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国际儿童院是20世纪苏联曾先后在瓦斯基诺、伊万诺沃、莫尼诺建立过三所国际儿童院。前后三所国际儿童院虽然实行了不同的院内生活学习与院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但是按照苏联10年一贯制的教育制度实施教育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为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
教育基础,产生了终生的影响。
1917年,苏联
十月革命胜利。1919年3月,共产国际建立。为支持各国的革命运动,保护、抚养和教育各国共产党和革命者的后代,
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准备发起创办国际儿童院。
1926年,
瑞士女共产党员曼托娜·莫泽尔将其父亲——著名的莫泽尔钟表公司经理留下的遗产,捐献给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以资创建国际儿童院。在共产国际及苏共中央领导人之一、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主席斯塔索娃的组织筹划下,1929年8月1日,国际儿童院在
莫斯科南郊的瓦斯基诺落成。这一天正好是世界各国劳动者在共产国际的红色旗帜下,反对
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纪念日,因而瓦斯基诺儿童院亦称“国际红日儿童院”、“国际八一儿童院”。这个儿童院最初可接收六七十个孩子,后来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多,斯塔索娃倡议在距莫斯科以东300公里著名的纺织工业城市——
伊万诺沃建立新的国际儿童院,得到伊万诺沃市老布尔什维克协会的热烈呼应。
1929年8月20日,数万名伊万诺沃工人在纪念1905年革命的集会上,号召为建立新的国际儿童院募集资金,随即开始了坚持几年的星期六、星期日义务劳动。伊万诺沃市工人群众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各地做出了榜样。很快,莫斯科、列宁格勒、哈尔科夫及其他城市的群众,也以同样的形式为建设儿童院捐款。1931年,由巴尔胡洛夫设计的儿童院开始施工。1933年5月1日,一所规模大、设备全的儿童院竣工。为表彰斯塔索娃,儿童院被命名为伊万诺沃斯塔索娃国际儿童院,又称国际第一儿童院,当年夏,瓦斯基诺国际儿童院的孩子全部迁移至此。1937年,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又在莫斯科市郊莫尼诺建立国际第二儿童院。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共产国际为了支持中国抗战,决定将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定为专门接收中国孩子用。1941年,由于中国国内局势的变化和世界战争的影响,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关闭,孩子们又重返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由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领导的儿童院划归苏联红十字会管理。几十年来,国际儿童院共培养近30个国家,70多个民族的2000多名儿童。还有300多名亚非拉等地的儿童在那里学习。校名已改为“国际住宿学校”。
为了保护和抚养这一批孩子,党组织决定,将流落在各地的孩子,陆续送到苏联国际儿童院。其中极少数孩子从法国转道苏联或从大连、东北到达苏联外,绝大多数经由新疆赴苏。新疆军阀盛世才阻断这条国际通路后,被送往苏联去的孩子也大大减少。1941年,最后一批中国孩子到达苏联。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近百名中国孩子(其中有20多人出生于苏联)在国际儿童院受到教育,不断成长。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时时关心着这批在苏联生活的孩子。1946年1月8日,毛泽东给蔡博同学的信中写道:“希望你们一天一天成长,壮健,愉快,进步;并望你们团结一切留苏的中国青年朋友,大家努力学习,将来回国服务。”这一切使孩子们深受鼓舞。
1950年中国与苏联政治局达成协议:凡在18岁以下的孩子都送回中国;18岁以上的青年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回国。孩子们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怀抱,在这块父母生长又为之战斗洒过热血的土地上默默辛勤地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