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
色界天共分二十二层,每高一层,对色之著就减一分,因色著所造诸业就轻一分,所得福报就多一分。
梵天、光天、净天合称
初禅三天,实际是十二层天,意为经此十二天次第修行可得
初禅行。同理,广天四层天为
第二禅天;
无想天、
无烦天、
无恼天为
第三禅天,善见天、善现天、
色究竟天为
第四禅天。另外还有十八层天之说法,是为基础稍差一些的未来佛所说法,当以二十二天之次第为标准课程。
经文中的记述
《
起世因本经》:“诸比丘。此三界中。有三十八诸众生类。何者是其三十八种。诸比丘。欲界之中有十二种。色界中有二十二种。无色界中复有四种。诸比丘。于中何者是其欲界十二种类。所谓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等。此名十二。何等色界二十二种。谓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恼天。善见天。善现天。阿迦腻吒天等。此二十二属于色界。其无色界四种者。谓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入天。非想非非想天。此四种类属无色界。”
《
长阿含经》:“佛告比丘。欲界众生有十二种。何等为十二。一者地狱。二者畜生。三者饿鬼。四者人。五者阿须伦。六者四天王。七者忉利天。八者焰摩天。九者兜率天。十者化自在天。十一者他化自在天。十二者魔天。色界众生有二十二种。一者梵身天。二者梵辅天。三者梵众天。四者大梵天。五者光天。六者少光天。七者无量光天。八者光音天。九者净天。十者少净天。十一者无量净天。十二者遍净天。十三者严饰天。十四者小严饰天。十五者无量严饰天。十六者严饰果实天。十七者无想天。十八者无造天。十九者无热天。二十者善见天。二十一者大善见天。二十二者阿迦尼吒天。无色界众生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空智天。二者识智天。三者无所有智天。四者有想无想智天。”
《
起世因本经》:“诸比丘。阎浮提人。寿命百年。其间有夭。瞿陀尼人。寿二百年。中亦有夭。弗婆提人寿三百年。中亦有夭。郁多啰究留人。定寿千年。无有夭殇。阎摩罗世诸众生。寿七万二千岁。中亦有夭。诸龙及金翅鸟。寿命一劫。中亦有夭。阿修罗寿。同天千年。中间亦夭。四天王寿五百岁。中亦有夭。三十三天。寿命千岁。夜摩诸天。寿二千岁。兜率陀天。寿四千岁。化乐诸天。寿八千岁。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魔身天。寿三万二千岁。梵身天寿一劫。光忆念天。寿命二劫。遍净诸天。寿命四劫。广果诸天。寿命八劫。无想诸天。寿十六劫。无烦诸天。寿命千劫。无恼诸天。寿二千劫。善见诸天。寿三千劫。善现诸天。寿四千劫。色究竟天。寿五千劫。虚空处天。寿十千劫。识处天。寿二万一千劫。无所有处天。寿四万二千劫。
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八万四千劫。于其中间。并皆有夭。”
法之生为一相,不生为一相,合为二相。凡夫有生灭故于诸法见二,若无有生灭则不见二。
如《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言:“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中略...)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佛于法一生或一灭方便说为一劫。有多少种善法可灭其寿便为多少劫(此乃表法之方便,故佛法并非神话迷信)。
光音天人可令
大梵天能生诸法生时善恶分别智法生亦可令
大梵天能生诸法不生善恶分别智法生,故有两法可灭寿两劫;
遍净天人可令
光音天能生诸法生时欲恶念生亦可令
光音天能生诸法不生欲恶念生,故有四法可灭寿四劫;
广果天人可令
遍净天能生诸法生时乐喜法生亦可令
遍净天能生诸法生乐喜法不生,故有八法可灭寿八劫;
无想天人可令
广果天能生诸法生时乐喜想法生亦可令
广果天能生诸法不生乐喜想法生,故有十六法可灭寿十六劫;
能生喜乐身诸烦恼根其数凡千计,故
