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岩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驮龙乡耀达村花山屯北面的明江东岸,画面临江,高44米,宽170米,古人把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蘸上,在天然崖壁上直接刷绘出这些神奇的壁画。
历史沿革
据专家考证,花山岩画绘制于战国至东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花山岩画的最早记载,在明代张穆的《异闻录》,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广西太平府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执刀杖,或有无首者。”据清光绪九年(1883年)出版的《宁明州志》记载:“花山距城五十里,峭璧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
1954年初,广西博物馆派人赴宁明县调查了民间传说中的“花山”崖画。
1956年8月,成立的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广西民族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工作者,以及中央民族学院部分师生,在明江下游发现了7个岩断地点。这次调查被认为是对于左江流域岩画科学调查的开端。
1962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正式组建由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地质学等多学科专家学者参加的考察团,对左江岩画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历时15天,行程200多千米,在左江两岸新发现了43处岩画地点。这次调查还访问、记录了有关左江崖壁画的民间传说,并组织专人临摹部分图像。这是对广西花山岩画有组织的第二次调查。
1980年,自治区博物馆组织了一次岩画复查。
1985年,由自治区政府与民委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岩画调查,这两次岩画调查后很快在自治区掀起新一轮的岩画研究热潮,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07年至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宁明、龙州两县的文物工作者对左江花山岩画进行了又一次全面深入的考察,对所有岩画点均做了翔实的资料登记工作,充分调查记录了左江花山岩画的保存现状,并对其周边的考古遗址等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2010年9月,由自治区文化厅左江岩画申遗办牵头,联合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南宁市、崇左市的文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左江岩画考古队,从9月5日开始至9月30日的调查中,对左江沿岸70多处岩画点及周边区域进行了记录,发现新的岩画点15处。所有岩画点都现场进行了相关数据、标本的采集和拍摄、登记工作。
遗址特点
花山岩画高44米,宽170米,面积达7480平方米,大约是战国至东汉时期绘制在崖壁上的图画,壮语名为“岜菜”,汉译为“花花绿绿的山”。画面临江,崖壁明显内斜。绘画是以赭红色的赤铁矿粉为颜料,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如人物只画出头、颈、躯体和四肢,无五官等细部。风格古朴,笔调粗犷。现存图像1900多个,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三类,以人物为主。人物的基本造型分正身和侧身两种。正身人像形体高大,皆双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叉开,屈膝半蹲,腰间横佩长刀或长剑。侧身人像数量众多,形体较小,多为双臂自胸前伸出上举,双腿前迈,面向一侧,做跳跃状。
除人物岩画之外,动物图像及器物图像也占很大比例。其中,花山岩画动物图像主要是狗,皆侧向,做小跑状;器物图像主要有刀、剑、铜鼓等,刀、剑一般佩戴在正身人腰部;铜鼓数量多、但大都画得十分简略,只画出鼓面,有的鼓面中心有芒,个别鼓面侧边有耳。这些交错并存的图像,组合成一个个单元,排满了整幅画面。其中有一个组合最为典型:以一个高大魁伟、身佩刀剑的正身人为中心,脚下有一狗,胯下或身旁置一面或数面铜鼓,四周或左右两侧有众多形体矮小的侧身人。这些画面可能描绘的是一场祭祀活动仪式,是巫术文化的遗迹。岩画的绝大部分描绘着不同形态的人物,仍能清晰地看到的有1300多个,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不到0.3米。这些人物大多是裸体的,形象自然淳朴,两手上举,两腿叉开。岩画正中有一个腰佩长剑身高数米的巨人,威风凛凛地站在只怪兽背一上,观看着那些手举铜鼓、铜锣和其他桨器狂欢纵舞的人群。岩画画法原始古朴,线条粗犷有力。据专家考证,它是壮族先民骆越人留下的艺术作品。花山岩画内容丰富、气势雄伟,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岩画点。画面经过反复重叠,形成了造型独特、风格简洁质朴、色彩鲜艳明丽、构图饱满的特点,给予人们以粗犷、勇猛激奋的艺术感染力。
文物遗存
