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乡
湖北恩施市芭蕉乡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地处中国硒都--恩施市的西南部,距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10公里,209国道和在建的恩来恩黔高速公路贯境而过,高速公路服务区正在建设之中。迤逦清江沿乡而出,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川秀美,风光绮丽,民风淳朴,极具山区少数民族风情。全乡辖17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149个村民小组,16523户,6.7万人,国土面积30348公顷,耕地总面积533119.68亩。全乡有侗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91%,其中侗族人口1.09万人,占总人口的34%,是湖北省12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
民间文艺
南戏
芭蕉南戏诞生于晚清,由湖南传入,开始称为人大戏,当地有一传说,大户人家许愿灵验之后,请人来唱三天大戏。黄泥塘、芭蕉集镇有剧团。芭蕉集镇南剧团,主要演员皮润枝,有80多本折子戏,能担任花旦净丑等角色。李常兵担任乐器演奏和指挥,他可同时演奏四种乐器。演出的剧目有《别窑投军》、
三棒鼓
亦称打花鼓,用竹子或木条做鼓架,用鼓架架面鼓,边打鼓边唱。唱的内容根据历史时间的不同,演唱的内容不同,解放前,主要在农家演唱吉祥、奉承之类,亦唱历史传奇故事等。解放后,歌唱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歌唱好人好事等。
板凳龙
1998年参加恩施市民歌民舞汇演获特等奖,1999年代表恩施市参加恩施州专业剧团民歌民舞汇演获二等奖。2000年、2003年女儿会、乡茶叶文化节、侗乡二十年等活动成为主选节目。
花锣鼓
民间传承数百年的一种吹打乐式,吹打形式上,保留相当一部分原生态打法。芭蕉花锣鼓主要用于红白喜事,白事
干龙船
唱夜歌
又称打丧鼓,是人死后,丧葬习俗中的一种坐唱形式。唱夜歌的乐器主要是一面堂鼓,打鼓的节奏是咚不隆咚咚,自打自唱,唱词是自编自唱,讲究韵脚,上下句子,唱词内容,死者若为女性,往往先唱《养儿十七八》、《十月怀胎》等,唱后也有唱《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等,一直唱通宵,直到天亮出柩止。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唱夜歌有所改变,唱夜歌的自成班,一般为5人,乐器为鼓、锣、钹、勾锣一套,五人同时唱,是打了唱,唱了打。唱夜歌遍布农村,久唱不衰,只是在打唱的形式略有变化。
打莲湘
耍耍
山民歌
薅草锣鼓
薅草时打锣鼓唱歌助阵,解除劳动时的疲劳。20世纪50-80年代,很多生产队转工薅草,一般就有打3-5套薅草锣鼓。
劳动号子
用劳动号子统一用力,协调一致,使人奋进,给人们美的享受。
舞狮子
文物古迹
芭蕉境内文物古迹较为丰富,包含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碑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纪念地、其他等门类。
龙洞李周教犁题刻遗址
艾氏贞节牌坊
又称牌楼,位于芭蕉侗族乡灯笼坝村,是监生蓝聘廷之妻艾氏之牌坊,高7米,宽5.3米,为三间三楼形制,中门宽1.8米,高2.95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立。1997年9月恩施市人民政府
