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地村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良地村,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全乡下辖行政村,位于将乐县西部、万全乡之北端一隅,海拔400余米,其西与泰宁县开善乡余际村紧邻。村庄三面群山环绕,林竹繁茂,溪水潺潺,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传统村落。
村落历史
据村内保存的《梁氏族谱》记载,“玉祥公因避难,于宋皇祐辛卯(1051年)徙居西乡良地放坪(上良地),六传至彦三公,始迁居下良地”。上良地的清嘉庆十三年(1809)梁氏合族公立“梁氏发源祖屋基”石碑,以及下良地的宋、元、清三代祖坟等,均可作为千年村史的实物佐证。
地理环境
良地村位于将乐县西部、万全乡之北端一隅,海拔400余米,其西与泰宁县开善乡余际村紧邻。村庄三面群山环绕,林竹繁茂,溪水潺潺,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传统村落。
主要景点
文武庙,又名文昌阁,后增祀关公,遂更名文武庙。始建于明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建。坐西南朝东北,由院坪、八字形门楼、回廊、拜亭、两层殿阁、附属建筑等组成。通面阔15米,总进深25.6米,总占地面积378平方米。一层供关公,二层供孔子。
梁氏宗祠,又名裕启堂,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建,坐西朝东,由主座、上、下厅合院式建筑、前部院坪与两侧过街门楼、两侧附屋以及前部弧形吊脚楼倒座、仓房等组成。通面阔23.34米,通进深26.57米,占地面积588.1平方米。
绪蜒厝,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座西北朝东南。依山而建,视线开阔,气势宏大。由门头房、院坪、上下两厅合院式主座、左列花厅、右侧两列横屋、后部半圆形围垅、右院墙外附属建筑等组成。通面阔53.54米,通进深29.04米,占地面积达1094.19平方米。
月山公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坐西北朝东南。由右前侧门道、上下两厅合院式主座、右后侧书房、左后侧藏书阁等组成。通面阔22.77米,总进深17.71米,总占地面积362.15平方米。
后恢谷仓,建于明清时期,构筑在村溪西岸最佳台地上。大量谷仓集中建在一起,为福建罕见。这些谷仓分为三类:一是单体单层式谷仓;二是上、下层双层式谷仓;三是民居之内的谷仓。谷仓前一般围有院墙,僻有禾坪,仓内隔有高大的木柜式谷仓。
水尾木廊桥,始建于清初,咸丰七年(1857年)修建,跨良地溪而建。为单孔木伸臂梁廊屋桥,桥身西南-东北走向,宽22.4米,深3.84米,占地约97平方米。桥屋高4.27米,桥内朝来水方向,在廊桥中集中建有六个神龛,一个集灵宫,供奉如来、真武帝、妈祖、许真人、萧公尊王、本坊土地福德神,在福建地区十分罕见。
历史文化
良地村曾出过清代著名理学家梁彣。梁彣,号月山,精于求学,思路开阔,著有《月山遗书》、《近思斋问答》、《四书解说》等著作23卷。是一个由廊桥、家庙、祠堂、古厝等各类古建筑组成的古村落。村中,民居依山而建,或用石头垒砌地基,或用木头撑起吊脚楼。
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良地村被福建省爱卫办列入“福建省卫生村”拟命名公示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27 14:03
目录
概述
村落历史
地理环境
主要景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