芟除
汉语词语
芟除,汉语词语,拼音是shān chú,意思是
除草
,刈除。出自唐·
韦应物
《新理西斋》。
解释
1、除草;刈除。
2、斩伐;消灭。
3、删削。
4、删除。
出处
唐·
韦应物
《新理西斋》诗:“草木无行次,
闲暇
一芟除。”
宋·
欧阳修
《再论按察官吏状》:“蒿莱芜秽之地,必先力加垦辟芟除,待其成田,然后以时
耘耨
。”
《
东周列国志
》第四回:“公子吕曰:‘
主公
远见,非臣所及。但恐日复一日,
养成
势大,如蔓草不可芟除,可奈何?
主公
若必欲俟其先发,宜挑之速来。’”
《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偶见关房前草深数尺,久不芟除,乃唤小沙弥将锄去草。”
清·张锡祚《编篱》诗:“枯朽既芟除,柯条尽青葱。”
《三国志·魏书·
王朗
传》:“赖先王芟除寇贼,扶育孤弱,遂令华夏复有纲纪。”
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
》第八十回:朕窃为汉道
陵迟
,为日已久;幸赖武王操,德膺符运,奋扬神武,芟除
凶暴
,清定
区夏
。
明·
张居正
《与殷石汀经略广贼》:“今当
申严
将令,调益生兵,大事芟除,见贼即杀,勿复问其
向背
。”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托辣斯立,则谓之竞争悉已芟除。”
参考资料
芟除
.在线新华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9 23:46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