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决定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入
柏林大学攻读音乐史与
音乐心理学。1902年在莱比锡大学以论文《A.维瓦尔迪以前的小提琴协奏曲史》获博士学位1903~1905年任《新音乐杂志》编辑1907年在莱比锡大学以论文《清唱剧的起源》获得教学资格,1915年为音乐史和音乐美学教授。1920年为哈雷大学音乐教授。1928年在
柏林大学任音乐学教授至去世。
舍林格整理出版了《古代室内乐珍品丛刊》、《古代声乐珍品丛刊》。他的《谱例音乐史》(1931)有 300个代表性的谱例,颇有学术价值。他的《古代音乐的演出实践》(1931)第一次对一般认为16世纪以前的宗教音乐都是无伴奏合唱的看法提出质疑,认为14~16世纪的声角是管风琴音乐填上歌词。他倾向于从美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学,认为音乐是音响的诗作,产生于非音乐的源泉,乐音运动能充分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他在《音乐中的象征》(1941)中发展了这种看法,认为从音乐形式的分析中可以察识潜在的诗意内容。在《贝多芬与诗》(1936)中,他提出,L.van贝多芬的所有作品都是标题音乐与诗歌的综合,在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中可以发现莎士比亚与
席勒的影响。舍林格对J.S.巴赫的音乐也有深入的研究,有不少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