第1处位于花山临江崖壁的下半部,整个崖壁明显内凹,如一巨大的岩厦。山脚下为长210米、宽3~11.8米、高10~16米的一级台地,向南延伸,北段中断,形成断崖。岩画面向西南,长221米,高约40米,画面底部距水面15~18米。这是花山岩画中画幅最大、图像最多、图像最密集、规模最壮观的一处岩画点。画面图像以人像为主,清晰可辨认的图像有1951个,其中正身人像347个、侧身人像1209个、铜鼓图像209个、羊角钮钟图像7个、细钮钟图像5个、环首刀图像14个、有格或有首剑图像82个、扁茎短剑图像1个、渡船图像13个、男女交媾图像1个、犬图像63个。岩画所属期别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期。单组画面尺寸最大的是该处的第6组,画面宽约41.45米,高34米,面积约1409平方米。该岩画共分为15组。
第1组:位于崖壁北端的崖壁上,隐约可见2个人像,高约60厘米。
第2组:在第1组右侧约2米,左右两侧可见4个人像,图像已较模糊。
第3组:在第2组右上方约5米处,有各种图像49个,其中铜鼓图像9个、犬图像6个、正身人像8个、侧身人像26个。
第4组:在第3组右下方约6米处,画面宽7.3米,高约20米,共有图像84个,其中正身人像20个、侧身人像47个、圆形图像10个、动物图像7个。画面下部图像密集,多为成行的侧身人像;上部图像较稀疏,多为单个正身人像。
第5组:在第4组右侧,图像多已模糊,尚可辨认者74个,其中正身人像7个、铜鼓图像10个、羊角钮钟3个,其余为侧身人像。
第6组:在第5组右侧,画面图像密集,共约593个,是花山署画中画面最大、图像最多的一组,其中铜鼓图像74个、犬图像15个、正身人像89个、羊角钮钟1个,其余为侧身人像。
第7组:在第6组右侧1.3米处,有图像250多个,部分图像稍黯淡或模糊,有正身人像57个、犬图像6个、铜鼓图像23个,其余为侧身人像。
第8组:在第7组右侧,图像有些已残缺,可辨认者有124个,其中正身人像17个、侧身人像90多个、铜鼓图像12个、犬图像5个。
第9组:在第8组右侧约1.5米处较为平整的崖壁上,处于整个宁明花山署画的中心位置,共有图像221个,有正身人像、侧身人像、铜鼓图像、犬图像等,是宁明花山署画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其中,正身人像63个,画面中部为一个体较大、腰佩环首刀的正身人像为首领,头顶饰一小动物,该人像手掌有5指,右手下悬挂一扁茎短剑;此外,有似戴面具者2人、女性2人(似已怀身孕)、铜鼓图像27个、犬图像7个、羊角钮钟图像1组,其余均为侧身人像。
第10组:在第9组右上方约2米处,可见图像41个,其中正身人像16个、侧身人像16个、铜鼓图像4个、犬图像5个。
第11组:在第10组右下方8.2米处,尚可辨认图像108个,其中正身人像16个、侧身人像78个、铜鼓图像11个、犬图像3个。
第12组:在第11组右上方约3米处,有16个图像,其中正身人像6个、侧身人像3个、犬图像2个、铜鼓图像5个。
第13组:在第12组下方约3米处,尚可看到图像221个,其中正身人像30个、侧身人像166个、男女交媾图像1个、犬图像6个、铜鼓图像18个。
第14组:在第13组右侧2.2米处,隐约可见图像30个,其中正身人像5个、侧身人像21个、铜鼓图像4个。
第15组:在第14组右下侧2.6米处,隐约可见图像7个,其中正身人像2个、侧身人像4个、铜鼓图像1个。
第2处位于第1处第1组上方约100米处绝壁上一个洞口的两侧。岩洞下方约25米处有一个宽3~5米的斜平台,斜平台外侧为临江的峭壁。岩洞分左右两支洞,岩画画面朝西,高出江面约110米,可分为3组。第1组在左支洞左侧的洞外石壁上,仅见模糊图影,形状莫辨。第2组在两个支洞之间的小石壁上,共有8个正身人像,高0.46~0.71米。人像比较瘦长,手脚多歪斜。头部略圆,比脖颈稍大,有倒“八”字形、三叉形羽饰,或椎髻。颈、身皆细长,胸腰等宽。左起第2人腰部佩一长刀。综而观之,此组岩画颜色已极暗淡。第3组在右支洞右侧洞外石壁上,岩画保存情况与第1组相似。
第3处位于第2处东北侧约110米外的山峰腹部崖壁上。崖壁不甚平整,上方岩石略前凸,下方为倒石锥坡。画面向西北,高、宽各约1米,高出地面约80米,南距明江东岸100米左右,仅见1个铜鼓图像,面径约0.5米,鼓下有一横线。
历史文化
花山传说
传说太过很久很久以前,花山一带有个奇人叫勐卡,他食量惊人,力大无比。某年,官逼民反,勐卡想带头反抗,可是手里没有兵马。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石头上一筹莫展。这时,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位银须白发的仙人,送给他一叠纸和一支笔,说道:“你在这纸面上画兵马,等满一百天后,纸上的兵马就会变成真人真马,但千万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仙人说完便飘然而去。从此,勐卡为了不走漏风声,只好每天躲在家里画画,晚上才去做工。他母亲觉得奇怪,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百天后你就知道了。”谁知道在第九十九天时他母亲实在忍不住了,趁勐卡怀在家,便推门进去打开藏画的箱子。刹那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昏地暗,纸上的兵马纷纷飞出,因不足百日,尚未点化成真而落在山崖变成了壁画。
岩画之谜
峭壁之上,一幅幅奇诡画卷撼人心魄。关于这些壁画的来历,是众多专家学者力图解开的一个谜。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几代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假说。
“耀武扬威”说——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骆越民族首领用来显示统治力量,宣扬自己的文治武功的。专家认为,当时花山部落大首领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联合其他小部落结成联盟,而岩画就是记录当时部落会盟的场景。
