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工》(The Boatman)是湖北电视台出品的人文类纪录电影。该片于2004年上映。
剧情简介
谭邦武的四个儿子都是三峡后靠移民,2003年6月库区蓄水后,他们的山地大部分将被淹掉,
生活来源是个大问题。于是,
三峡大坝蓄水前后,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为两件大事忙碌起来,一是为二儿子打造木船,蓄水后搞特色旅游;二是为去世快一年的老伴和自己立块合葬墓碑,把自己的后事准备好。本片以十年的时间跨度,记录了三峡移民大搬迁,高峡出平湖的
历史过程;记录了沧桑巨变中老船工和儿孙们的生存状态、情感振荡;记录了三峡船工的艰辛历史和顽强的生存意志。
平常生活入号来 日落西山日平西, 抓把瞎秕去喂鸡, 公鸡吃食咯儿呱叫, 母鸡吃食俏滴滴。 偃师市山化乡石家庄村一处古朴的窑洞院里,89岁的程满仓老人首先说出的是这样一个船工号子,我们感叹以他年届90的高龄竟然能把几十年前的一曲号子记得清清楚楚,我们也感叹这首号子本身的生动与形象,“公鸡吃食咯呱儿叫”,多么具有生活情态的描述啊!就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忆地起童年所经历过的那种朴素祥和的乡村生活,一种久违的感动和亲切扑面而来,小小的农家院里,窄窄的乡村街道上,那一幕幕农人喂鸡的场景在脑海中翻腾跳跃,像过电影一般,甜蜜的回忆反复着,挥之不去了。还有这个“俏滴滴”,怎么就是个神来之词呢!拟人拟得太准确了,多少漂亮的形容词在她面前黯然失色了。这只害羞的母鸡,你想象她啄食的样子,竟然风情万种呢。 日落西山黑扭扭, 黑小赶了个黑虻牛, 种了二亩黑坡地, 打了二升黑黑斗。 远观南山一庙堂, 姑嫂二人去降香, 嫂嫂降香求儿女, 小姑降香求商郎, 再过三天不降香, 架起包袱走他娘。 老船工们说唱这些号子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一种沉醉安详的神态,好像口中说着的,不是一首简简短短的船工号子,而是年轻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让人羡慕让人高兴的事儿。他们嘴上不说,但我能理解,不管时光过去了多少年,但在他们内心深处,曾经牵肠挂肚的船工号子已经沉淀成一种永恒的挂念,一旦说起,他们就会把自己搁放到以前的风风雨雨中,那饱蘸着浓厚生活汁液的长短句让他们迷恋,让他们如痴如醉。 再看下面一首号子 日头出来往上朝, 照住北京卢沟桥, 卢沟桥上长大树, 树大根深长得牢, 大树底下长小树, 小树上面发枝梢。好像是它的亲兄弟或亲姊妹,老船工们又说出这样一个号子 太阳出来往上朝, 照见东寨老婆窑, 老婆窑前长大树, 树大根深长得牢, 大树头上分丫杈, 丫杈头上发枝梢。 完全是顺口溜,也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含义和意义,简单明了,浅显直白,只不过就是押了点韵。你或许会想到,这是一个船工或一群船工在玩的文字接龙游戏,假设多个人吧,有人首先触景生情起了第一句,其他人的创作激情被引发出来了,接着就对上了。因为没有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他们所能对的,只能是口语化的俚语俗言,借以表达的对象只能是自己较为熟悉的事物或生活场景。你一句,我一句,也可能是思考半天,也可能是脱口而出。就这样,一首朴素率真,沾满着生活露珠,散发生活气息的的船工号子诞生了。他们叫喊着这样的号子,穿行在大河大谷中,斗风搏浪,磨炼人生。 还有一种船工号子,极具哲理性,它是船工们多年生活经验积累后的爆发,是对世情百态的看透和认知,是一种经历和体会的总结。你看 山上青松山下花, 花笑青松不胜她, 有朝一日严霜打, 光显青松不显花。还有 天上下雨地下浸, 人留子孙草留根, 人留子孙防备老, 草留须根能打春。 水上生活当然是船工号子的一个重要表现内容,这些号子,或描摹所见所闻的一景一貌,或描述具体的行船动作或特定的行船场景。才一回下去二回来,打一个鲤鱼戏莲台,鲤鱼戏莲莲还在,莲戏鲤鱼顺水来。 这是对场景的描画。连天晌午日正南,观音老母来行船,船儿飞到南海里,十二美女把橹扳。这是对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因为添加了神话的色彩,更加引人遐思。开口先叫加上力,随后紧跟力上加,加上力,力上加,好像蜜蜂乱采花。左采花,右采花,辛苦一场为谁家? 这首号子让人想起唐朝罗隐的《蜂》, “不论平地与山川,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写的是蜜蜂,说的是人,船工们唱的是蜜蜂,叹的是自己,是对遭遇的申诉,是对不平的呐喊。在境遇得不到改变的时候,他们只能最大限度求得温饱和平安,而相对于吃喝,行船过程中的平安和尽量少的吃苦受累更让他们看重,看下面的号子。