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某科学院的报告》是奥匈帝国作家
弗兰茨·卡夫卡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17年。
内容简介
故事借一只在黄金海岸被猎捕的猴子之口娓娓道来,以报告的形式展开。报告的讲述者正是故事的主人公红彼得,它在被猎捕五年之后提交给某科学院一份报告,叙述了自己如何摆脱猴子的天性,最终变成人的成功历程。
创作背景
卡夫卡习惯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描述“变形”,人变为虫,兽变为人,用变形来表现世界的荒诞与精神的异化。由此可看出,卡夫卡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表现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变形记》里的人变成大甲虫的故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而《致某科学院的报告》则是《变形记》的逆向小说,是一篇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小说,但它不是写人变成甲虫,而是写一只猿猴抛弃自己的本性变成人的独特历程。
《致某科学院的报告》1917年发表在马丁·布伯出版的报纸《犹太人》(Der Jude)上,与另一篇同样以动物为题材的小说《豺与阿拉伯人》一起收纳在《两篇动物的故事》标题之下。
人物介绍
红彼得,一只生长在黄金海岸的猴子。刚开始时,它被关在一只窄小的牢固的笼子里,站不直,也坐不下,经历了不堪回首的痛苦。从大自然中的自由世界一下子投入到了被人限制的人的世界,它感到窒息、烦闷,凌驾一切之上的只有一个感觉:没有出路。为了能够获得像人一样的自由,它便从人类那里学习不习惯、不愿意的行为,如学人吐唾沫,学人喝烧酒,学人说“哈罗”。它不仅学习人类语言,还学会了掌握人的文化礼仪。“模仿人类对我来说并无吸引力,我模仿他们的目的只是寻找一条出路而已”,然而到头来它仍然没有出路。渐失猿性而获取人性之后,它并没有被当成人来看待,而是不断地被人参观,不断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它与人类毫无感情而言,只是生存于人的冷漠的沙漠中,成为人类的玩偶。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这篇报告以挽歌的口气记下了猿猴摒弃猿的野性趋向人性意识的痛苦历程。在报告里看到,这个由于内心的激烈冲突而显得举止奇特,在文明世界的杂技舞台上展示过无数成功表演的半人半猿的怪物,原来竟有着如此惨痛的蜕变经历,表现出来的是如此孤独、忧愤、阴沉。小说写的是猿猴,但表现的却是现代社会千千万万小人物的生存处境,表达了现代人找不到出路的尴尬、孤独、陌生和恐惧。
卡夫卡从非人类的角度上来叙事,表面看起来是荒诞不经的,但是这是作者再现人类社会深层真实图景的一种较为隐晦的手段,是对生活的变形和夸张的描写。正是这些非人的拟人化以及常人的非人化,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把非理性的特征张扬得怪异、扭曲,从而超越了生活的真实而达到了艺术的真实。猿猴在外形上是一只动物,但它却拥有人的思想和心理。在人的逼迫下,为了找到出路,它努力摆脱自己的动物本性而趋向人化,但它永远不能融入到人类世界而生存在两难的尴尬处境之中,这正是它的悲剧所在。
红彼得的悲剧是人类异化的一种反向印证,表现了生存在世界上的像猿猴一样的人类在重重异己力量的重压下,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剧。
跟红彼得的遭遇一样,现代人经常会感受到面对巨大而无形的社会约束的无力反抗。红彼得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其实所有的社会人都处于强势的社会影响和强迫的控制之下。人因为不愿成为面目相同的人,因为想保留更真实的自我所以抗争,也因为力量的渺小终会逆来顺受去适应社会的规则和标准,顺着社会划定的轨迹成为众人中的一个,以残缺不全的自我在人生的路上蹒跚前行。
艺术特色
从艺术的角度上看,这篇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它采用动物作报告的寓言式的结构来叙述故事,虽然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及细致的环境描写,但故事背后有着深刻的内涵。卡夫卡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现代世界人们所体验到的各种痛苦感受,把现代人的孤独感、灾难感、无能为力感表达得十分深刻。
作者简介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