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分类法
天然水分类法
根据苏林分类法,它将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联系起来,用不同的水型来表示不同的地质环境。
主要内容和实质
苏林在对比和分析了现代大陆水和海水化学成分特性的基础上, 把天然水中Na+和Cl-的当量比例作为水的分“ 类” 基础,以此判别水的成生环境, 是属于大陆的还是海洋的。在此基础上,根据水中主要阴、阳离子( Cl-、SO42-、HCO3-、Na+、Mg2+、Ca2+) 彼此化学亲和力的强弱顺序而组成盐类的原则作为划分“ 型” 的依据。他采用rNa/rCl、rNa-rCl/rSO4、rNa-rCl/rMg三个系数( 称为“ 成因系数”,又名“ 变质系数”, 其值均采用1 为标准) ,通过四个离子参与的算术运算取得的六个系数值,从而划分出大陆环境的重碳酸钠型水(NaHCO3);大陆环境的硫酸钠型水(Na2SO4);海洋环境的氯化镁型水(MgCl2)和深成环境的氯化钙型水(CaCl2)。这就是苏林的天然水成因类型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苏林在描述各种成因类型地下水时结合了地壳垂向上三个水动力带。他认为油田水是天然水的变种,各种各样的水均可形成油田水储量, 油田水的成分较复杂, 但油田水的化学类型主要是重碳酸钠型和氯化钙型两大类。它的形成既不取决于原始水的化学成分;也不取决于组成油矿床的岩性成分。
他描述了油田水的形成过程,认为是通过“ 夷平” 作用来实现的, “ 夷平” 作用的基本内容有浓缩作用、脱硫作用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在“ 夷平” 作用的第一阶段形成矿化的重碳酸钠型水,在该阶段上浓缩作用和脱硫作用占主导地位,过程继续发展,使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上升为主导地位,从而形成氯化镁型水,交替吸附作用继续进行,最后形成高矿化的氯化钙型水。苏林把上述两类油田水的形成过程作为统一过程的两个阶段。
苏林在确定了油田水类型的基础上, 结合油田水中的特殊组分( 如稀散元素、有机成分、气体成分等) 来综合评价和预测含油性。这就是苏林油田水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实质。
成因分类的局限
( 一) 苏林将天然水划分的四种水型同天然水分布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大矛盾。
例如,苏林划分的海洋环境的氯化镁型水在我国半干旱、干旱的大陆盐化地区的地表水、浅层水中是一种颇为常见的水型,即使在气候潮湿地区亦有存在,世界各地的地表水属于氯化镁型水的也绝非个别现象。深成环境的氯化钙型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地表水中呈大面积分布、在浅层水中也不是罕见的,在大陆河水中亦可出现;大陆环境的硫酸钠型水、重碳酸钠型水在我国陆相盆地深达千米以上的含油构造中的存在是屡见不鲜的,在我国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的高温泉水亦普遍分布。
( 二) 苏林主要依据天然水中四个主要离子组分的相互比例关系的三个系数来划分天然水的“ 成因类型” 。
这一分类仅仅反映水的外部特征,机械地将水的盐类成分和其来源联系起来,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错误的结论。例如, rNa /rCl系数值在1 附近稍有变动,就足以将天然水由一种环境划到另一种环境中去,如原来属于大陆型的可能划为海洋型。实际上,rNa /rCl值的这种变化可以由其它原因引起的。rNa-rCl/rSO4、rNa-rCl/rMg这两个系数值的变动亦具有r Na/rC I 系数值同样的缺点,也可以将一种成因型划为另一种成因型。
( 三) 苏林的“ 深成型” 是个十分模糊的概念。他将氯化钙型的地下水划为深成型水。
按苏林的理论,这种水型是由海洋型的氯化镁型水通过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转变来的。实际上,深度的变化不是产生这种作用的主要条件,有时甚至与深度无关。它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岩石中吸附状阳离子类型以及水中参与吸附交替的阳离子浓度有关。所以氯化钙型水既可在地壳深部形成, 也可在地表形成。
( 四) 从形成地下水储量的问题上不难发现苏林的“ 成因类型” 分类同他解释地下水形成过程的观点是有矛盾的,特别是反映在深部高矿化水的形成问题上。
苏林在地下水的水量形式上主张渗入成因。他认为大气水( 大陆淡水) 通过地表渗入地下,直至盆地的深部,通过溶滤、蒸发浓缩等作用而形成高矿化的盐水。这一观点显然排除了苏林划分的海相地层中所含的水量以及其它起源的水形成地下水储量上的意义。
水型与油藏保存
勘探实践表明,没有足够的油的有机地化组成或特征化合物证实,与CaCl或MgCl2型地层水伴生的油确定未受到氧化或生物降解,或者与NaHCO3或Na2SO4型地层水伴生的油确定受到氧化或生物降解。
沉积地层水的多旋回性决定了原生的NaHCO3或Na2SO4型水不反映保存条件必然差,次生改造后的CaCl或MgCl型水也不意味保存条件必然好。
地层水型(离子构成)不具备准确评价油藏次生变化的能力,评价油藏保存条件最直接、最可靠的标志是油的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1 17:42
目录
概述
主要内容和实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