九道水风雨桥
2002年,恩施市民族宗教局投资对九道水侗族风雨桥进行维修。2004年8月 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
吴家大屋
位于恩施市芭蕉镇下街,原有数十间房屋相连,占居半边街,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全木质结构,走马转角楼,上二楼板梯2米多宽,骡马可上楼,二楼靠后方,两面建筑有楼阁,十分雅致,可望山观景。
房主吴永兴在恩施城开吴永兴商号,主要做茶叶、生漆生意。青年时代的贺龙,在湘鄂川黔边界地区做赶骡马运输生意,经常进出吴家大屋。1913年春,贺龙与4个伙计赶着8匹骡马运盐巴经过宣恩县李家河镇,被当地税官卡住,因要收的税额太高,双方发生争执,混乱中税官中刀毙命。当地官员要贺龙拿出一笔罚款,再给死者家属赔一笔抚恤金和安葬费,贺龙赔掉所有货物、货款和5匹骡子。贺龙的马帮生意做不下去,便来到芭蕉吴家大屋见吴永兴,讲述自己的遭遇,请他帮一把。吴永兴借钱给贺龙买10匹骡马,又赊2000斤茶叶。这样,贺龙马帮又兴旺起来,下宜昌走当阳,卖茶叶换棉纱,运回恩施交给吴永兴商号,赚差价和运力钱,但一时也难还上吴家的钱。1933年贺龙率红军在湖南龙山、湖北来凤一带活动,派人给吴永兴送信,要他到来凤拿钱,吴永兴回信一封,表示不要这笔钱,没有去来凤。1935年10月贺龙率部在宣恩椒园打国民党48师,驻庆阳坝,他在一个晚上率一排人急行军来到吴家大屋,不顾吴家的推拒,还上这笔钱,并给吴永兴打一张写明借钱还钱情况的条子。解放初期,吴家将这张条子交给土改工作队。
解放后,吴家大屋为芭蕉小学,现仅存河边保坎和一间老屋遗迹。
孙家堡
位于楠木园村椿木槽,地处山顶平地,屋场呈四方形,前、左、后三面残留有院墙,墙高3米,厚0.6米,墙门设计为八字形,围墙如堡垒,故称孙家堡,孙氏祖籍江西,后迁贵州省思南府安花县,清乾隆年间迁湖北施南府恩施县,落业南乡桂花寨椿木槽。原老屋建筑已被拆除,树竹成林,院内散落石板,院门右首有棵大桂花树。
南屯堡
李多魁墓
南岳宫
位于朱砂溪集镇上,占地面积有574.6平方米。1938年10月省财政厅迁于朱砂溪,征用金家老屋作办公用房,为三进天井结构建筑,坐东朝西,屋后为老虎寨,西北方为漆树坪梁子,又称九拐子。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恩施县政府、恩施专署曾到这里办公,为给财政厅让出办公区,恩施县政府、恩施专署迁到金家老屋东南50米处的小学内,这里是朱砂溪村卫生室。财政厅征用这栋房子后进行了装修,作为七区专署(恩施专署)和省财政厅的办公室,恩施县政府仍驻在小学内。 后来,省财政厅便从朱砂溪迁进城区黄家峁赖敏斋宅。2011年7月 公布为州级文保单位。
恩施县政府旧址
位于朱砂溪街头,原为江西会馆,又称江西庙,又是金家祠堂,占地130平方米,解放后,为朱砂溪溪小学校址。20世纪80年代,小学迁走后,设朱砂溪卫生所,之后,90年代拆除原建筑,改建为平房。
川主庙
又称川主宫,为四川移民建造,位于芭蕉上街街头10米处,紧靠恩咸公路,占地2000多平方米,共三进,第一进设有戏台,戏台两边有画妆室及更衣室,前两边有看台,供看戏之用,戏台外有一场坝,供大众看戏用。过去,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农历)逢香会,川主菩萨起马,在川主庙举行大的祭祀活动,四方八面来敬香,十分热闹。
万寿宫
又称江西会馆,位于芭蕉下街,由吴、吕等江西移民出资建造,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第一进是戏台,演出龙灯、狮子灯、南戏。民国时期,吴光华家在里面办学,抗战时期,是中共芭蕉地下党组织活动中心,解放后,中共芭蕉区委员会建于此,1958年设供销社办事机构。