“祭祀神明”说——花山岩画是骆越民族用来祭祀神明的。古时人们的原始崇拜非常虔诚,对祭祀活动尤为重视,每逢祭祀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觉得不足以表达对神明的敬仰,于是把祭祀的场景描绘在崖壁上,用岩画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祭礼。
“是谁挥得笔如橡,乾坤写此大诗篇。”古人对花山岩画发出惊叹的同时也提出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峻的崖壁上,花山岩画绘制在裸露的悬崖峭壁上,最高处距地面约40米,现代考古学家想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对岩画进行准确的拍照和完整的临摹都感到无计可施,古代壮族先民在崖上作画的艰险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几十年来专家学者们反复观察、研究岩画周围的地形,提出了几种可能性较大的作画方式。但这些仅仅是猜想,因为这些提法都无一例外地有着重大的瑕疵,无法圆满地解答登高绘画的疑问。
自下而上攀岩法——利用岩画上部或下部的树枝、树根或岩石裂隙等地形地物,攀岩而上达到作画地点的方法。然而,崖壁陡峭光滑,无法攀登,站立尚且艰难,如何在上面作画。
自上而下悬吊法——以绳索、藤条之类为辅助工具,利用树根、岩缝等地物,从崖壁顶部悬吊而下以达到作画地点。可是,整座花山崖壁呈向外倾斜姿势,底陷上突,从崖顶到地面的垂直点与崖壁的距离达20多米。如果从崖顶往下吊人,如何让人贴近崖壁进行长时间作画。
高水位浮船法——在山洪暴发、江水上涨之时,利用高水位浮船或木排到崖壁下作画的方法。然而画像最高处距地面40多米,假如江水真的涨到这一高度,明江流域岂不是早已一片汪洋。
直接搭架法——在坎坡上构搭一定高度的木架,画者攀在木架上作画。这种方法看似比较合理,但细究起来也有缺陷。从崖底至河边的平台最窄处仅3米宽,要搭架子,必须得从河里搭起,在科技水平落后的远古时期,难度可想而知。
“初识壁面认前朝,色自丹丹迹未凋。”“鬼斧神工输技巧,风吹雨打犹鲜妍。”令人称奇的是,经历了如此久远年代的风吹日晒雨淋,壁画的颜色仍然鲜艳夺目,这是一个奇迹。不知先民们是用什么颜料作画的。
据历年来国家文物保护部门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检测,发现花山岩画的作画颜料主要成分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原料——赤铁矿。然而仅仅用天然赤铁矿粉无法在坚硬、光滑而且直立的崖壁上作画,必须添加黏合剂调和。经过进一步检验,发现颜料里的确包含有黏合剂成分。但是这种胶类骆越人是如何获取与赤铁矿又是如何配制的,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谜团。
根据花山岩画上的羊角钮钟、环首刀、铜鼓等器具的形制,并与出土文物做对比,专家推测岩画创作于战国至东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3000年历史。花山岩画成画年代尚无定论,考古学家们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
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广西左江花山岩画
Zuojiang HuashanRock Art Cultural Landscape
入选时间:2016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vi)
地理位置:N22 15 20 E10701 23
遗产编号:1508
遗产描述:
广西左江岩画主要分布在桂南左江流域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等壮族聚居的地区的江河转弯处宽大、平整、垂直的石壁上,是壮族祖先骆越人所画,共79处。其中宁明县明江花山崖壁画规模最大,最为壮观,被称为“自然展览宫”、“壮族文化瑰宝”。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城西南约25公里处的明江河畔,有一座断岩山,临江断面宽220米,高45米,形成一个明显内凹的岩壁。岩壁上留存有大批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的赭红色岩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花山岩画。岩画中绘有人物1900多个,另有众多的动物、铜鼓(或铜锣)、环首刀等图形。其中人像高者达2.4米,小的只有0.3米,多数在0.6米至1.5米之间,人像一般双脚下蹲,呈八字张开,双手向上托举,整个造形如蛙泳,线条粗犷有力,形象古朴。是已发现规模最大的古代岩画之一。
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群的代表,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位于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明江西岸,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壮族先民骆越人巫术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国内外著名的古代涂绘类岩画点,已有1800~2500年的历史,以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成为广西左江流域岩画的典型代表而闻名于世。据专家考证,花山岩画的绘制年代早期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了战国、西汉、东汉等多个历史时期的不断完善,才形成这震撼人心的宏篇巨著。
