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唐代杜甫诗作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全诗二十七句,分四段,前三段各六句,最后一段九句。第一段叙端复筵宴,第二段则当筵有感,第三段乃臻简薛华,第四段结醉歌之意。全诗就筵会及薛华醉歌,写出自己对现实的忧虑和怀才不遇的不平情绪。该诗格局整严,脉络流贯,不特律体为然,即歌行布置,各有条理。
作品原文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⑴
文章有神交有道⑵,端复得之名誉早。
爱客满堂尽豪翰,开筵上日思芳草⑶。
安得健步移远梅⑷,乱插繁花向晴昊⑸。
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⑹。
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⑺。
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
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
近来海内为长句⑻,汝与山东李白好⑼。
何刘沈谢力未工⑽,才兼鲍照愁绝倒⑾。
诸生颇尽新知乐⑿,万事终伤不自保。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⒀。
如渑之酒常快意⒁,亦知穷愁安在哉。
忽忆雨时秋井塌⒂,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苏端:后来曾任比部郎中,史籍上对他的评论不好,称他为“俭人”(不正之人), 后来他由于诬陷杨绾,被贬为巴州员外司马。杜甫在这首诗和另一首诗中对他颇为称扬。薛复:人名,无可考。薛华:杜甫把他的歌行与李白的诗并称,但并无诗作传世。薛华当时一同参加宴会,诗题中日“简薛华”,可能是宴后作此诗寄赠。
⑵“文章”句:这句诗是对苏端、薛复的赞扬。他们有两个优点:一是“文章有神”,一是“交友有道”。
⑶上日:指一月一日。《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传:“上日,朔日也。”“朔日”为初一。也有人说“上日”是指正月上旬之吉日,非专指初一日。
⑷“安得”句:席上插有梅花,当是从远处采来,所以说“安得健步移远梅”。这并非希望之辞。
⑸晴昊:即睛天。
⑹开怀抱:即开怀、心胸舒畅的意思。
⑺“急觞”句:《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怒焉如捣。”现代汉语中仍保存着“忧心如捣”这一用语。
⑻长句:指七言歌行。
⑼山东李白:《旧唐书》谓李白父曾为任城尉。李白年轻时曾住在山东多年,故唐时人们常称他“山东李白”。元稹所作《杜工部墓志》中提到李白时也称“山东李白”。
⑽“何刘”句:南朝的何逊刘孝绰沈约谢脁都以诗文著名,但他们俱长五言,而不善于七言歌行。
⑾鲍照:南朝宋文学家,鲍照写过一些拟乐府的七言诗,如《行路难》等,李白受到过他的影响。《晋书.卫阶传》:“琅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珍言,辄叹息绝倒。”绝倒:谓倾倒之极,意思是十分佩服。
⑿“诸生”句:《楚辞·九歌·少司命》:“乐莫乐兮新相知。”
⒀“愿吹”句:《仇注》:“见风吹水动,便想添杯作酒,总是欲多饮以宽怀耳。”
⒁如渑(shéng)之酒:《左传·昭十三年》:“有酒如渑。”渑,渑水,出自齐国(今山东省临淄县一带),水名,此形容酒多。
⒂“忽忆”句:《仇注》:“ 张铤云:井是贵者之墓,犹今言金井也。楚人皆谓楚王坟为井上。”也有些注家认为“井”就是一般水井,由于井塌,而见井下白骨,译诗从张铤说。现代考古学把古代竖式葬的墓穴称为“井”,正与张铤之说合。
白话译文
诗文写得精彩、生动,交友讲究旨趣高,这样的好名声,苏端、薛复早就得到。
满堂心爱的客人都是杰出英豪,正月初一的酒筵上想起芬芳的花草。
哪来这么好的脚力从远处把梅花移来,繁花插得乱纷纷对着晴空照耀。
千里原野上,去年的冰雪还残留未消,试试吧,喝上一百壶酒来敞开怀抱!
我已将衰老,厌恶悲凉的战鼓声,一杯紧接一杯痛饮,想缓解忧心如捣。
年轻人该趁着青春努力,尽情谈笑,请看看我的容颜,如今已经枯槁。
座上的薛华擅长作醉歌,歌词独创,表现出成熟的技巧。
这几年全国诗人作的歌行,要数你和山东李白作的好。
前代的何刘沈谢功力都不够,才能比鲍照加倍,怕也要对你们羡慕、倾倒。
你们让我饱尝到交新朋友的快乐,天下万事,不能保全自己最烦恼。
豪情满怀,面对着落日和西风,盼望把野外的河水也吹来,添注入我的金杯中。
要是美酒像渑水那样源源不绝,使我们永远快活,还管他世上有什么贫困愁苦存在!
