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井街
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境内道路
舜井街(Shunjing Street)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是济南市中心城区南北方向道路;北起泉城路,南至黑虎泉西路,东通宽厚里步行街,西通刷律巷。门牌号1-31号,2-28号。长317米,宽20米,为“两块板”式,中间绿化带宽约1米;左右车道各宽6~8米,沥青路面;两边人行道各宽2-5米,水泥砖路面。
历史沿革
舜井街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老街。相传四千年前大舜淘浚此井,街因舜井而得名。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建置考》(清康熙六十一年增刻本)载有“南门内大街”。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历城县志·地域考》载为“南门里大街”。1934年《济南市政府市区测量报告》始载为“南门里大街”、 “舜井街”。1980年,将舜庙街并入,三街合并命名为舜井街。
舜井也叫舜泉,舜井历史上名气很大,欧阳修、苏辙、元好问、曾巩等文学大名家都曾诗赞。曾巩赞曰:“山麓归耕谜故垄,井干余汲见飞泉。清涵广陌能成雨,冷侵平湖别有天。南狩一时成往事,重华千古似当年。更应此水无休歇,余泽人间世世传。”
往日的舜井旁还立有“龙虎护法”石碑,供有“圣井龙泉通海渊之神”木牌。街上的舜园过去是舜祠(亦称舜庙)。舜庙规模宏大,殿堂宏伟,有娥英祠,供有娥皇、女英神像。园内元代至治三年(1323年)所立迎祥宫碑,系张养浩篆额,张起岩撰文并书,碑文记载了自金代兴定庚辰年(1220年)至元代至治三年300余年内,舜祠和迎祥宫的兴废过程。
现舜井街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商业街,主要经营电子产品,以手机为主,是中国三大手机集散地之一,舜井街南端是创世纪电器城,是手机界租赁的老大,济南流行一句顺口溜,买手机到舜井,到了舜井去南头,南头有个创世纪。创世纪是江北手机租赁业的龙头,没有创世纪就没有舜井街。
名字来源
舜井街以街中有舜井而得名,而舜井又以舜耕历山的典故而名。大舜的故事济南人耳熟能详。据古籍记载,大舜幼年丧母,后母与弟骗大舜淘井,然后落井下石,大舜幸得井下溶洞逃出,也因此发掘出一处甘泉,人称舜泉也即舜井。舜泉在正史中最早统称于历山之下,唐代明确说它在此处,宋代习称“舜泉”,并有欧阳修作《舜泉诗》,苏轼书写立碑。舜井街中段西侧舜井口挂着一条铁链,相传是大禹治水时降伏了一条蛟龙锁在井内,待铁树开花时才释放它。
也有文载,往日的舜井边立着“龙虎护法”石碑,供有“圣井龙泉通海渊之神”木牌。更带有神话色彩的是,井下1米深处大石板下压着丝扣手腕粗的铁链,据传,井里正锁着一条往日居住在济南地底下的黑色蛟龙。
地理位置
舜井原在旧城厢南门大街的舜庙中。舜庙院落宽宏、殿宇巍峨,松柏苍翠,被誉为“松韵南薰”,纳入济南十六景之一。舜井所在原名南门大街,其北段俗称舜庙街,现名为舜井街。
舜井介绍
早年间济南老城的南门名舜田门,是因为古史称大舜在历山耕田的缘故。历山又曾名舜耕山和舜山,只是到了唐朝以后才俗称千佛山的。
舜井的事迹,见于《孟子》等古籍。据载,大舜年幼丧母,后母与弟弟多方迫害他。他们骗大舜淘井,然后落井下石,幸亏井下石壁有溶洞通外,大舜得以逃生。然而大舜也因此发掘出一处甘泉,人们称之为舜泉,也叫舜井。
舜泉在历代正史中都有记载,泛称其在历山之下,唐代的记载才明确说它在此处。宋代习称它为舜泉,并由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特作《舜泉诗》,并由苏轼书写立碑,成为著名的景观。舜泉的形状多次变更,唐代曾在泉上砌成两个井口,后来仅留一井。井口上挂着一条铁链。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降伏了一条破坏河道的蛟龙,锁在井内,并说待到铁树开花时才释放它,这一传说有可能是当年舜庙中的道士们炒作的。
舜井原在南门大街的舜庙中。舜庙在大街之西,院落宽宏,殿宇巍峨,满院松柏苍翠,曾被誉为“松韵南熏”,列入济南十六景之一。庙内有元代济南状元、史学家张起岩撰文书写,由著名文学家张养浩额的迎祥宫石碑,因是济南两大乡贤合作的珍品,被誉为济南镇府之宝。舜庙在辛亥革命后改为学校,遗址无存。此碑现移至舜井西侧。
舜井所在原名南门大街,其北段俗称舜庙街,现通称为舜井街。
元代古碑
沿宽后所街西行,在与舜井街交会处形成一个小十字路口。在1980年整顿街道门牌前,此路口往北至泉城路一段叫舜井街,而此路口往南至黑西路、往西至刷律巷路段分别叫南门里大街(或南门大街)和舜庙街(或舜皇庙街)。1980年以后,原南门里大街、舜庙街并入舜井街。
据碑文可知,在公元1220年的金代,道教全真派大宗师邱处机之徒陈志渊来济南小华山传教,1228年建华阳宫。随后,陈志渊让他的徒弟道威、赵志信等人到舜井街舜祠旁建迎祥宫,宫成后匾额为邱处机题写。当时舜祠尚存有北宋欧阳修咏舜泉的诗刻。
济南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韩增祥说。据他介绍,1985年,舜井商业街拆迁工程中,在原舜祠旧址民墙中,发现了被砌护起来《迎祥宫碑》。当时该碑多处碎裂,经修复粘接后,才得以恢复原貌。