一回一回又一回,石匠扛个锻磨锤,东庄锻上贞节牌,西庄又锻公德碑,牌碑石上锻大字,楣高字大唬住人。叩天叩地叩鬼神,只求船梢正风催。 在与老船工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一首抒发爱国情感的号子。就立意来说,相对于大量的生产生活场景描写,这首号子让人眼前一亮,让人热血沸腾。高高山上一棵桐,一斧子下去两半停,一半进到南京去,一半又到北京城,北京城里做大炮,南京城里做铸钟,大炮铸钟做齐备,单打外国进来兵。 好一个“单打外国进来兵”,听起来荡气回肠,鼓舞人心。这首号子,或者诞生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或者诞生于八年抗战,或者是其他中国遭侵遭侮的年代。但年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黄河船工,中华汉子,热血男儿,他们质朴的爱国情操可敬可叹,可以载入史册,可以流芳百代。
影片评价
人物和事件选择的“巧”与“朴”
事实、内容、题材是纪录片的根本所在。题材的选取决定纪录片的基本价值系数。好的题材不仅要有普遍性,还要有典型性与现实性。对于纪录片而言,即便最完美的艺术形式也必须附丽于客观事实才具有生命力。《船工》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发生在1995年到2003年的三峡库区。编导的创作意图是要反映在三峡工程建设当中多数居民被迫搬迁的历史大背景下,三峡民众的具体生活、生存状态以及最大可能地反映这项庞大工程给他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这一题材来看,走进镜头的人物必定带有三峡厚重历史的尘屑,也将承载起一段被淹没历史的记忆与影像。
很巧妙的是,该片创作者选择了三峡库区非常朴实的谭邦武老人一家为记录原型,全片自始至终都释放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气息,主要讲述对象谭邦武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几个90多岁高龄的老船工之一,是土生土长的三峡人。他是三峡历史变迁的亲历者与见证人,他整个的生命轨迹风化成了三峡历史长河中的一块活化石。生活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谭邦武老人的二儿子以及孙子作为三峡新生代居民的代表,在片中也有相当分量的记录。从一件件大事小情的处理和认知当中,我们看到了三代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的碰撞,为我们揭示了随着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变化,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描述谭邦武老人一家的具体事件的选择上,该片创作者并没有按常规出牌,选择那些反映家庭生活现状的琐事进行简单的链状组合,而是大胆选择了“造船”与“刻碑文”这两根主轴,以此为点布置和挖掘出大量生活细节,共同组成了一张绵密的叙事大网,让该片的结构更加完善合理,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厚。
叙事方式的“巧”与“朴”
纪录片作为人类历史的一种记录方式和表现方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对真实生活的呈现。虽然纪录片必须以真实的内容为基础,但并不排斥巧妙的叙事结构与层次。有这么一种说法:“一部好的纪录片胜过千万字”。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纪录片是以客观的、再现的、情节化的叙事方式,真诚面对现实,真实展现历史。
《船工》讲述的故事本身和镜头语言的运用非常朴实,但这并不表示叙事方式上的简单与粗线条。它摆脱了以往大多数纪录片惯性思维和传统套路的束缚,通过“造船”、“刻碑文”以及“时代背景”三条线索的交替进行,成功地在朴实无华的基调下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巧妙叙事优势。
1. 叙事主线--“造船”。
三峡人从小与船打交道。船是他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与外界的所有联系都依赖于这叶小小的木船。可想而知,三峡人对船的感情。该片将“造船”作为情节主线,以时间为顺序,对2002年谭邦武老人一家开始筹备造船一直到2003年首次下水的全过程进行了完整的记录和呈现,并选取了这个时间段里的几个重要事件进行较为详细的展示。如:商量造船、设计方案、意见分歧、达成默契到资金不足被迫停工、老二夫妇为钱争吵、老人教孙子升船帆、船造好后请戏班子庆祝等等。通过这些看似烦琐的生活细节的累积,更彰显了谭邦武老人一家乃至当地居民性格中的坚持、坚韧以及为人的朴实与厚道。