忽然想起秋雨时有座古墓崩塌,死者的白骨上长满青苔,怎能不喝酒,让心里感到悲哀?
创作背景
这是在安史之乱开始后的第一个新年即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初一日写的一首诗。这一天,杜甫参加了苏端、薛复举行的宴会,席上还有一位薛华,他是擅长写歌行的诗人。当时战乱初起,唐王朝的统治地位还未根本动摇,叛军的行动仍较为迟缓。因而诗中提到的战乱仍只是一个阴影,人们在筵席上谈的还是友谊、诗歌的技巧、人生的短暂无常等等。然而战乱毕竟开始了,它暗暗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使人们不能不为明天而忧虑。因此不论这新年宴会怎样如往常一样热闹,但忧伤的气氛一直笼罩着人们的心。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全诗二十七句,分四段,前三段,各六句,末段九句收。首段叙端复筵宴。上三该主宾,下三点时景。有神有道,言两人契合非偶。次段则当筵有感。春带余寒,固当借酒舒怀。生逢世乱,又当藉酒宽忧。少易成老,不如纵酒欢笑。作三层写意。三段乃臻简薛华。计东曰:长句,谓七言歌行,太白所最擅场者。太白长句,其源出于鲍照,故言何刘沈谢,但能五言,于七言则力有未工,必若鲍照七言乐府,如《行路难》之类,方为绝妙耳。公尝以“俊逸鲍参军”称太白诗,正称其长句也。末段结醉歌之意。新知乐,谓主宾相得。不自保,谓乱离可忧。气酣四句,承新知乐,忽忆三句,承不自保。此处忧乐,与前悲笑相应。远注:白骨青苔,人生不免,亦可以自遣矣。
名家点评
明·高棅《唐诗品汇》:刘云:第能此起,不患辞穷(首二句下)。刘云:此老歌行之妙,有不自知其所至者(“近来海内”二句下)。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梅鼎祚曰:悲壮可喜。周珽曰:成局在手,穿插顿挫,色色匠心。其点睛处,尤有鳞甲飞动之势。唐陈彝曰:“急觞为缓忧心捣”七字练前语,极散缓矣;至“气酣日落”数句,才振作。唐孟庄曰:杜不虚赞,恨薛华歌不传。尾七字,振起一篇。
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诗须出自性情。今佳辰胜友,会集一堂,岂非快事?而“开怀抱”即接以“战鼓悲”,“乐新知”即接以“不自保”,才是自家做诗。
明末清初·毛先舒《诗辩坻》:子美“文章有神交有道”,虽曰深老,且起有势,却是露句;宋人宗此等失足耳。滔滔一韵,未见精工。至“气酣日落”以后,浮气乃尽,真力始见耳。
清·黄周星《唐诗快》:可谓老气横九州。冲门而出,遂成名句(首句下)。健甚(“近来海内”二句下)。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唐初七言歌行,多用齐梁旧体,至公等乃专法鲍明远《行路难》,极于遒壮,故诗中专以“长句”为言也(“近来海内”句下)。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杜诗格局整严,脉络流贯,不特律体为然,即歌行布置,各有条理,如此篇首提端、复,是主;再提薛华,是宾;又拈少年诸生,则兼及一时座客;其云悲笑忧乐,腰尾又互相照应。熟此可悟作法矣。
清·吴乔《围炉诗话》:子美如《苏端薛复篇》言饮酒者不多,而“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宛似太白语。
清·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词气朴老,脉络井然,末幅纵笔排宕,单句径注,亦别有神味。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文章有神交有道”七字,总提有力,以下便挥洒日如;“气酣日落”一段与赠郑虔“春夜沈沈”后半同一笔墨,所谓气足神王处也。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坐中”以下,另表“薛华”,次座客也。而“诸生”句随手总束端、复,“万事”句随手蹴起醉怀,使笔正似梨花枪矣。看他将三人分作两处,日身夹入中间,而末段之醉怀,正伏根于夹入一段内,既变化,复细密。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起叙端、复开筵,是点题。起句妙,先起棱。“安得”三句插入。“百壶”以下叙饮,入薛华,亦是点题。“气酣”以下,总收起棱,神气俱变。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1 10:18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