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汉语词语,拼音是cāng tiān,意思是天、春天,出自《诗·
王风·黍离》。也有意思是九天中的东天,出自《夜航船》。
《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勾践稽首曰:‘大王哀臣孤穷,使得生还故国,当生生世世,竭力报效。
苍天在上,实鉴臣心,如若负吴,皇天不佑!’”
汉 淮南王
刘安著《
淮南子》第三卷天文训曰:“天有
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日出之前东方的天会泛
鱼肚白,故用苍。是以今有苍白一词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昔讨逆壮年,以一校尉创立基业;今孙皓举江南而弃之!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⑦
老舍 《民主世界》二:“在他心里,他以为一家三口既能逃出活命,而且离家万里也还没挨饿,就得感谢苍天,吃点亏又算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