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学者按照本派思想主张对《
古兰经》所作的神秘性的注释。10~12世纪,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广为流传并建立了自己的教义思想体系以后,这种思想通过
苏菲教团渗入到逊尼、什叶两大派的思想之中,给伊斯兰教各种学科染上神秘主义的色彩。这种影响也反映到了《
古兰经》的注解内容之中。苏菲主义学者不仅给那些“意义隐晦”的经文以更加深奥的解释,就是一般比较易懂的经文在他们看来也具有字面以外的神秘内容,可以根据原文的意义加以发挥。他们突出了《古兰经》中关于重后世的内容,强调逃避尘世、出世修行的思想。
10世纪伊朗的一位苏菲主义领袖赛海勒·突斯特里编著的《古兰经注》是最早的苏菲派经注之一。在苏菲主义逐步渗入到逊尼、什叶派后,这两派中崇奉苏菲主义的学者,分别将苏菲主义思想溶于自己的学术思想之中,他们在自己的经注中除了引证大量的苏菲主义的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以加强苏菲思想的宣传外,还着重注入,“清心养性”、“克制私欲”、“爱真主”、“求永生”、“入主合一”等主张,甚至有人主张放弃伊斯兰教的主要功课,而用“赞念安拉”、“保守秘密”解释《古兰经》中的礼拜和斋戒。有人还说,“你们要讨伐邻近你们的不信道者”(9:123)这段经文,是号召人们同自己的私欲进行斗争,因为他们认为最接近人者,莫过于自己的私欲等等。把苏菲主义同伊斯兰教正统思想结合起来的经注,内容庞杂,成为包括哲学、法学、文学、养生学等内容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逊尼派在这方面著名的经注有两部,一部是土耳其学者伊斯玛仪·哈基(1652~1725)以阿拉伯文为主、兼用波斯文、土耳其文写成的《古兰经辞义精华》(Ruh al-Bayan),全书印行本为10册;另一部是受苏菲主义影响的伊拉克学者阿路西(1802~1854)著的《古兰经义精华》(Ruh al—Ma‘ani),这是一部将正统派教法学说同苏菲主义思想融合在一起的大型经注,它的编著出版,受到了奥斯曼帝国素丹马哈茂德二世(1808~1839)的支持,在哈乃斐派穆斯林中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