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什尔里派,为中世纪
伊斯兰教逊尼派经院哲学派别。亦称新
凯拉姆学派(al-Kalam al-Jadid)。10世纪初,由艾布·哈桑·阿里·艾什尔里(873~935)奠基。
该派在初期,采取以调和
宗教与
哲学、理性与信仰、定命论与意志自由的折中主义的面目出现,既遭到穆尔太齐赖派的抨击,也受到逊尼派教法学者的怀疑和强烈指责。罕百里法学派指责其学说背离“安拉的正道”,“要像避开狮子那样避开任何形式的凯拉姆”。马图里迪学派指,责其阐释教义理性成分过多,不符合先知穆罕默德时期的原旨教义。该派曾一度被视为“异端邪说”。后该派的学者为适应
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政治和宗教斗争的需要,在宗教思想斗争中完全倒向逊尼派罕百里法学派,且信众较多,社会影响较大,故颇受逊尼派著名教义学家艾布·伯克尔和艾斯法拉尼等人的推崇,称该派为伊斯兰教“正道的重建者”。10世纪末期,该派的学说由巴基拉尼(al-Baqillani,?~1013)等进一步加以完善和发展。该派主要的代表人物还有巴格达迪(?~1038)、库萨伊里(?~1074)、
朱韦尼(?~1085)、舍赫拉斯塔尼(1086~1153)等。他们在教义学、经注学、圣训学、教法学、伦理学和原子论等方面撰有大量著作,在论证教义学问题时阐发其宗教哲学思想,形成了该派的宗教哲学思想体系。该派的学者被称为“
穆台凯里姆”(辩证学家)。11世纪后期,
塞尔柱王朝首相尼扎姆·穆勒克(1019~1092)奉艾什尔里派的学说为官方信条,并在巴格达、内沙布尔等地创办的
尼采米亚大学专门传授该派的学说和主张,从此,该派的学说播及到整个伊斯兰世界,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伊斯兰教学家
安萨里(1058~1111)继承了该派的宗教哲学思想体系,并使之与苏菲派的神秘主义相结合,形成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学的最终理论形式,成为历代正统的官方信仰。
艾什尔里派的宗教哲学思想,以维护
伊斯兰教基本信仰为宗旨,主要讨论安拉的本体与德性的关系、安拉的前定与人的意志自由的关系、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古兰经》性质、原子论与偶性等问题。采用调和折中的方法,博采各派别之说,以哲学阐释教义,用理性弥合信仰,使哲学为信仰服务。其主要观点是:
在本体论上,主张安拉直接创世说。认为安拉是超自然、超时空的永恒的精神存在,安拉是世界万物的直接创造者和主宰者,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变化的目的因。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安拉直接创造的原子和偶性构成的。原子本身是实体,而物体是原子的组合。实体既不是物质,也不是形式,而是思想中的概念范畴。事物因它具有偶性,所以变化无常,没有固定的特性,原子和偶性在每一瞬间均由安拉的意志决定不断地创造或消灭。认为事物在因果关系上没有必然联系,事物之间相互分离,物体原子的运动因偶性在空间上不断地由一点转移到另一点,无原动和被动的关系。该派否认客观世界的永恒性和自然界的规律性,认为世界在空间上是有限的,时间上是有始的,自然界是暂短的、即逝的,只有安拉是永恒存在的。“规律”是安拉安排在自然界的“习惯”或“经常的情状”,安拉的意志可任意改变“习惯”,而随时创造新的奇迹。
在安拉的本体与德性的关系上,主张其本体包含有诸多德性。该派既反对穆尔太齐赖派否定安拉具有诸多德性的主张,又不完全赞同卡拉米叶派学者将安拉的诸德性完全拟人化的观点。认为安拉的本体是超绝万物的独一精神实体,安拉万能的本体有知觉、能力、生活、意志、言语、听觉和视觉等超乎万物的诸德性。其德性是它的本体所具有的,不能把本体和德性分开。如果否认安拉的诸多德性,就是否定安拉的万能和存在。但安拉的德性是创造者的德性,人的属性是被创造者的属性,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把安拉的德性拟人化,就会破坏信仰的统一,走向多神论。
在定命论和人的意志自由关系问题上,该派既反对穆尔太齐赖派否定安拉定命论的主张,也不完全同意贾卜利耶派完全否认人的意志自由的观点。该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安拉的意志所主宰和支配的,人类的命运和行为的准则是由安拉创造和前定的。在主宰事物方面,安拉是有绝对意志自由的,而人类是无意志自由的。在善恶问题上,认为安拉前定了善恶行为准则,并告诫人们要抑恶扬善。安拉赋予人以理智,人有能力掌握自己的行为。但其行为或恶或善是由自己的意志所选择的,故人类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善者受赏,恶者受罚。人类的意志与其说是因为行动自由而受恩惠,毋宁说是因为受安拉的恩惠而取得自由。
在理性和信仰的关系上,主张信仰高于理性。该派认为,所谓信仰,就是信安拉、使者、天经。人对独一的安拉的信仰和认识,靠其本身的认识能力是达不到的,只能通过对安拉“启示”的坚定信仰,才能认识安拉的万能,绝对顺从之。人们对一切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必须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理性仅作为认识真主的一种工具,它无法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理性的运用不能违背信仰,必须以理性维护信仰。该派还认为,对安拉的正确认识就是真理,安拉的“启示”是真理的源泉和标准,只有对“启示”坚信才能掌握真理。该派把知识分为三类:教义学、哲学和自然科学。认为教义学是关于信仰的知识,是超出理性之外由安拉“启示”的真理,它高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哲学是世俗的理性知识,它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为论证教义提供方法,使教义条理化,用以驳斥各种异端邪说,但哲学离开安拉的“启示”是不能认识真理的。自然科学往往与教义学相悖,致使人们对信仰产生动摇和怀疑,对其内容必须以“启示”和教义加以“限定”,用采说明万物为安拉所创造。
关于《古兰经》的性质问题,该派反对穆尔太齐赖派关于《古兰经》被造说的主张。认为《古兰经》是“安拉本体的无始言语”,是永恒的绝对真理,它包含着安拉“启示”的神圣内容,是信仰的全部准则,决不能怀疑和动摇。至于用来表述《古兰经》神圣内容的语言形式(阿拉伯文)、词句及记载它的书是有始的和被创造的。艾什尔里派将伊斯兰教逊尼派的教义学用哲学进行了论证和综合,使宗教信条哲理化,成为教义学的重建者和革新者,其学说受到普遍尊崇,长期以来在伊斯兰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 (杨克礼)
艾什尔里原为巴士拉城
穆尔太齐赖派著名教义学家祝拜伊(al-Jubba'i,850~915)的学生,在宗教思想上曾崇奉其师关于安拉绝对独一、公正的教义和《
古兰经》被造说的主张,成为穆尔太齐赖派的理论先锋。艾什尔里40岁时,同其师祝拜伊在教义问题上发生重大分歧,公开反对师说,并宣称要“自悔前非”,奉罕百里派教法学说,遂脱离穆尔太齐赖派,转向正统派。后迁居
巴格达,独立门户,专事正统教义学的研究和著述,抨击穆尔太齐赖派和哈瓦利吉派等,并招收门徒,传播自己的教义主张。他所著的《教义学原理的说明》和《
伊斯兰教学派言论集》,奠定了该派学说的理论基础。他强调“天启”高于理性,反对意志自由论而主张前定说,以哲学、逻辑方法论证教义,弥合正统派信仰,成为同穆尔太齐赖派学说相对.立的新凯拉姆。其追随者后被称为艾什尔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