传说故事
井中锁蛟
济南城内有一舜泉和一口舜井。舜泉在原南门里偏西舜庙里;舜井在原南门里向北“舜井街”路西墙下边。据古老传说,济南发大水后,不知是哪位仙人(大禹或吕洞宾),把发水的蛟拿住,锁到舜井里,并在井上竖了一根粗粗的铁柱子,把粗如人手腕的锁蛟的铁链子从井中引上来锁在铁柱子上,让蛟在井里好好“修身养性”。蛟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出去。”仙人回答:“到铁树开花的时候,你就可以出去了。”那就是说,井中被锁的蛟将永远不能重见天日。井上的铁柱子和铁链子一直到民国时代还有。多少年来,大家去舜井里提水,井上的铁柱子、铁链子都已生锈,铁链子照样垂在井里,可是从来没有人敢动。
改造规划
舜井街将建成定时步行街
功能定位
特色商业街
改造后的舜井街将有选择地保留部分现有电器商业,以维持该地区商业发展的既有活力。改造后,该地段新增加的零售商业以中小型特色商业为主,并主要分布在靠泉城路一侧的三层以下的建筑内。
文化广场
弘扬舜园文化
在舜井街上开辟小型城市广场,并在广场北侧以中国传统轴线方式进行建设,以借寓曾在地段西北存在的舜祠建筑类型。同时建设灯光序列柱、流水雕塑墙、几何形体地面铺装等城市小品,突出位于广场外侧的舜井,使舜井成为舜井街和舜园文化广场的自然纽带。
道路交通
规划为双向道路
在维持泉城路、黑虎泉西路单行线的前提下,舜井街规划为双向道路,形成从朝山街、泺文路,经南门大街、舜井街、县西巷的重要南北向通路。
同时,将天地坛街和舜井街地段东侧的规划道路定为单行线,以解决南门桥北端与天地坛街南口、舜井街南口的交通混乱状况。
建筑红线
控制在35米
舜井街建筑采取35米建筑红线,新建部分沿街两侧利用落地窗形式的城市商业建筑类型。
沿街两侧建筑四层以上后退3至4米,保留建筑质量较好的工商银行大楼,但将其底层沿街部分后退5米,以解决现建筑压红线过多的问题。
舜井街北口采用八字对称的转角建筑,以传统商业街入口常用的牌楼建筑对转角加以突出;南口拆除部分建筑,在齐鲁国际大厦东南新规划5至7层的办公楼。
保护泉脉
地下车库只一层
改造后的舜井街绿化以乔木为主,使广场、人行道等开放空间成为市民户外活动的场所。
本地段内的停车空间以地下为主,考虑到四大泉群的泉脉保护问题,新建的地下车库限制在一层;利用齐鲁国际大厦与舜井街西侧的空地,以及商业银行背后的空地开辟部分地面停车场,以满足该地段商业、办公的停车需求。
夜间定位
定时步行街
舜井街步行商业街的交通条件不完善,其矛盾在县西巷打通后将更突出,为此舜井街将改为双向交通道路。同时通过动态的交通管理,将工商银行大楼以北的舜井街段,在19点至次日7点定为步行街。
专家建议
连日来,《生活日报》在连续报道了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如何开发与保护的稿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7日下午,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改造工程指挥部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及省城多家媒体,组织召开了一次有关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如何开发与保护的研讨会,并当场公布了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的改造方案。在研讨会上,山东省文史馆馆员韩明祥等6位专家引经据典,恳切地表述出自己对这个片区改造的看法。
“特色民居最好全留下来”
山东省文史馆馆员韩明祥:开发是个好事,与时俱进嘛。但济南是个历史文化名城,总得留些历史的东西吧。苏州、杭州都是在老城外搞新城建设,我觉得应该借鉴这种成功的做法。
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其核心的东西多数集中在古城区范围内,一定要站在历史文化名城的角度看待开发,这样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代。《生活日报》所刊登的片区中10处特色民居我认为最好全留下来。规划上有几处古建筑要迁移重建,对此,我不赞成。迁移重建是一个空话。泺源大街当年拓宽时有一个古戏台说是要迁移重建,13年中我们对不少古建筑说过迁移重建,但济南市尚未有一处真正迁移重建的古建筑。
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中虽然只有浙闽会馆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实际上这个区域内有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却不止这一处。如舜井和迎祥宫碑,前者是舜文化的重要遗迹,后者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篆刻、元代史学家张起岩撰书的珍贵碑刻,这两处都够资格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济南名士多”是我们所自豪的,可我们对名士文化载体的保护却远远不够。