无烦天人有千法可灭,寿千劫;
能生喜乐身诸烦恼根其数凡千计,故
无恼天人有两千法可灭寿两千劫;
能生喜乐身诸烦恼根其数凡千计,故
善见天人有三千法可灭寿三千劫;
能生喜乐身诸烦恼根其数凡千计,故
善现天人有四千法可灭寿四千劫;
能生喜乐身诸烦恼根其数凡千计,故
色究竟天人有五千法可灭寿五千劫。
能生色想意诸烦恼根其数凡万计,故空无边天人有万法可灭寿万劫(生色想无需身根,见色即生);
能生识想意诸烦恼根其数凡万计,能生识想身诸烦恼根其数凡千计,故识无边天人有两万一千法可灭寿两万一千劫;
能生有所有想意诸烦恼根其数凡万计,能生有所有想身诸烦恼根其数凡千计,故无所有天人有四万两千法可灭寿四万两千劫;
能生想想意诸烦恼根其数凡万计,能生想想身诸烦恼根其数凡千计,故
非想非非想天人有八万四千法可灭寿八万四千劫;
非想非非想天人有
八万四千烦恼法可生,故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可度其远离诸烦恼。(由此可知
八万四千法门均为小乘法门,大乘法门皆言无量,因佛真如自性离心,无有数量可计。)
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
此四天为修四禅定初禅得业清净的过程。
梵身天者,离欲恶不善念念得住于身;
梵辅天者,以离欲恶不善念念择法行之,所行恶行减少;
梵众天,于一切恶行皆择法令不行;
大梵天,不需择法恶行亦不起,始得业清净。
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此四天为得业清净后觉观现前,能于善恶诸行而能分别。
光天者,于业清净得定而能于善恶诸行能生分别,初入光天;
少光天,所能分别诸行渐渐增长;
无量光天,于一切诸行皆能分别;
光音天,能以所得分别智为他人宣讲。
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此四天为得善恶行分别智净己念已,渐渐能令欲恶念不起之过程。
净天,初能以离欲恶不善念念令欲恶念不起;
少净天,以离欲恶不善念念择法而行,令不起之欲恶念渐渐增加;
无量净天,于一切欲恶念皆不令起,欲恶念根渐渐减弱;
遍净天,令欲恶念不起时得喜乐(烦恼),依喜乐而住。得
初禅行,所谓种种身(种种欲恶念)一想(乐想)。
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
此四天为得初禅行后,渐渐能不依喜乐令欲恶念不生之过程。
广天,始能不依喜乐,而有欲恶念不生;心念能行之处从此渐广故曰广天;能以其他心念之行以庄严清净故,曰严饰天;
少广天,能不依喜乐而不生之欲恶念渐渐增加;
无量广天,初得一切欲恶念可不依喜乐不生;
广果天,不依喜乐烦恼而得住欲恶念不生,心念不必再系缚于喜乐,所行得广。得
第二禅行,所谓一身(善念身)种种想(心念不复系缚喜乐)
无想天、无烦天、无恼天
此三天为渐渐消除喜乐烦恼之过程。
无想天,以不依乐受烦恼故,喜乐烦恼所生乐想渐渐不起;
无烦天,喜乐烦恼之行渐渐不行,不造喜乐业故曰无造天;
无恼天,喜乐烦恼所行诸根余念渐渐减弱不复热而得清凉。得
第三禅行。所谓一身(善念身)一想(离欲恶不善念念)
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此三天为清凉身渐渐扩展至得清凉见、清凉行、清凉定之过程
善见天,渐渐得至于外尘诸法予以了知而热不生;
善现天,能行诸清净(梵)行而热不生;
色究竟天,舍离欲恶不善念念,住于身见行清凉。得
第四禅行。
对于四禅定的误解
所谓《
长阿含经》言修四禅行遇风灾命终生广果天,并非指广果天为四禅天起始之意。善见天方为四禅天起始。水灾,风灾皆非正道,水灾乃为禅定乐受所漂失却本心,风灾乃遇大水之后因无智慧护持遇外尘烦恼复起,喻之风起。因烦恼复起,故无想天、无烦天、无恼天尽皆退转。所修有偏才会遇灾,命终则退转。参见
五浊恶世解释。
这些误解出现在古印度各小乘流派的论中,说明由于某种因缘古印度佛法于某一时期开始脱离了像法,进入末法时期,后来的修者则从起始处便已不如法,南辕北辙故不得证果。不得证果,则法于世间渐渐失信,久之佛法于印度失传也就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