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识界》 - 十八界。十八界,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 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基本信息
一、牒计双征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
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二、随计牒破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
破根生也。
初句,牒。
“则诸……”下,举无五味以问舌根。即“无味自尝”问也。
【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有无随计破也。舌若有味,根已成境。孰知根者,无味之时味必境生。独有汝根,焉能生识。
下,破境生。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引例无知破也。从味所生,岂合名识,故云“识自为
味”。设许名识,亦不自尝。引例可见。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
如前五味,各生一物。识必境生,亦应多体。即识从于味,识即成多也。
【识体若一,体必味生。
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若一体识,必从境生。能生之境亦应一体,何分五别。“分别……”下,纵破。五味不分,何名了别说为识耶。此则味从于识,味应无别。“云何……”下,一一句总责识体,从二得名,根生、境生二俱失故。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
破空生也
【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
破共生也。既从合生,自性属谁而名界耶。
三、结示虚妄
其它相关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十八界】 内六根界 一眼界 二耳界 三鼻界 四舌界 五身界 六意界
外六尘界 一色界 二声界 三香界 四味界 五触界 六法界
六识界 一眼识界 二耳识界 三鼻识界 四舌识界 五身识界 六意识界
次十二入。而辨十八界者。以惑者迷于名色俱重故。开色为十。离名作八。合为十八界也。通名界者。以界别为义。此十八法各有别体。义无浑滥。故通受界名也
内六根界 此具如前明。内六根入中分别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义者。欲使修观之徒推析无谬。不滞
十六知见之妄计也
外六尘界 此具如前。外六尘入中分别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义者。意同六根。中立界名
六识界者。若根尘相对即有识生。识以识别为义。识依于根。能识别于尘。故此六通名识也。若了识从缘生。岂计有神使知谬取也
一眼识界 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即识色尘。故名眼识界也
二耳识界 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即识声尘。故名耳识界也
三鼻识界 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即识香尘。故名鼻识界也
四舌识界 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即识味尘。故名舌识界也
五身识界 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即识触尘。故名身识界也
六意识界 五识生已即灭。意为意识。此意识续生。意识生时。即识法尘。若五识能生意识。即以前五识为根。后意识为意识。此意识灭次识续生。是则前意识生后意识。如是亦脱传受根识之名。皆以能生为根。所生为识。今说所生之识。为意识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