2.叙事次主线(情感线)--“刻碑文”。
“刻碑文”是该片的次主线,也是该片的情感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刻碑文”一事在该片的情节和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说“造船”为该片竖起骨架的话,“刻碑文”则为骨架增添了大量鲜活的血肉。
在片中,谭邦武老人有一个愿望,要为死去的老伴立一块碑,并且希望自己死后也能和老伴长眠一处。该片详细记录下了老人与二儿子商量立碑时的痛哭失声到碑立好后乐得合不拢嘴的全过程。谭邦武老人生于大山中,长于大山中,听惯涛声骇浪却不善言辞。仅仅通过他在造船过程中的只言片语,我们很难全面了解他坚韧的性格与丰沛的感情,而“刻碑文”这条感情线恰恰是对主线有益的补充。片中老人的一哭一笑,守着老伴照片一次次深情地凝望,一回回独坐山头沉思的背影,那蕴涵着丰富厚重的情感和饱经岁月沧桑的无奈,已在镜头前一一释放。
叙事辅线--“时代背景线”。
《船工》的情节发生在特殊的背景下。因此,在对“造船”与“刻碑文”进行交替记录的同时,创作者不断运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进行时空转移,也就产生了该片叙事的第三条线索--“时代背景线”。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环境、历史成因、主人公每一次选择的动因等等。透过那些被处理成发黄的画面,我们看到了1995年老人一家的状况、1997年官渡镇全面拆迁、1997年11月8日三峡第一次截流、2003年6月1日三峡蓄水的种种情景。片中,这条“时代背景线”与主线“造船”、次主线“刻碑文”巧妙地融合交织,完成了从内容、形式到意义的拓展和开掘,同时也使观者从中感受到了明显的时代印记,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 朴素、巧妙的画面设计与音响运用
1. 《船工》的画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致的朴素。它没有像时下很多新锐派创作者那样,故意把画面处理得粗糙与模糊,也没有刻意地摇晃镜头。《船工》整部片子的剪辑节奏比较缓慢,大量采用固定机位拍摄,影像朴实、亲切,充满凝重的质感。这种看似纯粹的画面其实贯穿了创作者浓厚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意识,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情感冲击。比如片中谭邦武老人独坐夕阳下,那种剪影似的画面里虽然我们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但却能够在这片逆光的黑暗中体会到他并不平静的心境。又如老人坐在立好的碑旁,远处是三峡的水面,创作者在同一个画面里刻意地运用前、后,虚、实的搭配,将此刻历史和生命选择的艰难与痛苦传递到观众的心里,不可谓不妙。
2.特殊符号性画面的巧妙运用。在《船公》中,反复多次出现谭邦武老伴的照片、现代化汽船、富有深意的纤痕等等。这些符号性的事物,在片中每一次出现,创作者都采用相同的光影、角度、景别进行音画组合。以索道上的纤痕为例,它每一次出现创作者都用了近景或特写,极力突出它的厚重感和背后蕴涵的深意。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坝蓄水时渐渐被淹没的纤痕。就在这一刻,纤痕成了整个三峡历史的缩影,承载了无数三峡船工的生命轨迹。当谭邦武老人站在旁边亲眼目睹纤痕一点点被水淹没的情景,他心中的眷恋与无奈我们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里,纤痕巧妙地烘托了主题,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世界,可谓是该片的画龙点睛之笔。
3.音响与同期声的处理。纪录片讲究音响、同期声运用,以便于还原真实的生活质感,所以对于音乐的选择是需要慎重斟酌的。翟德尔在《映像艺术》中将电视与电影音响的功能归纳为:(1)提供主要的或附加的资讯;(2)制造情调与美学能量;(3)补充银幕事件的韵律结构。在《船工》中,这三方面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关于老人沉思和回忆的情节中,情绪音乐的每一次出现都可谓出手精准、恰到好处。其中“船工号子”给人质朴、可亲的原生态感觉,是该片重要的音乐符号,在片中被谭邦武老人以及儿孙分别唱过。不同人的演绎,承载了不同的意义,但都体现了船工精神以及一种生活状态的传承与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