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叶斑病
植物病害
花生叶斑病分为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和花生褐斑型叶斑病,分别由球座尾孢菌和花生尾孢菌引起的、发生在花生上的一种病害。叶斑主要在叶片正背两面,圆形或近圆形,大小0.5毫米-8.0毫米,病斑扩展后融合成大型不规则斑块。叶柄、茎和花轴2染病,病斑线形或椭圆形,深褐色至黑褐色,有时外围具浅黄色水渍状晕圈。
病原特征
形态特征
花生叶斑病分为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和花生褐斑型叶斑病,其中花生黑斑型叶斑病病原物为球座尾孢菌(学名:Cercospora personata Berk.et Curt),花生褐斑型叶斑病的病原物为花生尾孢菌(学名: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
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原菌的子座主要产生于叶斑背面,半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梗丛生、粗短,褐色,聚生于分生孢子座上,不分枝,0-2个分隔。分生孢子,倒棍棒状,较粗短,橄榄色,多胞,具1-个隔膜,多为3-5个隔膜。花生褐斑型叶斑病原菌子座多散生于病斑正面,深褐色,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于子座上,黄褐色,不分枝,较细长,0-2个分隔,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或鞭状,细长,无色或淡褐色,分隔多数为5-7个。
生理特征
花生黑斑型叶斑病病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3℃,最适为25-28℃。花生褐斑型叶斑病病菌的最适温度亦相同,但其生长温度范围为5-36℃,这两种病菌都要高湿度,在露水中产生很多分生孢子。
为害症状
花生叶斑病有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和花生褐斑型叶斑病两种。此两种病害多发生在花生生长后期,叶片、叶柄托叶和茎秆都能受害。
花生黑斑型叶斑病
叶片发病一般发生均由下而上,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病班,直径1-10毫米。颜色逐渐加深呈黑褐色或暗褐色。叶片正面老病斑周围往往有明显的淡黄色晕圈,背面有许多黑色小黑点(子座)排列成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一层灰褐色的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每张叶片病斑可达数十个,可相互合并成不规则的大斑,使病叶逐渐干枯脱落。叶片和茎秆发病,产生椭圆形黑褐色病斑,有时病斑相互合并形成不规则形大斑。发病严重的植株叶片大部脱落,仅留顶端几片新叶,茎秆变黑枯死。
花生褐斑型叶斑病
早期症状不易与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区别,后期叶片上的病斑较大,直径4毫米-10毫米,圆形或不规则圆形,颜色较浅,正面呈茶褐色或暗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背面呈褐色或黄褐色。潮湿时病斑上也产生灰褐色的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一张叶片上可产生10-20个病斑,重病叶常干枯脱落。茎秆感病后生褐色长椭圆形病斑。
侵染循环
花生褐斑型叶斑病和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均以菌丝块或菌丝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在适合条件下,菌丝直接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为田间再次侵染源。孢子落到花生叶片上,遇适宜温度和水滴,萌发产生芽管,直接穿透表皮进人组织内部,产生分枝型吸器汲取营养。
流行规律
气候条件:花生褐斑型叶斑病一般在开花前开始发生,病菌发育适温为25-28℃,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大,且较黑斑病菌耐低温,发病比黑斑病早。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发病比褐斑病较早,病菌发育适温10-37℃,最适25-30℃,湿度大于80%,雨日3天以上,降雨量达10毫米,露日3-4天即有利病害的大流行。
土壤类型:土质好、肥力水平高,花生长势好的发病轻;沙地坡地、土层薄地力低、花生长势差,则发病就重。
其他因素:在田间通常生育前期发病较轻,后期发病较重。幼嫩叶发病轻,老叶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轮作地发病轻。抗病品种发病轻,感病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
农业方法
化学方法
发病初期,每亩用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0.25千克,加水60千克喷雾;或每亩用硫酸铜0.5千克,生石灰0.5千克,加水60千克,配成波尔多液喷雾;或每亩用65%代森锌0.4千克,或50%托布津0.04-0.05千克,加水60千克喷雾。如果继续发生病害,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另外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进行喷雾,也有一定防治效果。但要注意:浓度不要超过0.3度,否则容易产生药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0 23:05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