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过去的艺术品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特定主体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特定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艺术品资源。
概念
艺术品既可以在市场上交易,也可以通过典当行质押借款、融通资金,是名副其实的
实物资产。
艺术资产是能够为收藏者和投资者带来收益的可以进行确权、估值与货币计量,并可依托要素与资本市场流转的艺术品及其资源。艺术资产具有市场普遍认可、流通性较强、可以被多次交易、市场价值相对稳定的特点。人们逐渐开始倾向于将艺术品作为企业或家庭资产组合的一部分,艺术资产配置开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艺术资产还是一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结合的综合文化资产,艺术资产投资具有投资资产和精神消费品的双重特征。艺术品投资与广义金融市场的相关性较低,并提供较低但正面的平均风险调整回报,艺术资产与金融市场这种较低但往往为正相关的关系可以被用来对冲金融市场风险。
艺术资产的样态极为多样,它几乎关联到所有被涉及的艺术管理环节。管理的目标是效益最大化,视觉艺术管理的目标就包括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在艺术管理、艺术管理教学中意识到艺术品的资产属性无疑十分重要。
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家庭、机构将艺术品作为重要的
资产配置,欧美高净值人士的家庭资产配置中,艺术品投资约占10%,一些公司或机构的艺术品投资约占5%。在国内,高净值人群面对实体经济不景气、通胀严重,特别是未来可能面临大幅征收房产税、遗产税,也开始从财富保值增值、财富传承角度考虑,迫切追求艺术品资产。
增值路径
中心化增值
二十世纪90年代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学习模仿西方艺术品市场运行机制上一步步走向成熟,其显著特征就是市场结构的现代转型,逐步形成了以画廊为主体的一级市场(或称专业零售市场)、以艺术品拍卖为主体的二级市场(或称二手市场),以及以画廊博览会为主体的三级市场(或称专业展会市场)。至二十一世纪初,几种市场在持续发展的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相互适应配合,形成了中国艺术品交易的支柱。
被称为一级市场的中国画廊业态发展式微,没有大的突破,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被称为二级市场的拍卖业态发展迅速,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被视为“一股独大”。我们经常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扭曲,或者是一二级市场倒挂,主要就是指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这种现状。
去中心化增值
区块链技术具有
去中心化、唯一性、难以篡改的特征,这一特性也十分适合艺术市场,现有的区块链艺术资产交易平台如Artpoint艺术资产交易平台等。艺术品的交易不但涉及销售,还涉及艺术金融的方方面面,如艺术基金、质押、信托、租赁以及融资等,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区块链技术公开所有的交易信息以及文创的归属,采用分布式记账法,任何人无法修改,使用网络智能化合约来增加信息的透明度,监督规范化,有助于建立艺术市场的诚信机制并提高市场流动性。
鉴定评估资料通过区块链传递方便随时追溯,在艺术品电商平台区块链上,每一笔交易都具有“溯源性”,在文化产权平台区块链上,艺术家落的每一笔都有知识产权保护,杜绝造假情况发生。最后,通过区块链将实物、物权、鉴定、评估、合约随机分离及整合,有助于提高共识以及价值的认可度,避免中间环节造假,统一公信力,利用物品代币在整体产业链中通行到底。
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个人生产者实现自我营销,更为自由。例如粉丝可以与IP明星或IP文化产品直接联接,从业者可以以个人为单位来完成工作。
运用宏观微观溯源加区块链技术,为民间文物艺术品发身份证,配合国家战略,引导行业规范性发展,使民间文物艺术品有序流通和传承,为艺术品资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