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拼音:shè、shě)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其古字形像房舍——上部像屋顶,下部像支柱与墙基。“舍”本义指房屋,古代还特指客舍。后来又引申为饲养家畜和家禽的房屋。还引申为止息,用作动词。以上义读shè。“舍”读shě时用作动词或动词性语素,有以下几种意义:一指舍弃;二指牺牲;三是不顾;四是离开。后四个义项均由止息引申而来。后人在这些义项的基础上又加上“手(扌)”造出“捨”字,汉字简化后,又恢复了古写的“舍”。
文字源流
象形字。“舍”的金文字形(甲组图1、2)像一个简易的房子。人住的房屋,有的是安家用的,有的只不过是暂时住一下。舍字就是为暂住的房子造的一个字。金文上面部分表示屋顶和梁柱(图A),上面的两面斜线是屋顶,中间顶部的一横是房屋的梁,中间的一竖为屋的顶柱,中间的两斜线为横梁支撑架;下部的口字表示房间,屋梁下一间房,跟家居不一样,意思是供过往客人暂时住宿的房子,即客舍,又叫客馆、旅馆、宾馆。后来以同音字社代替了舍,叫旅社,原义渐渐不明了。篆文作甲组图5、8,睡虎地秦墓竹简作甲组图6、7,中间的曲画写成了横画。
成语“退避三舍”的舍,也和原义有关。春秋时每行军三十里,就要暂住一次。故把军行三十里称为一舍,也把军队住宿一夜称为一舍。后以“退避三舍”喻指退让和回避。
客舍的设施一般较通常的居室要简陋,故也把农村的房屋叫田舍、茅舍,并引申为谦称自己的家居为舍下、寒舍,也称自己家属中比自己辈分低下的亲属为舍弟、舍侄。
舍也由专指而引申为指一般意义上的住宅、处所。如《华阳国志·刘先主志》:“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这里的舍就是指一般的住屋了。并由此而抽象化为虚拟的住宅。《管子·心术》:“德者,道之舍。”《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动是不怕的。”舍是魂所在的地方,这里是喻指躯体。“魂不守舍”,神志不能与躯体同在,意谓心神极度不安。在这个意义上的舍字用如动词时,解作居宿、住宿。《墨子·非攻中》:“至夫差之身,北而攻齐,舍于汶上。”“舍于汶上”,就是在汶上居宿。
暂住的房子,即使是暂留,也还是留,故舍便有保留的意义。《墨子·节葬下》:“无敢舍余力,陷谋遗利。”不保留任何余力。暂住的房子是供人们临时休息的地方,故舍自然有止息、停息之义。如《诗经·小雅·何人斯》:“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大意是你若缓缓地向前行走,也无闲暇休息。
旅舍、馆舍、客舍之类,哪怕是宾馆,都不会久住,都是暂留的地方,在不长的时间里总会离开,故舍又引申为舍弃、放弃等意义。以放弃、舍弃之义的舍字组成的成语可谓不胜枚举,如“舍本逐末”“舍己为人”“舍近求远”“舍生求义”“舍死忘生”等等。“舍”的舍弃之义上古已有,但为了区别字义,这一意义上的舍字,音变成shě,后又加手旁作“捨”,与房舍的“舍”分了家。后来因“捨”字笔画多,书写不便,故汉字简化时又重新起用古字“舍”,将“舍”和“捨”合并为“舍”字,“捨”则废而不用了。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五】【亼部】始夜切(shè)
舍,市居曰舍。从亼、屮,象屋也。口象筑也。
【卷十二】【手部】书冶切(shě)
捨,释也。从手舍声。
说文解字注
【卷五】【亼部】
“(舍)市居曰舍”注:食部曰:“馆,客舍也。”客舍者,何也?谓巿居也。巿居者何也?《周礼·遗人》曰:“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巿,巿有𠋫馆,𠋫馆有积。”郑云:“一巿之闲,有三庐、一宿。”𠊱馆及庐、宿,皆所谓“巿居曰舍”也。此巿字非买卖所之,谓宾客所之也。舍可止,引伸之为凡止之偁。《释诂》曰:“废、税、赦、舍也。”凡止于是曰舍,止而不为亦曰舍,其义异而同也。犹置之而不用曰废,置而用之亦曰废也。《论语》:“不舍昼夜”,谓不放过昼夜也。不放过昼夜,即是不停止于某一昼一夜,以今俗音读之,上去无二理也。古音不分上去,舍、捨二字义相同。
“从亼屮口”注:屮口二字今补。全书之例,成字则必曰“从某”,而下释之也。从亼者,谓宾客所集也。
“屮,象屋也”注:象屋上见之状。说从屮之意。
“口,象筑也”注:口音围。说从口之意。始夜切,古音在五部。
【卷十二】【手部】
“(捨)释也”注:释者,解也。按经传多叚舍为之。
“从手,舍声”注:书冶切,古音在五部。
广韵
书冶切,上马书‖余声鱼部(shě)
捨,釋也。書冶切。五。
舎,止息。亦上同。又音赦。
始夜切,去祃书‖余声鱼部(shè)
舎,屋也。又姓,古作舍。始夜切。五。
康熙字典
【未集下】【舌部】 舍;康熙笔画:8;部外笔画:2
