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花样年华》,大家很容易想起电影里张曼玉那风情万种的旗袍秀。如今,这种旗袍秀被搬到舞台上,成为芭蕾舞台上少见的“旗袍戏”。现代芭蕾舞剧《花样年华》,是由上海芭蕾舞团近年集合中、法两国编导及舞美艺术家联袂打造的一台新节目,作品描述了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上海石库门街头的一幕有情无缘的爱情故事,。该剧自首演以来,所到之处均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赢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据悉,该剧的编舞冲破了芭蕾托举、旋转的审美习惯,在很多非芭蕾元素的刺激下,更多地把关注度放在了男女主角的内心矛盾和老上海风情的演绎上。
演出活动
该舞台剧已经在中国多次上演。2007年,应第五届
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主办方邀请,富有浪漫和怀旧色彩、中法合作的海派芭蕾舞剧《花样年华》首度进京,于11月20、21日在保利剧院演出,由该团享有国际声誉的首席演员范晓枫、孙慎逸等领衔主演。2010年在上海大剧院演出时,由季萍萍、吴虎生等主演,2015年5月16、17日再次来到上海大剧院。
2022年8月10日-14日,由上海芭蕾舞团演出,中法合作大型原创芭蕾舞剧《花样年华》将连演5天。
2023年3月31日-4月1日,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花样年华》作为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参演节目,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倾情上演。
2024年3月22日至23日,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花样年华》作为第52届香港艺术节闭幕演出,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
2024年7月13日,《花样年华》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连演两场。
舞剧一览
旗袍藏“机关”不会让舞者拘束
由于《花样年华》是舞台上少有的以旗袍为主要服装的
舞剧,很多观众疑惑,穿着旗袍跳芭蕾,会不会令舞者的肢体受到拘束?
该剧的舞美设计热罗姆·卡普兰在服装方面下了很大工夫。热罗姆·卡普兰称,《花样年华》所使用的一百多套旗袍,均是参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旗袍的原样和面料手工精心制作而成。为了最大限度便利舞者,旗袍设计只有一边开衩,而且开得很高。演员静态时,看起来跟传统旗袍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可一旦跳起舞来,通过旗袍内特殊的掀开装置,演员的腿部可以收张自如,在保证舞蹈需要的同时,也保持了旗袍的美感。这样一来,剧中女演员身着旗袍舞动时,娴熟的动作毫无拘束之感,可以利用旗袍的“机关”熟练地踢腿转动。
海派舞美,重现老上海风情
舞剧《花样年华》首先在舞美设计上着力营造了老上海风情,石库门、百乐门夜总会、小旅馆、黄包车、麻将等极具老上海特色的元素一一搬上舞台;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老上海经典歌曲也回荡在耳边,如《花样的年华》、《夜上海》、《四季歌》等,还有老上海爵士乐、十里洋场的街头叫卖声等,浪漫的小资情调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市井氛围相结合,很好地展示了海派文化和民俗民风。
舞蹈多元,将古典芭蕾融入现代舞中
为了充分表现老上海的生活情境,《花样年华》的编导伯特兰·德阿特曾先后两次到上海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所以他在音乐方面让中国民间音乐与西方爵士音乐互相配合,在编舞中尽量把古典芭蕾融入到爵士、街舞等现代舞蹈中,有着很浓的上海小资情调。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展现男女主人公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暧昧情愫,《花样年华》让双人舞的动作若即若离,男女主角之间没有太多的身体接触,却又如影随形,这也是芭蕾舞中比较少见而又非常考验演员功力的表现手法。
对于这种将古典芭蕾、现代芭蕾与戏剧芭蕾融为一体的创作理念,伯特兰·德阿特解释说:“古典芭蕾在创作时吸收现代舞元素的手法已成了世界舞蹈创作的大趋势。”对于自己设计的风格多样的舞蹈动作是否会让观众产生异议?德阿特信心十足地说:“我在设计舞蹈动作时,尽量避免只强调动作的形式美,而是给每个动作赋予一定的含义,或者说每个动作都是为人物的性格和心情所特制的,所以能带给人美的冲击。”
演员简介
国家一级演员,现任
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1996年毕业于上海舞蹈学校芭蕾舞表演专业,同年7月进上海芭蕾舞团任演员,现任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范晓枫凭借出众的外形、较强领悟力和刻苦的精神从青年演员中脱颖而出。在《天鹅湖》、《简·爱》、《葛蓓丽娅》、《吉塞尔》、《仙女》、《罗密欧与朱丽叶》、《白毛女》、《花样年华》、《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上海大剧院版《胡桃夹子》中饰演女主角,她技术全面,对人物的把握准确,她细腻的表演更是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孙慎逸是
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1990年进入上海市舞蹈学校芭蕾舞科,1990年毕业进入
上海芭蕾舞团任演员。曾在《胡桃夹子》、《天鹅湖》、《葛蓓莉亚》、《仙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原创民族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白毛女》,中法合作大型现代舞剧《花样年华》任男主角。并表演《古典大双人舞》、《巴黎的火焰》、《帕基塔》、《柴可夫斯基双人舞》、巴兰钦作品《小夜曲》以及现代双人舞《红扇》、《难以同步》、《天际》等。
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1992年进入上海芭蕾舞团,她曾在《
天鹅湖》、《葛蓓丽娅》、《吉塞尔》、《仙女》、《胡桃夹子》、《梁山伯与祝英台》、《白毛女》等著名芭蕾舞剧中饰演女主角。她于2000年11月荣获第九届
巴黎国际芭蕾比赛青年组女子金奖, 并在2006年期间受邀参加韩国首尔首届亚洲芭蕾舞节演出。
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吴虎生2003年毕业于
上海舞蹈学校芭蕾科,同年进入上海芭蕾舞团担任演员,2007年起任主要演员,同年12月被评选为国家一级演员,2010年晋升为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作为一位优秀的青年演员,吴虎生始终以爱岗敬业、刻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已成为中国顶尖的芭蕾舞者。
演员专访
季萍萍:舞剧比电影丰富得多
一听到舞剧《花样年华》的名字,我们很容易第一时间想到王家卫导演的那部同名电影。舞剧的女主角季萍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舞剧借鉴了电影《花样年华》,但又比电影更丰富。
记者:你们的舞剧有借鉴电影《花样年华》吗?
