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头鹦鹉(学名:Psittacula roseata)是中型
鸟类,仅有2个亚种。体长26-36厘米,体重85-90克。是典型的
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
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
攀援生活。头部粉红色,到了头部后方、颈部均变为蓝紫色。体羽主要为黄绿色,上体颜色较深,翅绿色。雌雄鸟头部颜色有别:雄鸟为玫瑰红,雌鸟呈灰蓝色。晚成雏。主要栖息于约1500米的森林地带、次要林区和部份被开垦过的地区、干燥以及潮湿的热带草原等地。以坚果、浆果、嫩枝芽、谷物、种子等为食。分布于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国。
形态特征
花头鹦鹉体长约30厘米。这种
鹦鹉鸟体为绿色,头部粉红色,到了头部后方、颈部均变为蓝紫色;下巴下方延伸到脸颊下方,环绕整个颈部有著一条黑色的环状羽毛,并连接一条蓝绿色的条状羽毛;背部下方和翅膀内侧覆羽与为绿色,翅膀外侧的覆羽上有一块红棕色的羽毛;中间尾羽为蓝色,尖端浅黄,外侧覆羽黄绿色,尖端浅\u9ec4色;上鸟喙橙黄色,下鸟喙棕黑色,
虹膜黄白色。
雌鸟头部为灰蓝色,翅膀外侧的红棕色羽毛区域比较小,上喙浅黄色,下喙灰白色。
幼鸟头部为绿色,下巴部分经常带有灰色,上下鸟喙均为黄色。15个月大的雌雄幼鸟看起来都和雌鸟一样,雄鸟要到30个月才能长成和成鸟一样的羽色。
花头鹦鹉雄鸟头部的颜色较
彩头鹦哥浅色且略暗,看起来有点像彩头鹦鹉的幼鸟,花头鹦鹉体型较彩头鹦哥小,且数量却少的多。
大小量度:体长330-335毫米;嘴峰♂17-19毫米,♀16-18毫米;翅♂134-146毫米,♀126-138毫米;尾♂174-225毫米,♀152-194毫米;跗蹠♂13-15毫米,♀14-1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约1500米的森林地带、次要林区、林地、农地、丘陵、和部份被开垦过的地区、干燥以及潮湿的热带草原等地。尤其偏好在森林和农耕区的边界活动。北部的族群则大部分栖息于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
生活习性
花头鹦鹉平时习惯成对,或是组成至多15只的小群体四处游牧,游牧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决定;偶尔会和同属中的
胡须鹦鹉一起集结活动,飞行的时候会伴随相当尖锐的叫声,声音沙哑刺耳。通常一小成群活动,但也会大群聚集,尤其是食物充足时,常常与
灰头鹦鹉、
马拉巴鹦鹉一起觅食,有时会对农产品造成损害。
主要以种子、水果、花朵、坚果、花粉、植物嫩芽和树叶嫩芽等为食;偶尔会前往农耕区觅食谷类作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广东、广西。
繁殖方式
花头鹦鹉筑巢在树洞内,在繁殖前数星期雄鸟会保护巢穴以防止一些竞争的对手如
环颈鹦鹉的入侵。繁殖季通常在12-4月间,在缅甸的繁殖季为3-5月;在斯里兰卡有时在7-8月间,通常窝卵数为4-6枚。孵化期约19-21天,雏鸟在7 星期大时羽毛长成。
人工豢养下的花头鹦鹉则每年4月会开始繁殖,如果照顾得宜,一年甚至可以繁殖两次,可以提供30*30*60公分的厚木巢箱。一次会产下4到5枚卵,孵化期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7周,幼鸟在离巢后14天就可以独立。由于环颈鹦鹉类通常都是雌鸟较为强势,和一般鹦鹉雄鸟居于支配领导的地位恰恰相反,因此时常发生凶悍的雌鸟咬伤甚至咬死雄鸟的情形,饲主在配对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切勿贸然将两只不熟悉的鸟关入同笼,以免发生惨事。有时已经配对好的种鸟,雌鸟也会忽然凶性大发,曾有雌鸟在育雏中无端将雄鸟咬死的情况发生,因此接近繁殖期饲主最好多加留意公雌鸟互动情况,只要有互相攻击的情况就应该立刻隔离。
笼养的花头鹦鹉很安静,适合居家饲养,刚饲养时比较害羞,破坏力不强,它们对于过于潮湿、寒冷的环境敏感,刚引进时在适应期间其温度不宜低于摄氏20度,刚开始时对新食物适应情形较差,适应后宜提供各类蔬菜、水果、种子、谷物等食物。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种群现状
由于该物种赖以生存的森林被大量采伐及人类捕捉,该物种经历了数量快速下降的过程,因此被认为是近危物种。
2023年1月,记者在云南瑞丽市观测、拍摄到包括花头鹦鹉在内的多种鹦鹉。鸟类专家表示,据此影像能够确定群飞的花头鹦鹉数量超过100只,刷新了该物种在中国的观测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