《广韵》始夜切。《集韵》《韵会》《正韵》式夜切,並音赦。《说文》:市居曰舍。《释名》:舍,于中舍息也。《礼·曲礼》:将适舍,求毋固。注:谓行而就人馆。疏:适,犹往也。舍,主人家也。《周礼·天官·宫正》:以时此宫中之官府,次舍之众寡。注:次谓吏直宿,若今部署诸庐者。舍,其所居寺。《前汉·高祖纪》:高祖适从旁舍来。又《王莽传》:里区谒舍。注:不宿客之舍为里区,宿客者曰谒舍。
又息也。《诗·小雅》:尔之安行,亦不遑舍。笺:女可安行乎,则何不暇舍息乎。《前汉·高祖纪》: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注:师古曰:舍,息也,于殿中休息也。
又日行有次舍。《淮南子·天文训》: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行九州岛七舍。郭璞《游仙诗》:回日向三舍。注: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
又师行一宿为舍。《增韵》:又三十五里为一舍。《左传·僖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注:一舍三十里。
又释典:一俱庐舍。注:四里为一俱庐舍。一里三百六十步,一俱庐舍计一千四百四十步。
又止也。《礼·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耕者少舍。注:舍,犹止也。《管子·四称篇》:良臣不使,谗贼是舍。注:舍,止也,谓止谗贼于其旁,与之近也。
又废也,罢也。《易·干卦》:见龙在田,时舍也。《左传·昭五年》:舍中军,卑公室也。注:罢中军。
又厝也。《战国策》:王不如舍需于侧,以稽二人者之所为。注:舍,犹厝也。
又施也。《左传·宣十二年》: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又《昭十三年》:施舍不倦。注:施舍,犹言布恩德。
又官名。《周礼·天官·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又《地官》:舍人。注:舍,犹宫也。主平宫中用谷者也。师古曰: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后遂为私属官号。
又处也。《诗·郑风》: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笺:舍,犹处也。《释文》:舍,音赭。王云:受也。
又除也。《诗·小雅》:舍彼有罪。传:舍,除也。
又释也。《诗·小雅》: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又《大雅》:舍矢旣均。笺:舍之言释也。
又中也。《礼·射义》: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疏:舍,中也。
又舍匿。《前汉·淮南王传》:舍匿者,论皆有法。注:谓容止藏隐也。
又与赦通。《前汉·朱博传》:奸以事君,常刑不舍。
又《集韵》《韵会》《正韵》並始野切,音捨。止息也,废也,置也。《论语》:不舍昼夜。《书·汤誓》:舍我穑事,而割正夏。《释文》:舍,音捨,废也。《左传·昭四年》:使杜泄舍路。注:舍,置也。《释文》:舍,音捨。
又《五音集韵》悉姐切,音写。扬子《方言》:发挩舍车。
又《集韵》始只切。《正韵》施只切。並与释同。《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注: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释文》:舍音释。《管子·五辅篇》: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批注:,放也。舍,免也。《释文》:舍,同释。
又《韵补》叶舂遇切,音戍。屈原《离骚》: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又叶始贺切。白居易《效渊明体》诗:所以阴雨中,经旬不出舍。始悟独住人,心安时亦过。
【卯集中】【手部】 捨;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8
《唐韵》书冶切。《集韵》《韵会》《正韵》始野切。並赦上声。《说文》释也。《正韵》弃也。《宋书·殷淳传》爱好文义,未尝违捨。
又姓。明洪武中,税课大使捨敬。
经典省作舍。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人”宽“舌”窄。“人”,撇与捺的起笔相接于竖中线上端,撇尖过横中线,捺脚收笔于横中线。“舌”,在“人”下居中;上横短下横长,分列横中线上下;第三笔短竖略左斜;“口”略扁,上宽下窄。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