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文(1916年11月28日—2008年12月30日),浙江
青田人,曾任中共皖江区委宣传部、
华东野战军纵队宣传部副部长,《渤海日记》总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处长,中共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教育卫生工作部副部长,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主任,上海市教卫办副主任、高教局局长,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
中共十二大代表。
人物生平
舒文,男,
浙江青田县高湖镇良川村人,
1916年11月28日生。
1931年6月23日,杭师恢复独立后首批招生153人,舒文及其终身伴侣骆慕曹(即苏星),分别是其中的普师班和幼师班的学生。
开学后4天,“九一八”事变发生,全国震惊。人民群众奋起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要求抗日。9月21日,杭师师生成立“抗日救国会”,后来学生又单独成立“杭日救国会”,组织宣传队,分头上街宣传抗日,检查日货并募捐慰问抗日将士和难民。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张道藩,不仅不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反而对学生采用高压政策。他窜到杭师,向学生训话,诬蔑学生的爱国行动为“越轨行为”,扬言要进行惩处。
舒文和同学们都十分气愤,立即参加了杭州市各校学生的罢课游行。当声势浩大的学生队伍直奔省教育厅时,张早已闻风而逃。教育厅大门紧闭,愤怒的学生越墙而人,遍寻张道藩不见。又来到里西湖张道藩住宅,岂料还是找不到张道藩。怒火中烧的舒文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国民党省党部,把它团团围住,并由学生代表进门,提出坚决抗日的要求,其它学生把抗日标语和传单贴满街头巷尾。雄壮的爱国呼声响彻杭城上空。
自此,舒文开始参与政治活动,当时杭师有姚恩铨等进步学生组织了“白煤学社”(象征白煤燃烧起来发出熊熊的红光),定期出版墙报,宣传革命思想,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白煤学社还秘密组织“读书会”,介绍许多进步书籍给同学。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呐喊》《彷徨》等。这些都对舒文产生很大影响。白煤学社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反动当局把学生的爱国行为视作洪水猛兽,千方百计予以镇压。终于在一天清晨,派军警偷偷包围学校,携带手枪搜捕姚思铨等人。当时,姚与舒文都睡在楼上。由于学生发觉得早,就由舒文带头,一群学生从楼上一涌而下,姚思铨跟在舒文后面,避开军警耳目,爬过墙头,从隔壁横河小学的厕所逃出。后来,姚思铨、陈凤超、励芳娥等同学仍先后不幸被捕,陈凤超以后牺牲于上饶集中营。
在现实和进步同学的启发下,舒文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并试图从社会革命的角度来观察教育问题。在课堂里,他常常在课桌上摊一本教科书作为掩护,而埋头读马克主义著作和《东方杂志》等进步刊物。
1932年,杭师举行学生论文展览,舒文完全脱离教科书的范围写了一篇论述大众教育的文章,居然受到教育学教师钱希乃的赞赏而被展览。接着,他和骆慕曹先后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杭州社会科学者联盟”和“教育工作者联盟”,受到更多的革命教育。
1933年秋,舒文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
但是舒文决心完成师范教育,他在杭县临平当了短时间的小学代课教师后,又经进步教师的介绍,转人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并于1935年6月毕业。由于该校于1938年下半年并入杭师,所以他仍是杭师的毕业生。
师范毕业后,舒文来到上海。他的第一个工作仍是小学教师,在上海大木桥路平民新都小学当教务主任,后当校长。还担任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学生中进行抗日与革命的宣传教育。同时,从事进步文化工作,经常在进步杂志《读书生活》等刊物上发表文艺评论,写高尔基著作《我的童年》等书评。
1937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皖江区委宣传部、华东野战军纵队宣传部副部长,《渤海日记》
总编辑。
建国后,舒文同志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处长,中共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教育卫生工作部副部长,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主任,上海市教卫办副主任、上海市高教局
局长,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55年至1958年,舒文在中共上海市委负责高校和科学部门工作,主要是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根据党组织的统一布置,曾吸收一大批够党员条件的著名教授、专家入党,加强了党在科学、教育工作中的领导。
1958年至1966年,舒文负责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工作,为发展上海的新科学技术而努力。在此期间,他一直关注高等学校的新学科建设和研究,并直接协助创办了院(科学院)校(高校)结合、理工结合的上海科技大学,在这所学校设置最新发展的学科,并在全国建立专收劳动模范和技术革新能手的第一个工人班,培养出一大批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工业和科技战线的领导骨干。在舒文主持上海市科协工作期间,还推动科协所属各学会办了许多业余科技大学,进行后来被称为“继续教育”的工作。
