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拼音:jié、jiē)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竹,即声。“节”本义是竹节,引申指木节,又引申指事物的分节、分段。引申指节日。因竹节的分段有一定的规律,又引申指法度、节操之意。“节”又引申作动词表示节制,特指节省用度。由此引申为摘取的一部分。在古代还指符节,是朝中大臣的一种凭证,又特指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即使节。以上都读作jié。有另一音“jiē”,仅用于“节骨眼”“节子”。
文字源流
形声字。在古文字家族中,“节”是个较晚产生的字,甲骨文里无从寻觅。它的繁体字为“節”,金文写作图1,上部为“竹”字,作形旁,说明“节”的字义原是与竹有关的。下部为“即”,作声旁表音。小篆写作图3,亦保留其字形意义。隶书(图4-9)字形承袭小篆。古时竹字头容易与草字头相混,因此有的字形将竹字头换成了草字头(图5、7、9)。简化字“节”最早见于元抄本《京本通俗小说》,是在从草字头的异体字“莭”的基础上减省部件得到的。
《说文解字》曰:“節,竹约也。”段玉裁注:“约,缠束也。”由此可知,“节”字产生是与竹有着直接关系,原是指竹的枝干间坚实结节、分枝长叶的部分,即竹节。因“节”的本义是竹节,其形状如有所约束、节制,故称之“约”也。
按许慎解释,“节”是形声字,其本义是竹节。后来“节”也指其他草本植物的节段相连处和木本植物的分杈处。再后来,凡是成段的东西都可以叫“节”,例如音乐的“节拍”“节奏”,语音的“音节”,文章的“章节”等等。“节”因此引申为量词,表示成段的事物,例如:两节车厢,三小节歌词,等等。“节”由“段落”的名词意义又逐渐发展出了“选取段落”的动词意义,如:节选,节录。要节选必须有删除,删除就叫“删节”。
时间也可以分段。中国古代历法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时和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节。合称“四时八节”,即指全年。“八节”的每节一分为三,就是“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开始的那天就是那个节气的“节日”。古代每逢重要节日,国家或民间常举行祭祀或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就叫“过节”。在二十四节气的“节日”以外,也有一些要举行祭祀、纪念或庆祝活动的专用日子,如端午、寒食、中秋、重阳等,人们把这些专用的日子也叫“节日”或“节”,这就是“节”字的“节日”这一意义的由来。
因为竹节的分段有一定的规律,其形状如有所约束、节制所以“节”又发展出了节省、节约的意义,如:节水、节电、节衣缩食、开源节流。要节省就必须有所约束和控制。约束控制思想行为使之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做法也叫“节”,比如:气节,节操。高尚的风范节操就叫“高风亮节”。投敌叛变就叫“变节”。
崇尚节操,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价值目标。一个人,临大事要有气节,论处世要讲操守。于是“节”又和凭证、守信产生联系。古时有一种作为凭证的物品称为“符节”,也简称为“节”。符节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面刻有文字,一般分为两半,使用时以两半相合为验。后来,“节”则成了发兵符和使者所持凭证的统称。《史记·高祖本纪》:“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希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符,发兵符也;节,使者所拥也。”《汉书·苏武传》:“(苏武)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代表西汉朝廷出使匈奴所持旌节(符节),虽然形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性质、作用与之前应是一样的。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五】【竹部】子结切(jié)
竹约也。从竹即声。
说文解字注
“竹约也”注: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吴都赋》曰:“苞笋抽节。”引伸为节省、节制、节义字。又假借为符卪字
“从竹,即声”注:子结切,十二部。
广韵
子结切,入屑精 ‖即声质2部(jié)
节,操也,制也,止也,验也。《说文》曰:“竹约也。”子结切,十三。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部】 節
古文:卩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並子結切,音接。《説文》:竹節也。
又操也。《左傳·成十五年》:諸侯將見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辭曰:前志有之曰: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爲君非吾節也。
又止也,檢也,制也。《易·頤象》: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疏:節,裁節。
又《節卦》:節亨。苦節不可貞。疏:節者,制度之名,節止之義,制事有節,其道乃亨。
又《説卦傳》:節,止也。《書·康誥》:節性惟日其邁。《禮·檀弓》:品節斯。註:制斷也。《爾雅·釋樂》:和樂謂之節。疏:八音克諧,無相奪倫,謂之和樂,樂和則應節。《左傳·莊二十三年》:公如齊觀社,曹劌諫曰:會以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史記·樂書》:大禮與天地同節。正義曰:天有日月,地有山川,高𤰞如形,生用各別。大禮辯尊𤰞貴賤等差異別,是大禮與天地同節。
又符節,所以示信。《書·康誥》: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註:諸有符節之臣,若爲官行文書而有符,今之印者也。《周禮·地官》: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凡通達于天下者,必有節以傳輔之。無節者,有幾則不達。註:以王命往來,必有節以爲信。又《秋官》:小行人掌達天下之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爲之。道路用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以竹爲之。《禮·玉藻》: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註:隨事緩急,急則二節,故走。緩則一節,故趨也。《左傳·文十二年》:秦西乞術曰: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諸執事,以爲瑞節。註:節,信也。《史記·秦始皇紀》: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正義曰:旄節者,編旄爲之,以象竹節。
又時節。《左傳》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爲啟。立秋、立冬爲閉。用此八節之日登觀臺,書其所見雲物氣色。
又人君壽日皆名節,有萬壽節、天中節等名。
又地名。左思《魏都賦》:掘鯉之淀,蓋節之淵。註:蓋節淵在平原鬲縣北。
又貫節,藥草名。
又樂器,即拊也,所以節樂。
又謚法,好廉自克曰節。
又漢宣帝改元地節。應劭曰:欲令地得其節。
又姓。明正德中,守禦指揮僉事節鐸。
又官名。《真𦡳風土記》:村中人家稍密,有鎭守之官,名曰買節。
又《集韻》昨結切,音截。《詩·小雅》:節彼南山。
又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又叶子計切。曹植《王霸贊》:壯氣凌雲,挺身奮節。所征必拔,謀顯垂惠。
汉字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艹”3画,首笔是长横。
【写法】“艹”宽、扁,“卩”窄、长。“艹”居上居中。“卩”,𠃌(横折钩)的横段在横中线,短于“艹”的横;竖在竖中线左侧。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