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性信息
宣传舆论学术语
舆论性信息是大众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指来自社会公众的声音,即表达公众对社会某些重大问题和某些事件看法、意见和要求的信息。公众对社会某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构成了社会舆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舆论代表一定的阶段利益,表达一定的阶级愿望。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舆论不是消极地反映社会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舆论对社会发展会产生能动作用。在我国,社会舆论实际上反映了当家作主的广大劳动人民对社会各个领域、各类问题的意见和看法,是主人翁责心感的表现,是行使宪法赋于他们的对党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民主权利。
大众传播在反映社会舆论方面,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为公众提供形成舆论的信息来源和表达意见的场所,二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人们通过传播媒介表达舆论的主要形式是来信、来访、座谈等。报纸相应开辟《读者来信》等专栏,电台也设有《听众信箱》节目,电视台有《观众信箱》、《观众论坛》等节目。大众传播媒介上的舆论信息,大部分内容为揭露性的、批评性的。正确反映社会舆论,有利于各级党政机关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利于大众传播媒介发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广大人民群众觉悟不同,文化教育水平不同,所处的环境地位不同,对所了解的事件认识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意见和看法有时也难免带有片面性;他们的某些需求虽然从长远看是合理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时又难以达到。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播媒介有责任对社会舆论加以正确引导,对群众的需求作令人信服的解释工作,把他们引向正确轨道,从而起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30 22:1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