1978年10月,舒文在恢复工作任市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副主任后不久,就开始关注当时在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实施的一项少年理科班实验。经历十年动乱后,我国人才奇缺,中央提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要求,舒文对这项前瞻性实验予以肯定与支持,并于1981年夏天,将该项实验交给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教科室来研究实施。
1983年在《人民日报》著文,提出高等学校除教学、科研两项职能以外,应增加为社会服务(技术服务)为第三职能,并支持在高教局成立高校技术中心。
1986年9月,成立了上海市实验学校。舒文亲自为实验学校挑选了在徐汇区田林新村的校址,并联系了浙江青田同乡旅日爱国华侨林三渔先生,为实验学校捐资兴建了教学实验楼“三渔楼”。
舒文自1983年以后,担任过教育部门的顾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8年离职休养后,又受聘参加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咨询工作。还担任着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名誉校长。他始终关注上海和全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进行一些专题调查研究。党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路线和他的工作经历,使他可以从更广阔的背景和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他写了不少论文,提过不少意见,也从实践中进行过一些改革与试验。
1996年9月,上海市实验学校扩大办学规模,东进浦东。那时舒文虽年事已高,但依然牵挂实验学校的发展,多次来校视察,为实验学校的发展多方呼吁,并担任了实验学校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多次出席理事会,对办学予以指导。
2004年12月12日,上海市实验学校新校举行开工典礼,当时已经88岁高龄的舒老,出席了开工典礼,并亲自为开工剪彩,随后,又步履蹒跚的巡视了新校工地,这让全体实验人无比感动。
舒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上海市科技教育战线老领导,2008年12月30日21时52分,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人物观点
舒文认为,第一,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舒文于1981年曾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上海教育,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在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只考虑到大中学校、大机关、工厂、科研单位的需要,而忽略了对众多的中小企业、广大的农村(包括乡镇企业)、分散的第三产业,以及县区以下基层政权人才的需求,人才到不了基层的农村。二是国家包办学校教育,财力有限,不能多办学校等。舒文认为,尽管上海适龄青年的高校入学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数,但高校毕业生仍远远满足不了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教育的关键,是在计划调节下引进市场机制,给学校以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权。
第二,学校要办活动,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现在整齐划一的教育制度束缚了人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使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应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更多地注重个性、特长的发挥,使人才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应当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给青少年以更多的上学机会,不要多加限制。给学生以选择学校的权利。改革机械的学年制,实行比较灵活的学分制和选修制:改革统一的只重书本知识的会考和高考入学制度,使有实践经验的人得以入校学习。在统一的教育和教育目标之下,应允许各校办出不同的特色。舒文和同志们一起在上海创办了一所实验学校,取得了成效。实验班的学生,通过10年时间的教学,完成了12年的小学至高中的教育。而且在德、智、体几方面,在个性和特长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第三,学校要向社会开放,在与社会相结合中培养学生。舒文多年来提倡要大批招收有实践经验的人入学,并在入学考试办法、学籍制度和学生待遇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学校教师还应与其他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实行互相兼职,交换工作。此外,学校除垂直的教育系统领导关系以外,还应有社会各方人士参加校董会或校委会组织,帮助并监督学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