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模式指的是以2011年
苏州成为全省第一、全国首批“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等成就为样本的发展模式。
来由
2011年,
苏州成为全省第一、全国首批“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一大批公益性文化设施遍布苏州城乡,真正实现了文化发展成果由市民百姓共享。在
文化体制改革中,苏州结合自身实际,“一团一策”,不搞一刀切,既实现了曲艺遗产的有效传承保护,又实现了文化市场的有效开拓,转制院团年营收突破1000万元。
青春版《牡丹亭》等为代表的“苏州剧目”,屡获国家大奖,不仅在全国交流,还走出国门,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涵义
一是、利用地理优势,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坚持规划在前,保障随行,充分调动市民百姓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够切身“感受到、触摸到、体验到”苏州文化。
二是、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坚持政策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结合设立姑苏区及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机会,从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入手,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化、多元化机制,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整治,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体系
三是、全面利用全省第一、全国首批“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的契机。坚持从满足市民百姓精神文化的需求出发,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作为苏州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四是、在全国率先推出“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从基层选拔“文化专员”负责管理,使“文化网格”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单元,将全市所有区域、所有群众均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范畴。
五是、采用品牌化运营方式,统筹实施“群星璀璨”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在文艺院团的改革中,实行“一团一策”、“有保有改”,的政策,
文化体制改革卓有成效。同时,创新图书馆运营模式,吸收发达国家经验,实施了“总分馆”运行机制。
效果
“苏州模式”的成功实施,使苏州的舞台艺术呈现出了全面繁荣的大好局面。先后涌现出了滑稽戏《
顾家姆妈》、《
青春跑道》、昆曲《西施》、青春版《
牡丹亭》等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并且获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奖项多达40余次。在打造舞台艺术精品的同时,苏州结合“姑苏文化人才”计划,对符合条件的舞台艺术拔尖人才给予大力扶持。相应重点人才在其退休后可享受苏州市市级机关副处级干部退休待遇。苏州市文广新系统有9人次获得梅花奖,17人次获得文华奖,11人次获得曲艺牡丹奖,1人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库。
2011年,苏州对首届文化创新创业领军(重点)人才进行了表彰。对领军人才给予30万元奖励,以及100万元项目资助,对重点人才给予10万元奖励,对引进人才分别给予50万元和25万元的安家补贴。此举有力地调动了文化人才创业、创新、创优的积极性,为苏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政策的引导下,苏州整体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古村落保护工作,全力加强古城、古镇、历史街区和大运河的环境整治。
苏州已经拥有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34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苏州初步建成了“博物馆之城”,已经形成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现有国有博物馆42家,民办博物馆51家。考古研究工作也持续获得突破,张家港东山村遗址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苏州已拥有6项世界级非遗、29项国家级非遗、79项省级非遗和118项市级非遗;拥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28人、省级76人、市级279人。打造了香山工坊、
镇湖刺绣、御窑金砖、
红木家具、剧装戏具、舟山核雕、
苏州玉雕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
2011年,苏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44.4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5.08%,体量位列全省第一。苏州已建成了“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7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4月,国内首个文化创意设计领域的专业性博览会——“
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成功在苏州举办,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5家企业参展,成为了苏州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又一亮点,并一举得到了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的支持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