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风鹅,江苏省
灌云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花果山风鹅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的传统特色产品,其产品品质优良,口感、风味具有灌云县鲜明的地域特色。花果山风鹅采用沂河淌及周边地区绿色基地的绿色鹅源,运用风鹅低盐嫩化技术,经过63道工序精致加工而成。其产品软硬适中,肉质弹性好,有嚼劲。皮薄肉嫩、腊香可口,富含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同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易消化吸收等特点。
产地环境
位置境域
连云港市灌云县介于东经119°2′50″—119°52′9″,北纬34°11′45″—34°38′50″之间,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部濒临黄海;西部与宿迁市沭阳县及连云港市东海县为邻;南部隔新沂河与连云港市灌南县相邻;北部与连云港市海州区接壤。
地形地貌
灌云县地形地貌简单,除分布有孤岛状低山残丘及西部狭长的冈岭外,其余均为海陆交互沉积的滨海平原,西高东低呈微倾斜状,地势低洼,冈岭地面高程5—25米,中部平原地带为2—4米;个别低洼地区高程1.5—1.8米。山地与丘陵占总面积8%,平原占92%。
气候特征
灌云县气候属暖温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冬季受西伯利亚变性冷气团控制,以寒冷干燥天气为主;夏季受海洋性季风控制,炎热多雨,高温期同多雨期一致,春秋两季处于南北季风交替时期,干、湿、冷、暖天气多变。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年均日照总时数2456.2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5%,在作物生长季内为62%,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3—15℃;雨量充沛,年降水800-900毫米。
水系水文
灌云县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的沂、沭、泗流域尾闾河道,其中新沂河为流域性排洪河道,盐河和古泊善后河为跨市、县河流,东门河、五图河、五灌河、枯沟河、牛墩界圩河、车轴河、烧香河等干河均为独立的人海河流,称为沂、沭诸河;叮当河、官沟河、云善河贯穿县境南北。
灌云县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丰沛的水资源,是鹅类生长繁衍的理想场所,为花果山风鹅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历史渊源
灌云县制作加工风鹅已有3000多年历史,相传为中华美食鼻祖——商朝宰相伊尹隐居花果山下所秘制。
2014年5月9日,为了保证“花果山风鹅”的质量和特色,推动“花果山风鹅”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灌云县向质检总局提出申请,将“花果山风鹅”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4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受理并向社会进行公示。
2015年1月1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组织,北京市标准化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药检所等单位7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江苏省灌云县申报的“花果山风鹅”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了技术审查。
生产情况
2015年,灌云县建设年生产加工花果山风鹅20万只项目,鹅肥肝及副产品15吨。
产品荣誉
花果山风鹅是全国鹅产业化第一个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绿色品牌,被评选为江苏省名牌产品,2003年世界女子沙滩排球赛专用食品,并荣获江苏省第九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2015年04月0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花果山风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花果山风鹅产地范围为江苏省灌云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苏牧白鹅。
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产地范围内的百里沂河淌,黑麦草地资源充裕。
2.饲养方式:生长鹅放牧运动时间≥6小时/天,以鲜黑麦草为主要饲料。
3.生长期:3至5个月。
4.出栏体重:公鹅4.0至4.60千克,母鹅3.12至3.82千克。
5.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加工
1.工艺流程:屠宰→煮卤→腌制→风干→出水→清理→卤制→沥卤、冷却→修整。
2.加工要点:
(1)煮卤:煮卤时间1至2小时,卤水盐度为4至6°Be,煮至卤水颜色为褐色,经冷却后在0至10℃温度下保存。
(2)腌制:卤液与产品的重量比为2:1,腌制卤液盐度为10至12°Be,腌制时间3至4小时。
(3)风干:温度为14至16℃,风干时间为2至4天,失水率为20至30%。
(4)卤制:卤水的盐度为2至7°Be,温度≥95℃,时间45至55分钟。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鹅体呈酱黄色,皮薄,肉质致密,有嚼劲,老嫩适中。
2.理化指标:单体重量1.2至1.5千克,食盐含量2.3至2.7克/100克,脂肪含量≤18%。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花果山风鹅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苏省灌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花果山风鹅的检测机构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