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会议中心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经文物专家研究,花山岩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当地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遗留下来的遗迹,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与其依存的山体、河流、台地共同了构成了壮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遴选依据标准(iii):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出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世纪,生活在左江沿岸一带的骆越族人蓬勃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它是这一传统的唯一见证。
遴选依据标准(vi):左江花山中的铜鼓形象及相关元素与当地铜鼓文化直接相关,见证了该区域广泛兴盛的文化特色。铜鼓在中国南方仍然被视为权力的象征。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花山岩画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区的陡峭岩壁上。这38处岩画展现的是骆越族人生活和宗教仪式的场景,这些绘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岩画与其依存的喀斯特地貌、河流和台地一起,使人得以一窥过去在中国南方盛行一时的青铜鼓文化仪式的原貌。这一文化景观如今是这种文化曾经存在的唯一见证。
文物价值
花山岩画图案充分反映了从战国到汉代骆越先民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这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壁画,不仅在中国少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所以说花山岩画堪称战国到汉代壮族的一部历史书卷,是壮族古代艺术的瑰宝和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千年文化的结晶。
花山岩画在国内冠有五个之最
第一,地点规模之最。宁明花山暑画面长170米左右,宽44米左右,面积为7480多平方米,仅人身蛙形图像就有1 300多个。在同一个地点作画面积之大,内容之多,这样的规模堪称中国和世界之最。
第二,稻作文化之最。壮族是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民族之一。200多米的花山岩画群里以蛙为图腾,展示了2000多年前壮族发达的稻作经济和稻作文化,是集中大规模展示稻作文化之最。
第三,直观历史之最。宁明花山暑画就像一部立体的史书,画中使用的工具展示出壮族社会如何由渔猎采集经济过渡到稻作经济;铜制的器具展示出社会已经进人青铜时代并开始产生阶级分化,地位有高低,权力有大小....总之,从花山岩画上可以探索壮族的经济史、社会发展史、文化史,科技史、思维发展史,原始宗教史、艺术史、民族史。
第四,画风绵延之最。花山岩画上整齐划一的人身蛙形的主体形象.写实的作画风格从战国时期绵延到东汉,长达2000多年,时间之久远国内外罕见,实属画风延绵之最。
第五,活态民俗之最。花山署画的内容源自真实的生活,有丰富的活态民俗与之对应,“敬蛙”“护蛙”在民间处处有所体现:流传着300多个“蛙”故事、蛙图、蛙舞、蛙乐、蛙节、蛙诗,甚至蛙形坟在民间随处可见。
文物保护
1963年,花山岩画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花山岩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1月,花山岩画以文化、自然“双遗产”的形式,被列入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06年12月,花山岩画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
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项目。该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名录的空白。
所获荣誉
1995年12月,经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8年,以花山岩画为中心的花山风景区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7年12月,花山岩画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2024年12月,被认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旅游信息
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驮龙乡耀达村花山屯北面的明江东岸。
宁明花山岩画距南宁150千米、崇左市50千米,为南友高速公路。南宁吴圩机场有飞往全国各大城市的航班。湘桂铁路和国道322线穿越宁明县全境,乘坐火车到南宁或宁明后再去花山也很便捷。游览花山岩画景点全程需乘坐江船。
到花山一定要先到宁明,宁明位于南宁到凭祥高速公路中间段,距南宁市区160千米,距凭祥50千米,有中越铁路、322国道经过,乘坐火车、长途客车或自驾车都可到达。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3:4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