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玉钺,现藏于
常州博物馆,出土于武进
寺墩遗址。玉钺刃部两侧外撇,造型呈“风”字形,顶部有一半圆形钻孔,上部有一圆形钻孔,便于用绳索对玉钺进行捆扎固定。良渚文化时期,部落首领既是部落的军事首领,又是部落内部的宗教领袖,集军权、神权于一身,而玉钺则是这些部落首领手中的“权杖”,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在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型墓葬中,玉钺往往放置在比较显著的位置,此时的玉钺,已完全脱离了实用器具的范畴,成为专门的礼器。这件玉钺通体磨光,制作十分精致,其刃部光滑,无使用痕迹,故非实用器,而是墓主人生前拥有军事统帅权力的象征。
寺墩遗址第四次发掘中发现的5号墓葬中。玉钺是由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石斧发展演变而来。寺墩遗址出土的这件玉钺,长18.9厘米,刃部最宽处为13.7厘米,厚仅0.5厘米,刃部两侧外撇,造型呈“风”字形,顶部有一半圆形钻孔,上部有一圆形钻孔,便于用绳索对玉钺进行捆扎固定。整件器物通体磨光,制作十分精致,其刃部光滑,无使用痕迹,故非实用器,而是墓主人生前拥有军事统帅权力的象征。
良渚文化 公元前31世纪---前22世纪 钺为透闪石琢制。玉色青黄相间,器身扁薄狭长,高31.3厘米,刃宽14.8厘米,厚0.3厘米。上部中间一小圆孔,用管钻从两面对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200年左右,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分布在
浙江、
江苏、
上海等地的
新石器时代文化。常州地区位于太湖流域的西北部,是良渚文化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现已查明的常州地区良渚文化遗址有寺墩遗址、青墩遗址等。
在人类远古蛮荒时代,
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了各自的生存和利益,冲突频繁,而石斧这种大型器具,在和平时期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工具,在战争中则成为攻伐杀掠的利器,随着一次又一次战争的洗礼,一种比石斧更为锋利的石质兵器——石钺,逐渐取代笨重的石斧而成为战争和冲突的主要武器。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石钺除了有实战的功能以外,同时也演变成为掌握军事权利的象征。良渚文化时期,部落首领既是部落的军事首领,又是部落内部的宗教领袖,集军权、神权于一身,而玉钺则是这些部落首领手中的“权杖”,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在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型墓葬中,一般都葬有丰富的陶器、玉石器等随葬品,玉钺往往放置在比较显著的位置。此时的玉钺,已完全脱离了实用器具的范畴,成为专门的礼器。《尚书·牧誓》云:“王左杖黄钺,右秉白髦以麾”。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玉钺在战争中作为掌握军事统帅权利的实际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