应该保护历史街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周恭勤:四合院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要素。济南的四合院已经所剩不多,能保留的四合院已经难能可贵。刚才韩先生谈到对几个古宅的保护,我觉得还不够,院落和街道是一体的,应该保护历史街区。如果把一座老院落周围都盖上高楼,那是很不协调的。
仅仅一条芙蓉街或王府池子街代表不了济南的四合院,应该扩大保护范围。我认为,人们应该做的是“建设新济南,保护老泉城”,应在保护和开放老街老巷上做文章。我就在济南长大,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它的历史故事,这里的一街一巷都有它的独特韵味。不管谁来设计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应多考虑考虑济南特色的保护。我希望以后我们别再提旧城改造了,我们的古城不能再改造了,当务之急是保护。
拆了重建,就不是原汁原味了
山东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彭立荣:我在济南工作快30年了,我感觉济南对自己的特色保护不够。济南的人文、地理特色多数集中在历下区。要保护特色,这一区域应该特别注意。旧城改造中,对一些历史建筑拆了重建,就不是原汁原味了。应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开发,尽量保留那些特色的建筑,实在不能保了,再考虑别的办法。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一定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后代。哪个地方没有高楼大厦,用它们来取代历史街区当慎之又慎。
以新带旧
黑西路可“牵手”宽厚所街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2002年我们对古城区的历史街区做过一次普查,当时济南市共有五大片区,伴随着高都司巷、县西巷的拆迁,济南市只剩下3片半历史街区,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便是其中之一。
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名城不可分割,济南以泉文化著称,泉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街区。四大泉群并不能代表泉文化,当时济南的泉是为人而用的,不像仅仅是用来观光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才是泉文化的真正特色,如果对历史街区再这么拆下去,以后济南的泉文化特色将不存在。
对待历史街区,应该保护性改造,不应该是破坏性保护。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改造面积16.3公顷,原地保护的古建筑只有两处,迁建的只有3处,我认为,拆迁与保留的比例太失调。宽厚所街在济南的历史地位非常高,原住居民多为官宦富商,民居建得也很讲究,保留非常难得。我建议,沿黑西路一线修建仿古建筑,里面的宽厚所街原封不动,通过以新带旧,开发和保留这条老街的特色。老街上的住户可以通过政府补偿迁走,老街上与历史特色不相符的建筑可拆除,按历史原貌予以恢复,老街上的四合院可通过招标的方式让私人认购。
不要破坏整体布局
济南市出版社高级编审赵钟云: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了大量济南文史方面的文献,对历史文化名城有更贴切的认识。以前我们总讲“不破不立”,拆除了许多不该拆除的建筑。可是,要恢复已经破坏的东西是不可能的。比较好的办法是留旧建新。尽量给子孙多留点东西,少留点遗憾。
对于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的改造,我的看法是,可以改,但不要破坏整体布局。如果周围都建成大体量的楼房,中间保留的个把民居就会像小土地庙似的,那样更难看。
旧城保护
济南职业学院教授张华松: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成片的古建筑将来所创造的价值,远远会比拆旧建新的价值大。一个城市有它的底蕴和品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有形的东西没有了,还谈什么文化。济南的旧城区正处在一个大开发的时期,以往20年我们有很多教训。丁保桢算是济南乃至山东近代文化的先驱,可他位于旧军门巷中的故宅两年前被拆除了。类似的教训我们应该吸取。迁建应该非常慎重。济南没有迁建的先例,古建筑不光是自身的,还有周边的环境,环境破坏了,建筑保存再好也受影响。
参照外地的做法,护城河将来会成为一条可全程通船的河,解放阁片区正是沿护城河的一个观瞻所在。这个风景线打造好了,还可以再带动里面的。为历史负责,为后代负责,也为本人负责,旧城改造,能否改成“旧城保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0 17:5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