戽口飞山庙
戽口飞山庙建在桐子坳,距戽口村2.5公里处,建立于清朝末年,占地40平方米,属木瓦结构,三柱二的两间房(正厅和侧房),正厅内供有姚、吴、杨三尊飞山神,厅外面挂有大钟,解放前祭拜人多,特别是侗家人。解放后(1949年后)无人祭拜。芭蕉其它地方也建有飞山庙,与戽口飞山庙相比要小些。
草子坝盘瓠庙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芭蕉属市郭里。
1949年11月建立芭蕉区人民政府,沿袭建国前行政区划,管辖区域芭蕉、天桥、黄泥塘、白果坝、见天坝、桅杆堡、大集、盛家坝。1950年3月划出部分地区到桅杆堡,建立桅杆区。1952年8月改为第十五区人民政府,划出部分地区到白果,建立十三区人民政府。1953年8月改为第五区公所,下辖肖家乡、水井乡、胜公乡、桐梓乡、干溪乡、米田乡、天桥乡、王家乡、寨湾乡、谭家乡、头道乡、朱砂乡、浪坝乡、大坡乡、瓦屋乡、红岩乡、南河乡、罗家乡、大鱼乡、楠木乡、戽口乡、格草乡、芭蕉镇等24个乡(镇)。
1955年县政府将肖家、罗家、谭家、头道划出,芭蕉管辖寨湾乡、浪坝乡、瓦屋乡、大坡乡、朱砂乡、天桥乡、水晶乡、格草乡、胜公乡、米田乡、古寨乡、干溪乡、石板乡、朱砂乡、九道乡、戽口乡、后池乡、南河乡、大鱼乡、红岩乡等20个乡。1956年农村推行农业合作社运动,将浪坝、大坡合并到瓦屋,米田合并到剩公,九道、干溪合并到石板,格草合并到水晶,由20个乡合并为13个。1957年1月改为芭蕉区公所,1958年11月改为芭蕉人民公社,下设芭蕉、寨湾、瓦屋、朱砂、红岩、天桥、王家、干溪、米田、黄泥、石板、三新、戽口、南河14个管理区。
1961年5月复为芭蕉区公所,下辖南河、寨湾、瓦屋、芭蕉、红岩、戽口、干溪、黄泥、米田、天桥等10个公社、54个生产大队、494个生产队。1968年3月改为芭蕉区革命委员会,下辖芭蕉公社、戽口公社、瓦屋公社、红岩公社、南河公社、寨湾公社、干溪公社、天桥公社、米田公社、黄泥公社、芭蕉镇共16个公社1个镇。1975年8月撤区并社,撤销芭蕉区革命委员会,建立芭蕉公社、干溪公社革委员会下设管理区、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盛家坝区花场公社划入芭蕉公社)。1981年7月对村(大队)按地名更名。
1984年8月撤销芭蕉、干溪公社管理委员会,合并建立芭蕉区公所,并将干溪公社所辖的4个管理区、芭蕉所辖的5个管理区1个镇,改建成为草子坝、高拱桥、朱砂、南河、白岩、戽口、天桥、干溪、米田、黄泥塘10个乡和芭蕉镇人民政府。1996年12月撤销芭蕉区公所,组建芭蕉乡、黄泥塘侗族乡人民政府,下辖村及村民小组。
2001年3月撤销芭蕉乡、黄泥塘侗族乡组建芭蕉侗族乡,辖芭蕉办事处、甘溪办事处、黄泥塘办事处、米田办事处、天桥办事处、高拱桥办事处、朱砂溪办事处、南河办事处、白岩办事处、戽口办事处10个办事处、1个居民委员会、568个村民小组。2001年12月撤销办事处,合并为大村。2002年10月,实行村组合并,撤销乡辖办事处,实行乡直管村。辖灯笼坝村、寨湾村、楠木园村、黄泥塘村、二峰岩村、王家村、米田村、天桥村、白果树村、干溪村、高拱桥村、朱砂溪村、小红岩村、南河村、白岩村、黄连溪村、戽口村和芭蕉居民委员会等17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49个村民小组。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0 15:03
目录
概述
民间文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