季萍萍:电影《花样年华》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我们的编导正是从电影中了解那个年代中国人的感情,他非常喜欢王家卫的风格。而且,电影和我们的舞剧从感情主线上来说是相似的,都是讲述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
记者:相对电影《花样年华》来说,你们作了什么改动?
季萍萍:整个内容比电影《花样年华》丰富得多。此外,电影里的爱情发生在香港,我们的舞剧将故事背景搬到了上海,一些舞段很有上海特色,观众还可以在舞台上看到老上海的街景。总之,舞剧有浓浓的上海味。
记者:电影里对感情的处理是非常暧昧的,你们在舞蹈中也是着力表现这种暧昧吗?
季萍萍:是的。双人舞的动作在古典芭蕾中比较交融,比较难处理编导要突出的“暧昧”。因此,编导在编舞的时候就避开了双人舞中男女演员身体太多的交融动作,处理得若即若离。而且在大段双人舞中用了
贝多芬的音乐,让情绪尽量展现得更古典、克制。
记者:这次《花样年华》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跟以前的演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季萍萍:总结前几次的演出经验,编导在这次演出前做了一些修改,会更符合上世纪30年代上海人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和生活逻辑。而且,这个版本更注重对感情的处理,更容易被现代观众接受。
记者:穿着旗袍跳芭蕾,你有没有觉得不适应?
季萍萍:旗袍对于芭蕾舞来说确实挺不方便的,但这次我们从排练开始就一直穿着旗袍跳,不断修改动作,并作一些适中的处理。而且舞剧中的旗袍也都设计得比较特别,都是一边开衩,更方便我们做大幅度的动作。
记者:能评价一下你的搭档吗?
季萍萍:在这个故事中,男主角应该是一个性格沉闷、情感细腻压抑的中年人。现在是年轻演员吴虎生跟我搭档,他只有22岁,但编导认为他在气质上跟男主角非常符合。作为一个年轻演员,他非常努力地揣摩这个角色,在不断进步中。
舞剧《花样年华》伯特兰 为爱情双人舞流泪
法国的浪漫混合进老上海的奢华,再添点欧洲芭蕾的典雅风味,这便是中法合作大型原创芭蕾舞剧《花样年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昨天,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在法国编导伯特兰·德阿特的指导下进行了排练,五颜六色的各色旗袍,造型逼真的黄包车,玲珑怀旧的上海滩场景,混合了爵士风情的肢体语汇,给观众一种新奇的视觉感受。
感性胜过理性
伯特兰现任法国莱茵巴勒舞团团长,个子不高,脑袋光光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上芭艺术总监辛丽丽告诉记者,别看伯特兰相貌不起眼,但他却是一个十分感性的艺术家,面对舞蹈的时候激情四射,甚至会在排演爱情双人舞的时候忍不住流泪。辛丽丽说,他常常会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大盆菜倒翻在自己的白衬衫上,“在巴黎机场的时候,他竟然只拎一个塑料袋。结果袋子破了,东西撒了一地,把身边的人都笑得半死。”
现代超越古典
然而,面对中国题材的芭蕾舞剧《花样年华》,伯特兰就立刻成为另一个人,专注而兴奋。为了搜集旧上海的历史资料,他先后两次来沪实地参观,并把那个时期的上海文化完美地融入到舞蹈、舞美和服装中。“他是个老好人,从不对演员发火。”他的翻译说,“伯特兰甚至在法国的时候就开始背诵演员名单,一到这里就立刻和他们打得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