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序曲
原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作品
《节日序曲》是原苏联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于1954年为庆祝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七周年而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它以热情、生动的音乐语言,庄严、辉煌的艺术形象,描绘了苏联人民欢度节日的景象。歌颂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首歌唱祖国的庄严颂歌
作品赏析
《节日序曲》以奏鸣曲式写成。A大调;前面有一段光辉的、3/4拍、小快板引子。它是从小号和圆号吹奏凯旋式的号角声开始的,定音鼓一声巨响,好似节日礼炮轰鸣。在低音弦乐器演奏短波折过渡之后,凯旋式的号角声又奏响了一次。这时,其它管乐器都加入进来,采用和声转换以及离调的手法进行发展,就好似节日里游行的人流,彩色缤纷的旗帜,令人眼花缭乱。
进入呈示部后,节拍从3/4拍转成了2/2拍,速度加快了。乐曲从小快板变成了急板。单簧管吹奏出活泼的主题,带有舞曲特性,表达了人们的欢乐心情,小提琴复述这一主题。进行之中,加进了三角铁清脆的敲击声。使舞曲性质更浓。随后,小提琴快速演奏上下翻滚的乐句,小号用“双吐”音在其中穿插,主题再转给长号和大提琴来演奏,气氛十分热烈。
副部主题是E大调,2/2拍,宽广如歌。开始,它是由圆号和大提琴呈现的,就好似一句俄罗斯中音歌手在咏唱。它与主部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优美的主题继而转给小提琴和中提琴来演奏,更显得舒展动人,充满着自豪和幸福感。这时,木管乐器用短促的上行音与弦乐作对答式演奏,接弦乐的轻声拨奏,把乐曲引到展开部,描绘华灯初放、节日之夜的绚丽景象。单簧管演奏活泼的曲调,就象是召唤人们参加晚会的狂欢。接着,木管乐器逐渐加入,描绘人们越聚越多。乐曲情绪越来越激动,音响也越来越强烈,最后汇成欢乐海洋的壮丽场面。
再现部的主部主题开始是由弦乐演的。但这里并不是主题完整的再现。它仅仅是动机。后半部分有一些变化。呈示部里的主题和副题重复时也有这种情况。这正是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中的一种特色。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不喜欢一个音符不改地重复前面的乐句,甚至连模进的手法很少运用。有人把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比作是奔腾的河水越流越远,从不回到老地方来,这里也是如此。
副部主题也不是原封不动地搬用呈示部里的旋律,它是由管乐器演奏的。虽然如此,肖斯塔科维奇在写作手法上还是严格地遵守奏鸣曲式原则。这里,他把副部主题的调性,统一到主调上来。先给管乐演奏,再由小提琴加以复述和发展。后半部在调性上辗转,造成热烈的气氛接尾声。
尾声不长,但主题和副题又再次得到发展,最后推出一段颂歌,引子里的号角声,这里又出现了,它们混在一起,形成全曲的高潮。然后速度加快,在极其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出生于圣彼得堡,1975年8月9日逝于莫斯科,原苏联著名音乐家,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音乐大师之一;他的父亲是化学工程师,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母亲是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也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启蒙老师。
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从私立音乐小学毕业后被彼得格勒音乐学院录取,后来开始学习作曲。从学生时代起,肖斯塔科维奇就开始工作,为无声电影做过钢琴伴奏;1923年和1925年,肖斯塔科维奇分别从音乐学院钢琴系和作曲系毕业。他的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成为了他的音乐生涯的里程碑,并引起了国际乐坛的注意;在《第一交响曲》中可以看出,作曲家继承了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穆索尔斯基等的音乐风格。
尽管如此,但是其中又体现着自己的风格和前所未有的特点。他的作品积极向上、情绪强烈;那些年,肖斯塔科维奇经常作为钢琴演奏家参加演出。他还获得了在波兰华沙举行的首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荣誉证书。当时也是他面临职业抉择的重要时刻:必须从作曲家或者钢琴师中选择其一。
