如既往、与生俱来的。书中认为苏轼早期那种“狂士”的抗世傲世情结,是随着后来涉世渐深几经磨难的命运洗礼之后,逐渐转变为“保持自我真率本性的旷达”。这实际上是把苏轼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研究,复原了他应有的光彩、深邃与伟大,也复原了他必然具有的困惑与痛苦,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苏轼。
该书独到的悟解是建立在丰富的史料和深厚的学养之基础上的。由于作者对古代文化和传主所处的特定历史情境熟悉,故在引用苏轼自己著述的同时又征引了大量同时期人物与之交往或对之评价的材料,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医药、军事、科技和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对于一般较少进入学者视野的材料,如碑刻,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由于思想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理解差异性,加之对象距今又如此遥远,故而作者在选材上显示出一定的“张力”。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作者严格地把持着材料的“秩序”。首先,坚持“无一事无来历”的精神,对书中所涉及的史实,几乎都举出文献出处,至于一些文学或哲学术语,也经常是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娓娓历数其源流,精细入微地爬疏和讲解。其次,即使对已被“公认”的记载,作者也坚持谨慎和存疑的态度。如苏轼曾在《苏廷评(序)行状》中叙述过伯父苏涣对于蜀地文风、士风的开启作用。作者通过细心查检史料,在一份还未被人重视的嘉庆《眉州属志》(卷二)中提及的南宋雁塔碑的碑文中发现了线索,配合其他材料,找到了更合乎情理的说法,从而证明了苏轼兄弟对苏涣“中第之事的标榜,是过于夸张的”。这样做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寻找培育苏轼的眉山文化的本来状态和真实情况。仅从此例,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史料的辨别和扬弃能力,以及不唯古、不盲从的科学而严谨的态度。
王水照,男,浙江余姚人,1934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即进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现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出版有《唐宋文学论集》《苏轼论稿》《苏轼其人和文学》《宋代文学通论》《苏轼研究》《苏轼选集》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