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是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之一。
作品简介
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些承载历史的文化印记正在悄然消逝,此现象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集全台力量联手打造,推出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于2015年11月30日起在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香港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中国乡村之声等10套频率同步播出,央广网、中央台“两微一端”全程互动呈现,记录、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留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一、精心策划,扎实采访,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主流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自身发展创新的迫切需要。这组报道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方”、“工匠”、“地方戏曲”“古村落”等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领域,挖掘精髓,彰显魅力,引发广泛共鸣。比如,《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方言季》,选择有代表意义的沪、粤、陕、川、徽五地的方言为题材,寻找相关的人物、场景和故事。《工匠季》立足云南瓦猫制作、古琴制作等传纨手工艺,讲述手艺的兴衰起落。《戏曲季》以京剧乾旦、昆曲、二人台等为切入点展示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可谓创作主题有高度,引领导向有深抢救行动有温度。二、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玩味”声音艺术,打造播纪录片”这组报道不是单纯地阐述当前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道而是按广播规律用音响讲故事,以声音的魅力唤醒耳朵、直抵心灵。如《方言季》第一篇《上海的“腔调”》以上海童谣开篇,以音乐《婆娑起舞》转换场景,将受众带到老上海的光影记忆中。《戏曲季》搜寻珍贵历史音响,使访谈、唱段、剧场演出有机统一。报道在焕发传统文化崭新光彩的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声音档案”。三、新媒体报道同步跟进,传播效果最大化央广网在首页开设大型多媒体专题《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分主题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神采。中央台“两微一端”平台充分预热报道,同时与多家媒体开展合作。比如,《工匠季》与手机直播APP社交软件合作,随时用手机直播工匠制作工艺过程。在每篇新媒体稿件中用“美拍”视频将手艺人的每一步工艺拍成视频,并综合制作成流水线视频,受众反响十分热烈。四、各界反响热烈,好评如潮该报道在央广10套频率及央广网、“两微一端”、音频电台、今日头条等新媒体渠道同步播发,被大量转发中宣部《新闻阅评》、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听监看》均撰文给予高度评价国家网信办全网推送该作品。
社会效果
作品在广播频率及央广网、两微一端、音频电台、今日头条等新媒体渠道同步播发,均被大量转发。中宜部《新闻阅评》第44期刊文《央广聚焦“消逝的文化印记”为呵护方言鼓与呼》,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听监看》撰文表扬,国家网信办全网推送该作品。这组报道作为蜻蜓H首次推出的纪录片性质节目,收听率等数据刷新音频类AP播放的多项记录。其中,《方季》在蜻蜓HM新闻频道首页小图置顶推荐三天,总播放量达到12112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7 19:45
目录
概述
作品简介
参考资料