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箭塔组合体
由飞船、运载火箭和逃逸塔三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发射整体
船箭塔组合体是指由飞船、运载火箭和逃逸塔三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发射整体。在载人飞船发射的整个过程中,船箭塔组合体是不断被剥离的,发射周期完成后将仅留下返回舱(包含宇航员以及仪器、资料等)。船箭塔组合体剥离的全过程依次为: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级火箭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火箭分离、推进舱帆板展开、宇航员出舱、宇航员回舱、返回调姿、轨道舱分离、推进舱点火变轨、弹出减速伞、发动机点火着陆。
神七
2008年9月20日15时15分,神七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顺利垂直转运至发射区,标志着神七任务已进入最后的发射准备阶段。
飞船、火箭、逃逸塔在完成技术区所有准备工作后,于9月18日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参试各系统具备了垂直转运的条件。
14时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厂房6扇提拉大门已全部打开,58.3米高的船箭塔组合体巍然矗立。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一声“出发”令下,载着船箭塔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在电源车的驱动下,沿着一条长1500米、宽20米的无缝焊接重型钢轨,缓缓驶向发射工位。活动发射平台以28米/分的速度行驶,要求转运风速不能超过10米/秒,发射中心20余名气象人员一直在现场“保驾”,气象观测员测出瞬时风速为6米/秒。途中按规定停车检查设备和产品状态两次。经过1个多小时的行驶,船箭塔组合体安全运抵发射架,活动发射平台自动对中锁定。
据发射场总指挥崔吉俊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三垂一远”模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使产品运转时间缩短到两小时以内,发射区工作时间由原来的10—15天缩短到3—4天,并具备了15天以内连续发射能力。
神七发射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20日透露,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用长征二号F型火箭进行发射。长征二号F型火箭是中国目前唯一用于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它是在长征二号E型即“长2捆”火箭的基础上,按照载人航天工程总体任务和技术指标要求而研制的。 据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介绍,长征二号F型火箭全长58.3米,起飞重量479.8吨,由4个液体火箭助推器和芯一级、二级、整流罩、逃逸塔组成,包括控制系统、故障检测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逃逸系统、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和地面设备等10个分系统。
刘宇介绍,与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那枚火箭相比,用于这次发射的火箭有36项技术改动,可靠性指标从原来的0.97提升到0.98,航天员安全性指标达到0.997,乘坐的舒适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从1992年开始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是中国航天史上技术最复杂、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最高的运载火箭。火箭能够安全可靠地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同时,在飞出大气层之前,若出现重大故障,能按救生要求使航天员安全脱离故障危险区。
到目前为止,长征二号F型火箭已经成功地将4艘无人飞船和二艘载人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火箭和飞船组装
茫茫的戈壁滩一眼望不到边,偶尔有稀稀拉拉的骆驼刺从车窗前掠过。从机场出发,经过几十公里的枯燥行程后,视野中出现了一栋蓝白相间的建筑———酒泉卫星中心的垂直总装厂房。在距离厂房不远的地方,是一座高大的发射塔架。即将托举神舟七号飞船飞天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已经矗立在发射架上,飞船发射进入倒计时。从7、8月份开始,火箭、飞船、航天员就开始陆续进场,已经完成了多轮人、船、箭、地联检联测。“测试过程一切顺利。”崔吉俊说,“对于发射安全,特别是航天员的安全,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航天员的安全高于一切。”测试发射站站长郭忠来告诉记者,发射中心在各个环节都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和预案。从航天员进入飞船到发射前30分钟,如果发生意外,航天员可以从发射塔救生装置逃生。届时,还会有配置齐全的救生车等待在发射架下,随时准备抢救航天员。在火箭点火后,航天员可以启动逃逸飞行器,逃逸系统将带着飞船离开箭体,在安全地区着陆。 在相当于38层楼高垂直总装厂房,记者看到,这座大楼其实是空心的,中间没有任何楼板。只有在这样高大的空间内,叠加起来高达58.3米的火箭和飞船才能组装起来。这个亚洲最大单层建筑,还有一扇亚洲最大的大门———高74米、上宽14米、下宽25.6米、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自身整体重量350多吨。组装好后的船箭组合体,就是通过这个大门,在一条20米宽的特制“铁道”上驶入发射塔架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30 05:12
目录
概述
神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