在创作了《第一交响曲》后的一段时间里,肖氏曾经尝试各种全新的音乐手法。在此期间他相继创作了《第一钢琴奏鸣曲》(1926年)、《十月献礼》(1927年)、第三交响曲《五一劳动节》(1929年)。
随着新的艺术形式,尤其是社会讽刺剧的出现,肖斯塔科维奇还创作了不少电影及戏剧音乐。如1929年的《新巴比伦》,1931年的《金山》,1927年的戏剧《臭虫》等。而1928年根据果戈里原作改编的歌剧《鼻子》和1932年根据列斯科夫原作改编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则是两首代表之作;与烈斯科夫原作不同的是,肖斯塔科维奇在戏剧中突出了在不公平的社会条件下女人的天性。作曲家因此称自己的歌剧是“悲剧讽刺”。
在歌剧《鼻子》中,他在俄罗斯的怪诞剧中加入了俄罗斯浪漫曲和曼声唱的歌曲的元素。1934年,该剧以《卡捷琳娜·伊兹迈罗娃》为名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首演。此后又相继在北美和欧洲的剧院里上演。其中列宁格勒上演36场,莫斯科上演94场,此外在斯德哥尔摩,布拉格,伦敦,苏黎世和哥本哈根都曾经上演。这部作品成为肖氏的重要成就之一,也让各国人民领略了他的音乐天才。
1936年1月,斯大林观看了歌剧《卡捷琳娜·伊兹迈罗娃》后感到十分不快。《真理报》随即发表了题为《混乱代替音乐》的社论文章,该文章很长时间内限制了苏联音乐的发展道路;几天后,《真理报》又发表了另一片题为《芭蕾的虚伪》的音乐评论文章,对肖斯塔科维奇的芭蕾《清澈的小溪》予以无情的抨击。
继《真理报》的文章之后,肖斯塔科维奇1936年前创作的大多数作品几乎都已从苏联的文化演出名单中消失。原定于1936年秋进行的第四交响曲首演也被迫取消(直到1961年该曲才进行首演)。直到1962年《卡捷琳娜·伊兹迈罗娃》才恢复上演。除了第一交响曲和几个小曲子以外,十九世纪20年代创作的作品都是到了60年代中期才恢复上演,而歌剧《鼻子》“重见天日”已经是1974年的事情。
分别于1934、1937、1939年创作的第四、第五和第六交响曲标志着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生涯的一个全新阶段。
随着交响乐的发展,肖斯塔科维奇赋予了室内乐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1934年,他创作了节奏欢快、气势恢弘的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1938年和1940年,他又相继创作了《第一弦乐四重奏》和《弦乐与钢琴五重奏曲》,这成为他的音乐生涯中的重要作品。
1941年创作的《第七交响曲》是为卫国战争而作,乐谱被送到美国,由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首演,轰动整个世界;《第八交响曲》亦是如此。
1948年2月,苏共(布)中央委员会公布《关于穆拉杰里的歌剧〈伟大的友谊〉》的决议。肖斯塔科维奇与普罗科菲耶夫 、哈恰图良等作曲家受到了严厉的指责,认为这些“形式主义”的作曲家与苏联人民的艺术趣味背道而驰。媒体也掀起了新的一股针对肖斯塔科维奇的批判浪潮,并且比1936年来势更加凶猛。被强权征服的肖斯塔科维奇“承认了错误”,相继创作了清唱剧《森林之歌》(1949年)等,并为一系列的历史和战争题材影片配乐,使他的处境有所好转。同时他还创作了具有更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小提琴第一协奏曲》(1948年)、第四和第五四重奏(1949年、1952年)、《钢琴前奏曲与赋格24首》(1951年),除最后一个作品外,其它的都是在斯大林去世后才得以公演。
肖斯塔科维奇为如何运用古典音乐遗产而创作出富有大众歌唱性的作品做出了很有趣的示范。如第十一、十二交响曲《1905年》和《1917年》,这些作品的音乐语言充满着民间音乐的因素,富有歌唱性。根据诗人叶夫图申科的诗歌而创作的《第十三交响曲》是对贝多芬的延承和发展。肖斯塔科维奇自己说过,《第十四交响曲》(1969年)借用了穆索尔斯基“死亡歌舞”之思想。
交响诗《斯捷潘·拉辛的死刑》(1964年)是肖斯塔科维奇又一重要的里程碑,是肖氏创作的巅峰之作。
《第十四交响曲》将室内声乐、室内器乐和交响乐有机融合,歌词取自不同国家不同诗人的诗,从而创作出了具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抒情色彩的作品。
《第十五交响曲》(1971年)是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生涯的结束,其中融合了肖氏各个创作时期的精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7 20:41
目录
概述
作品赏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